查看原文
其他

从崔永元炮轰娱乐圈看意见领袖的迭代

田宇 传媒大观察 2018-06-30



田宇 / 传媒大观察原创


最近,崔永元在微博上又火了一把。他在个人微博上晒出某明星的天价合同,并直指其中存在偷税漏税等问题。就像之前的绝大多数公共事件一样,这件事又是在微博上发酵的。


从微博的发展历史来看,微博诞生之初的市场战略就是明星战略,从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到商业明星等,都在微博初期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和流量。更由于微博本身的媒体平台属性,形成了社会公共舆论的聚合效应,每遇大事,必然是从微博平台发酵、扩散,有一波人也因为在社会公共事件中发声而声名鹊起,逐步转型成为时政明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意见领袖。例如,@薛蛮子、@李开复、@姚晨、@李承鹏、@潘石屹、@慕容雪村,还有一些记者和律师等。


这些意见领袖对社会时政往往持批评立场,也就是在中国语境中所说的偏右的“公共知识分子”,后来被简称为“公知”。在这个阶段中,@崔永元 虽然也有一定话语权,但主要是通过单一议题——转基因,在舆论场中树立起了自己“反转斗士”的形象。属于单一议题型意见领袖,很少像上述其他公知型意见领袖那样,频繁介入到社会公共事件中,也就没有像上述他们那样成为“稳定型”意见领袖。


但是,时间会改变很多。围绕着微博这一主要的公共舆论空间,发生了很多变化。


首先,是平台方遭遇瓶颈。竞争对手挑战,流量增长乏力。为摆脱困境,微博做出了诸多改变,如继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努力争取年轻用户,加大垂直领域的内容深耕力度,并终于迎来了二次崛起。


第二,监管方对微博的监管更加严格,对于微博中的言论,制定了多项法规条文进行约束。同时,监管方对微博站方也进行了多次约谈,要求站方切实负起监管责任。


第三,近几年的网络舆论环境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网友们对于揭短式的微博话语产生了较大的反感,正能量的声音在官方助推、网友认同下占据了微博舆论场的中心。


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到,公知型意见领袖的舆论土壤已不复存在,自然,“公知”也就逐步被淘汰出舆论场。有一些被销号、有一些被禁言,还有一些账号虽然没有被销掉,但话语策略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这些“稳定型”意见领袖,在失去了原有话语风格之后,在微博中也就不再具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地位。至此,第一代意见领袖淡出了舆论场的中心。


虽然换了人,但是微博这个平台却是需要意见领袖的。只是,第二代意见领袖开始有了变化,具体来看,就是从“稳定型”意见领袖变为了“暂时型”意见领袖。像这次@崔永元炮轰娱乐圈,就属于典型的例子。这种“暂时型”意见领袖有一些典型特质,如:


一、从偶发事件发端


@崔永元 这次就属于一次偶发型事件。他在微博中的爆料属于个人行为,是针对当年《手机》这部电影,与核心主创人员形成的过节,导致他在《手机2》投拍之后爆发。初始阶段,就是有意无意将矛头指向范冰冰,在调动起舆论后,又调转枪口说合同不是范冰冰的,这种偶然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构意见领袖的公信力。


二、受众会自动曲解意见领袖原意


原本按照@崔永元 个人的意思,就是一次为自己报仇的行为。可是事情一旦爆发,公众的反馈就不再是他个人能左右的。目前,一部分人是惊叹于明星赚钱之易,再下意识对比自身的生存困境;另一部分人是震惊明星赚钱之后,居然靠着大小合同偷税漏税。而自己每天辛苦工作后得到的不算丰富的工资却要按章纳税。两相对比,也很难平衡。这两种思路都是粉丝有意曲解意见领袖的原意,这些非理性的反馈,在近些年也经常出现。


三、多元化声音消解意见领袖的意见集中度


当前的网络舆论越发多元化,各种声音的交锋也比较激烈。从@崔永元 爆料开始,围绕崔的争议就不断,这里面既有就此次事件的讨论,也有揪出崔曾经的言论不放的。有力挺他甚至神化他的,也有反对他甚至妖魔化他的。各种声音的杂糅交织,极大冲淡了意见领袖的意见集中度。


这些要素都会解构意见领袖的稳定性,使其只能是在当次事件中形成影响力,却无法保证其影响力的持续。至于事件本身还在发展过程中,税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未来结果不得而知。当调查结果公布之后,就会初步形成舆论闭环,崔永元也会逐步让出舆论场中的位置,等待下一个“暂时型”意见领袖的出现。©


传媒行业高考试题答案揭晓

2018年传媒行业高考试题

“油腻大叔”迎娶AC娘

28家报社社会责任报告出炉

头腾大战背后的流量焦虑


本公号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你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