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病例分享】起搏器植入术后曲霉菌心内膜炎

华山感染 2020-08-24

作者:朱利平 张舒 王睿莹 郑建铭


选自《翁心华-疑难感染病和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2014




病史简介:




诊断:感染可能大,具体部位不详。

处理:当地医院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


—进一步检查或处理措施?


4月24日转至上海某医院后行检查:




诊断:结合病史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仍无病原学依据。

处理:予万古霉素、磷霉素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但是症状无缓解,如何处理???


5月7日行右心房内永久起搏器导线及赘生物去除术。


因反复晕厥发作考虑阿斯综合征,5.24局麻下行VVI起搏器安置术。


起搏器已更换,体温仍不降。


及时追踪病理结果,寻找罪魁祸首!!


术后赘生物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培养结果为曲霉,病理提示赘生物为炎性坏死及曲霉霉菌团(如图)


原来是特殊病原体在作怪!!


诊断:曲霉菌心内膜炎诊断明确

理:行相关血液学检查,未寻找到需纠正的免疫低下因素。入院后予伏立康唑200mgq12h 静脉点滴治疗,后序伏立康唑200mg q12h 口服治疗4个月。


预后:病情稳定,无发热,复查血培养阴性,心超未见赘生物,最后建议患者再次更换起搏器导线。




病例点评


  1. 患者发热、畏寒、寒颤起病,无明显系统累及症状,血象WBC升高,应考虑败血症,结合患者起搏器植入病史,应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经心超检查发现起搏导线赘生物附着。由于该患者血培养阴性,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2. 人工瓣膜、二尖瓣脱垂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而风湿性疾病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不断下降。器械相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增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3. 病原菌流行病学也有变化,葡萄球菌位居首位,链球菌已退至第二位,其次为肠球菌。长期血液透析、糖尿病、血管侵入性检查、静脉药瘾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的主要因素。

  4. 根据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44版,起搏器/除颤器相关心脏感染初始经验治疗,推荐首选方案去除装置+万古霉素1gq12h+利福平300mg bid,备选方案去除装置+达托霉素6mg/kgqd±利福平300mg bid治疗。因此,对于该患者予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磷霉素等抗感染治疗,并行右心房内永久起搏器导线及赘生物去除术。

  5. 患者在经验抗感染治疗后疗效不佳,术后病理及赘生物培养证实是曲霉菌感染。根据2008 IDSA指南,首选伏立康唑,疗程至少6周,并应结合外科干预。患者起搏器已更换,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伏立康唑,经4个月治疗,患者病情缓解,无复发。


编辑:王睿莹

(以上文章为“华山感染”独家编辑,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病例将与你一起分享!更多病例相关信息详见《疑难感染病和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系列书籍,欢迎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