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年轻人搞了个“宝藏爸妈”公益幸福团,帮退休老人们找回快乐
“晚霞也许是正午的夜幕,但对于夜晚来说,才只是绚丽的开始。”嚣张了一天的日头渐渐温柔起来,三伏天的傍晚,一场“爸妈夜市”在杭州开张了。
现场,还有一面“求职墙”:你有想过,爸妈的退休生活是怎样的?退休后,他们还愿意工作吗?他们想收到什么样的offer?
一层层剥开那些被极力隐藏的孤单与失落后,一群杭州90后试图看见爸妈们内在世界的深处。
上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有些热闹,首届“爸妈夜市”在晚霞和热浪中开市了。
被年轻人团团围住,山茶妈妈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女儿山茶是位90后,来自淘天集团的淘宝运营团队。
山茶拉着妈妈来市集,一晚上下来,她们的“剪纸手艺人”的小摊收入600多元。
“和妈妈带了几十件商品,摆在中间的喜字、福字,是妈妈花了挺多心思的。”山茶说,剪纸这件事,就是妈妈退休后才学会的。
△山茶和妈妈
“这几件手工毛衣太好看了,阿姨,我们加个联系方式。”退休前在当地开幼儿园、辅导班的义乌人缪阿姨,头一回被陌生人夸红了脸。
“这么热的天,谁会想要买毛衣呀?”第一次跟着儿媳妇来爸妈市集,缪阿姨犹豫了很久。
本以为自己编织的毛衣没有人喜欢,但没想到会被抢购,还有人一次买走7件要送人。大家的认可,让缪阿姨的眼神变得闪亮起来。
“虽然口头很佛系,但实际上很卖力。”前一晚,已是深夜,梓忱还发现妈妈坐在沙发上,借着灯光用针棒钩织毛线小松果。
市集上,梓忱和妈妈卖空了摊位上的毛线钩织货品,为公益组织捐赠1000多元。
梓忱妈妈难得秀了一回和女儿一起做公益的朋友圈,“这样适配的公益活动,是妈妈第一次参加。”
△梓忱妈妈的朋友圈
“爸妈夜市”里的“求职墙”,会写些什么?
55岁刚刚退休的妈妈留下电话,期望的工作内容是收纳和遛狗;还有两年后才正式退休的妈妈,提出可以“绘画教学”,地点在阿里巴巴园区附近;另一位年轻人,正想找一位闲暇之余能帮助带“毛孩子”遛弯的人……
“身边有些人,在为退休爸妈找工作,其实是为他们找回快乐。”与别人爸妈的短暂相处,98年出生的阿里巴巴员工花逍想到了自己的爸妈。
作为阿里巴巴第200个社团“宝藏爸妈公益幸福团”的发起人之一,来自淘宝买菜团队的花逍,第一次为爸妈办人才市场。
2个月前,她通过内网帖子“晒一件你爸妈比你更牛的事”招募团队成员。一下子吸引了3000多关注,还成了公益热帖,“我们就觉得这事能干,很有意义。”
△花逍
去年,当了30年老会计的妈妈退休了。花逍敏锐地察觉到,妈妈闲下来之后,不光是情绪波动,甚至还产生过个人怀疑。
最触动情绪的一次,是花逍发现,妈妈试着背着她去找工作。“找工作用的是非常古早的方式。在那种已经没有什么人用的人才网发布求职消息,效果可想而知。”
经历了求职碰壁,花逍发现,妈妈变得不自信,害怕被拒绝,还有点社交恐惧。并且,她总是固执地认为,“你看,大家都这样。”
但她很快地意识到,或许身边还有太多拥有一技之长,并想继续发挥余热的退休爸妈。“通过小小的技能被继续认可,是他们找回快乐的方式之一。”
△“爸妈夜市”分享会
在花逍的心目中,父母就是宝藏爸妈。“这世界上就没有妈妈刷不干净的白球鞋”,而照顾小狗、改衣服、养花、养鱼、画画、织毛衣、收纳等生活技能,总能被爸妈们轻松拿捏。
90后梓忱来自阿里公益团队,平时就被退休妈妈的打理阳台花草的功力折服了。
“美炸了的荷花、芍药、绣球、荷兰大葱花、灯笼花、多肉,随便一拍都太好看了。”“对标”自己,梓忱却是个连绿萝、铜钱草都能养死的“植物杀手”。
△梓忱妈妈养的花
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截至2020年11月1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4亿人,占比18.7%;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随着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健康状况的改善,不少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有精力也有意愿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对这部分爸妈的意愿,我们充分尊重,并想着为其提供就业机会。”这也是花逍和同事开启发现宝藏爸妈公益活动的初衷。
当采访一些爸妈:“刚刚退休时,内心是什么感受?”
在“关爱父母”的小组里面,有子女发布对爸妈退休后生活的担忧:爸妈们拥有平均20年左右的退休时光。怎样重新找回自己,怎样悦纳自己的情绪,是他们迫切的愿望。
身为子女,第一次看见操劳了大半辈子爸妈们,在极力隐藏的情绪——
年轻时全国飞的王阿姨,是阿里巴巴员工轻周的妈妈。
轻周记忆里的妈妈,是商海里浮沉的女强人,白手起家把小生意做到了全国多地。前些年退休了回归家庭,王阿姨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最难捱的是前一两年,突然闲下来之后的不适应,让王阿姨恍惚间老觉得,“干什么都没劲头。”
家住杭州,毕业后“沪漂”的山茶,头一回意识到妈妈退休后的情绪波动。“那段时间,妈妈更舍不得先挂断电话。”直到有一次,妈妈对山茶“破天荒”地说出,“妈妈很想你。”
本就在异地、“双城生活”中徘徊选择的山茶,在脑海中冒出大胆的想法,“我要不要辞职回杭州。”
很快地,山茶提着行李回到家。在短暂的GAP年,山茶带着退休妈妈说走就走、四处游历,跑了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照片里的母女俩,常常搭配“亲子装”。
△山茶和妈妈旅游
与梓忱和爸爸的忙碌相比,“这两年发现嘴上总说着挺好的妈妈,其实常常也会觉得孤单。”
平时在外租房子住,有次周末回家,一整个下午,梓忱好好陪妈妈打游戏玩《赛尔达传说》,感受“旷野般的人生”。
突然,妈妈由衷感慨,“其实,今天,是这一年来我最快乐的一天。”一句话,梓忱鼻头微酸,眼泪也在眼眶中打转。
这句话,让梓忱改变了很多,也想起了之前。同在一间屋子,同坐一张沙发,却因为玩手机、处理工作,忽略了什么是真正的陪伴。
△梓忱和爸爸妈妈
电影《飞屋环游记》中,老人经历了工作、结婚、育儿等操劳的大半生,当退休来临,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重心。
花逍说,更想帮退休爸妈们跳出这些,找回自己。
花逍妈妈收到一份退休兼职offer,重回热爱的老本行,“妈妈和我开玩笑,现在比我的时薪还高”;山茶妈妈成了老年大学的“优等生”,摄影、剪纸、工笔画、刺绣,安排得满满当当;梓忱妈妈在计划报名下一次公益活动,和年轻人一起,从“量身定做”的爸妈社团里找到价值感和认同感。
别被“退休焦虑”带偏了,退休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生前半程生活的延续。
对于未来,花逍说,“宝藏爸妈公益幸福团”的长期目标是技能培训,为退休爸妈提供工作联系,以及从教育—就业—教学/就业的服务。“教爸妈成为新主播,也在我们的计划中。”
“宝藏爸妈公益幸福团”的logo是一朵晚霞。两位发起人也正在为这朵晚霞征集一个很酷的名字,“也愿你的眼睛里,一直有晚霞。”
今年仲夏新生的“宝藏爸妈公益幸福团”,是阿里巴巴目前最年轻的公益幸福团。
截至2023年7月,阿里巴巴20余万员工已有200个公益幸福团,他们活跃在环保、亲子教育、助老、助残、科技公益等多个领域,全年发动活动几千场,平均每天有5-6个公益活动在进行。
时间退回到2015年9月10日,阿里巴巴16岁生日当天,马云发出了一封特殊的生日信。这封内部信中,马云说,“每人每年拿出3小时来参与公益。”
△2015年9月10日
马云倡导阿里人“公益3小时”
此后,“人人3小时”成为了一个阿里内外可用的公益平台,联动公益组织、生态力量,每年带动数亿人一起做公益。
阿里员工的“人人公益”文化,更像是“把公益刻进了DNA”,深入又普遍。
这些被冠名为“幸福团”的公益组织,背后是阿里员工以幸福团的方式组织同伴,并发起公益活动。有时候,这些公益幸福团与本职工作相距甚远,却始终在不同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在阿里内部公益文化鼓励下,一批“最不务正业”的内部组织诞生了。
“随时随地做好准备,又祈祷自己不被需要。”2021年,阿里巴巴诞生了一个“跑得最急的公益社团”——“急救先锋”公益幸福团。
团长是温州姑娘培培,在她眼中,“上班写代码、下班急救侠”是阿里志愿者们最真实的写照。
△培培
去年12月,得知杭州120急救中心急需调度志愿者,300多位来自不同岗位的阿里志愿者踊跃报名。十万火急的电话背后,是他们,与120调度中心员工一起奋力打通了一条“生命热线”。
今年5月,首届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上,来了一群背着AED“橙盒子”(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阿里技术人,他们在赛道旁当起“急救侠”,只为了每位跑者都能“安全完赛”。
△阿里急救先锋公益幸福团
在众多的公益幸福团中,“七彩心路”公益幸福团的目标始终很聚焦——助残。团长郭百岭,花名“笑舒”,他是阿里巴巴的“轮椅工程师”。
他是一名残障人士,梦想是“天下无障”。这些年来,他推动阿里全国园区办公环境无障碍改造,推进高德地图“无障碍导航”在部分城市试点运行……成立一年不到,这个年轻的社团已经累计服务残障人士超过600人次。
△郭百岭
公益里不仅有责任、坚守和热爱,还有星辰大海。
在阿里巴巴内部,名叫“向天空出发”的公益幸福团,由一群热衷航天航空科普的阿里程序员志愿者组成的。
△曹林和孩子们调试设备
身为团长的85后小伙曹林,是当中最浪漫的志愿者。曾经为山里娃娃造火箭登上热搜的他,又迈出了另一步。
从去年12月开始,历时5个月,志愿者们把一个需要几十个参数调整的系统,用7799行代码,变成了一个容易操作的程序——近地轨道光学巡天系统。当400公里外的中国空间站经过四川甘孜上空时,泸定县泸定中学的孩子们,亲眼看到中国空间站,追到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做公益最大的回报就是积累自己帮助别人的能力。”在阿里合伙人邵晓锋(花名郭靖)看来,公益,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
2016年,阿里巴巴推出了内部最重磅的公益榜——橙点公益榜(后改名“阿里巴巴公益榜”),为在公益领域表现突出的个人、团体、项目颁奖。
持续7年,这里走出了73个公益项目,其中不少被社会外界所熟知,包括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蚂蚁森林、帮助寻找失踪儿童的团圆系统、高德轮椅导航地图……
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用扎扎实实的七年,找到了一个做公益的答案:从一棵“芽”延伸出一片“林”,迸发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人人3小时”的精神内核,让“全员公益”始终荡漾着澎湃力量,那些追逐着光的人,自己也成了光。
“人人参与才是公益,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点点。”
来源: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祝瑶 陈晓驰 丁一格
实习生:韩镇阳 齐悦彤
转载已获得授权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