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上海——社区微更新”的难点与破冰 | 专访陈敏 | 城市中国082期
上海城市建设“逆生长”发展阶段,从存量空间上的空间重构、社区激活、生活方式转变、空间品质提升来探索城市更新的创新路径。“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以服务市民百姓、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不涉及用地规划、指标调整,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环境美化、功能弥补,通过小微更新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希望将空间艺术渗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为此,上海市城市公共空间促进中心根据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要求,探索建立微更新工作平台,将城市的管理者、使用者、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艺术家、公益组织聚集在一起,通过试点实践,挖掘城市公共空间的文脉与特色,对接市民的实际需求,将城市设计与城市生活紧密结合,更多地惠及普通市民的生活。
陈敏
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微更新项目的推动、公众参与、规划知识普及等工作
Q&A
Q=城市中国 A=陈敏
更新“时”和更新“度”
Q:社区微更新主要针对社区哪些方面的提升?什么样的社区需要进行微更新,微更新要做到什么程度,关于更新“时”和更新“度”的问题,您如何看待?
A:2016年的微更新计划主要针对于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2017年,除了老旧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以外,拓展多元的更新对象,如地区中心、风貌保护街坊内的公共空间、街头小广场、城市道路沿线空间以及公共艺术装置等。
▲ 小学生们在艺术创作人员的带领下共同参与地面涂鸦。
早在微更新计划开展前,上海已经有不少街道在研究老旧小区环境改善工作,如普陀区石泉街道、万里街道均编制了社区更新规划与导则,系统化地梳理出需要更新的项目清单,逐年推进项目建设。再比如杨浦区四平街道与同济大学创意学院形成战略合作,由专业导师带领学生长期跟踪服务社区改造建设,大到社区新建睦邻中心,小到围墙美化、楼道美化、街道小品等。这些更新项目大多位于老旧小区内部。这类小区年代久远、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虽有一定比例的公共空间,但设施陈旧、功能单一,亟待功能完善、公共空间拓展、环境品质提升。而街道与居委会本身也很希望利用社区建设经费,让老旧小区的环境改善能切实解决居民日常生活的迫切需求。当然,我们也遇到不少商品房小区提出希望能开展微更新,这类小区不能使用区财政经费作为改造资金,需要居民自治与街道补助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
▲ “行走上海”2016、2017年社区微更新试点项目分布
目前开展的微更新与通常所说的城市更新不同,一般不会涉及到用地性质、建筑高度或容积率的改变,更多是利用现有公共空间或公共服务设施开展一些功能提升或环境改造,先保证满足功能性的需求,经济实用、易于维护,再做锦上添花的工作。当然,微更新计划广泛征集设计师参与,就是希望集思广义地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设计师的创意,将开放、创新的设计理念、美学认知带到社区、带给居民、渗透生活。
Q:行走上海——社区微更新系列活动,活动发起时,大家如何响应?现在是否形成一些固定的实施流程?
A:2016年活动发起时,我们联系了上海中心城的几个区规土局交流工作思路,请他们给予建议和支持,并请区局联系推荐有微更新需求的街道来做试点。同时,我们也在网上征集市民的提议推荐试点。因此,2016年的微更新计划是上下结合的形式。试点的筛选原则,最重要的一点是所属街道支持,能落实建设资金推进改造实施。
2017年,很多街道看到第一年的微更新成果,很感兴趣,主动联系我们希望参与。通过这个平台,他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设计师,看到不同创意的方案。
通过两年实践现已形成一套稳定的工作路径:首先进行试点筛选——形成设计任务书在网上发布——征集设计方案——方案评审会甄选优胜方案——方案实施深化——试点改造实施。整个过程充分融入公众参与,让居民的意愿在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来。
▲ 行走上海活动工作流程图示
微更新项目最终能否完成,持续维护良好的状态,与街道、居委会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促进中心作为微更新平台的角色,主要负责完成方案的征集与甄选工作,街道与居委会则在后面的实施工作和日常维护中发挥巨大作用,如与居民沟通方案协调意见、落实资金推进实施、后续认领维护等。一些街道已经意识到微更新工作是改善居民生活,实现社区自治很重要的手段和平台,因此,在工作中积极配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坚持推进微更新实施建设。
问题与矛盾
Q:“行走上海——社区微更新计划”开展了近两年,从试点项目进展来看,主要遇到哪些方面的问题?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A:2016年11个试点经过2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有9个。2017年11个试点在4月份完成设计方案甄选后,由各个街道推进实施工作。目前已有6个接近完工。
在开展微更新工作的过程中,较多的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艺术家积极响应,方案设计征集过程非常顺利。但是从方案到落地,周期长短不一,也遇到很多问题:
一是试点项目资金筹措与街道财政预算不匹配。“微更新计划”是街道计划外项目,与街道每年度申请的区财政预算并不匹配,往往需要街道从其他经费中协调出来。因此,微更新计划的推进周期应与街道的财政申请时间相匹配,前一年预算申请前需完成项目排摸、需求梳理、经费核算、申请预算,为第二年建设作准备。
二是项目实施与设计方案会有出入。试点项目的设计方案经过了征集、评审、深化的全过程,但建成效果与方案预期有时存在差异,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微更新实施经费有限,理想化的设计方案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调整得更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设计师们往往有前瞻的设计理念,创意创新的想法,但并不一定与居民的需求或审美相契合。同时,小区居民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些还相互矛盾,比如小区中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的博弈问题,需要设计师在众多居民意见中寻求平衡点,这很不容易。
在微更新过程中,有一些工作方法在协调居民意见方面,是很值得学习和推广的。比如,同济大学的设计创意学院与四平街道的战略合作过程中,一直带着“社区营造”的思路,邀请居民们亲自参与到社区决策、方案设计和实施建设的环节中,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 微更新“小小搭建师”活动由导师带领小朋友们,利用纸板模型基础元件搭建趣味小建筑和小构筑物。
▲ 公共艺术搭建共创活动,居民与艺术家共同搭建公共艺术装置。
三是公益性设计师不可持续。微更新计划中我们给予优胜设计团队一定的成本补贴,但金额不多。但实际上设计方案需要与居民深度交流,且会经历多轮调整,设计师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有劳动回报。而现有的工程建设项目能列支的设计费标准太低。长期公益或半公益性地投入微更新工作,对设计师来说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也在不断地向每个参与的街道呼吁,应当在保证建设经费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为设计师争取合理的设计费用,这项倡议陆续得到街道的理解和接受。
四是街道领导换届会影响项目推进甚至停滞。微更新项目要经历前期策划、资金筹措等过程,一些项目的时间周期较长,可能会面临街道领导换届、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的确会影响项目的推进效率,甚至会使项目停滞。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遇到两个很好的案例值得学习。一个是四平街道尝试居民自治的方式推进微更新,街道设立社区自治基金,老百姓可以自拟空间改造项目计划书,自筹部分经费,通过街道审核通过后,可获得1:1等额的自治基金支持。在此基础上,居民自己找设计师和施工队,目前这种自治实验不受领导换届的影响,也是一种创新的机制。
另一种方式是建议编制社区发展规划。比如,普陀区万里街道以整个街道管辖范围为设计对象,编制系统化的社区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慢行系统、公共空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问题,对现有闲置的空间进行功能更替,并列出未来三到五年逐步更新的规划发展项目清单。这样无论领导怎样换,每年都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更重要的是,这类社区发展规划也是践行“15分钟生活圈”规划理念的良好途径,为社区生活做更为人性化的筹划。
破冰之路
Q:就试点项目的遇到的问题与矛盾,您认为上海的社区微更新需要哪些方面的破冰,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试点项目进展情况各不相同,涉及到建设资金的落实、深化方案的可操作性、居民意见的协调、建设实施流程的简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微更新不能停留在一些散点式的单个项目上,需要从更大范围统筹考虑。从长远看,我们希望街道能有意识来委托专业设计团队编制“社区发展规划”,帮助他们理清社区发展思路,有序推进3~5年近期更新建设规划。
在具体项目的更新操作方面,虽然不少区县、街道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如何操作。我们也希望能将这两年开展的工作整理成《微更新工作指导手册》,来协助他们开展工作。
同时,社区工作需要广大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全流程的公众参与,良好的社区营造,不仅仅有利于精准化地社区建设和资源配置,更能促进社区居民的认同感。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建设资金。如果总是依赖于街道申请区财政预算,其覆盖面有限。我们提倡社会多方资金投入,街道作为实施责任主体,居民可以创新自主自治。
▲ 爱民弄晾晒照明一体化设计
▲ 天津路500号自行车停车带更新设计
Q:社区微更新中,社区规划工作有哪些现实难点?就您自身经历来看,社区规划师的价值何在?为何要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A:我曾经参与过社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组织过社区微更新试点的推进工作,站在不同角度体会到社区规划与更新试点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
首先,社区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后,街道基层对规划内容较难理解,摸不到合理地操作路径,也无法统筹协调多个横向部门的要求。
其次,社区微更新项目往往是散点式的,每个微更新项目的设计师从切题开始,都经历了一遍区域环境分析、居民需求调查等工作,工作重复,结论也不尽相同,因此项目之间缺少统筹协调。
再者,社区规划与更新工作并不能得到街道基层、社区居民的认同和接受。一方面跟每个街道的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长期缺少这方面知识的普及。
从上面三方面的问题来看,这些环节的衔接,其实体现在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规划师”制度。一个理想的“社区规划师”,上可以理解社区规划,下可以指导社区微更新,为街道制定每年的更新建设计划与预算,与每个更新项目的设计师进行良好沟通引导,定期为居民开展社区营造的教育培训。
这并不是个人行为,需要一个完整的专业团队,有一定任期地跟踪服务,有合理的工作任务清单和劳动报酬。目前,这个制度也在积极研究中,希望不久地将来能形成较为成熟的制度,在试点街道中验证。
更多内容和图文信息详见《城市中国》082期“多元主体参与下的社区微更新” 。本文有删节
采访+编辑/丁馨怡 图片提供/陈敏
/淘宝/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搜索店铺【城市中国urbanchina】;
-
www.dwntme.com/h.Zb0tcJY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打开;
或复制这条信息¥jGYt0OtudRz¥后打开👉手淘👈
/ App Store /
欢迎原创分享,白名单转载需保留公众号二维码。
如果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或者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想要吐槽,欢迎留言或在后台回复,我们会定期反馈并集结成文字。也欢迎来稿分享你的思考: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信公众号 | UC_urbanchina
豆瓣 | site.douban.com/urbanchina/
微博 | @城市中国
官网 | www.urbanchina.com.cn/
电话 | 021-65982080(8027)
邮箱 |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