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塘桥社区规划实践——访同济大学徐磊青 | 城市中国082期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金浦小区入口广场微更新试点,也称南泉休闲广场,位于南泉路与塘桥路交汇的丁字路口对面,由菜市场、塘桥第一小学、沿街商铺及一栋6层住宅楼围合而成,属于南泉路和周边三个小区共用的一个前广场。2004年曾改造过一次,当时居民参与甚少。现在的广场主要是老年人广场舞和小学生接送等候的场地。面积不大,却是塘桥社区矛盾集中爆发的地点。人流车流组织杂乱、助动车无序停放、临时停车混乱,流动摊贩随意摆摊,居民通行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地块的空间感受也较为封闭,环境比较脏乱。该试点的“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的改造要求是:合理规划地块,满足各人群及各种功能需求,容纳居民节假日集会活动、日常休闲健身活动、小学生家长接送等待等多样功能,能够突出“关爱关怀”的主题。
徐磊青教授带领团队植根该社区近两个月,根据六角亭、升旗台的现状使用,以及与小学、慈善超市的互动关系,借鉴苏州园林“小而美”的布局策略进行功能布局和优化设计。团队经过扎实的基地现状分析,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进行针对性设计,引导居民交往,营造社区活力。比如,将升旗台设计为拼装舞台,以促进空间使用的弹性和趣味性;结合小学校园进行花棚廊架设计,引导社区居民日常活动,成为社区新的活力激发点。同时整体考虑周边设施的利用,在慈善超市屋顶设计开放空间,增加了社区交往的新节点。现南泉广场微更新基本完工。
在“社会管理”向“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转变的背景下,该团队在塘桥社区的南泉广场微更新中,积极尝试社区参与式设计,探索社区更新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模式和社区营造工作机制,为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社区自治开辟了新渠道。
徐磊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高端智库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408 研究小组主任、同济人工智能与环境行为实验中心主任
Q&A
Q=城市中国 A=徐磊青
Q:塘桥社区南泉广场的微更新项目有哪些特殊之处?参与这样的设计项目,您做了那些准备工作?
A:这个案例比较特殊,改造基地是塘桥南泉路附近的一个中心广场,也是周边三个小区的入口,围墙外就是塘桥第一小学,地段的区位和功能本身比较重要。改造前,广场上有一个升旗台和一个报刊亭。升旗台除了每天街道组织的早晚升旗、降旗仪式外,使用率很低。2004年左右曾做过一些铺装类的改造,现在报刊亭也失修,只有几个老人来读报。总体而言,这个广场的问题是公共场地的功能不足,存量活动空间也没有被充分利用。2016年“行走上海——社区微更新计划”试点项目开幕式就设在这里,足见其重要性。这里之所以被列入试点项目主要是考虑了其核心位置的优势,利用潜力较大,改造之后可以大幅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当时报名的单位共8家,在11个试点中属最多,我们团队也是以应标单位参与。其实早在4月份,我们就已经开始深耕社区了,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努力,最后中标。作为高校教师参与这样的项目,得益于正好赶上本科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的时间段。我和助教商量,根据竞标的时间节点安排本科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在什么时间段组织调研,什么时间段做方案设计,进行详细部署,利用八周半的时间,带领八个学生组织竞标。
虽然在此之前我也有过一些社区规划的经历,但是对于社区营造的重点工作和开展方法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指导。为此,我们联系了浦东规划院,与相关规划师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们很热心,也很给力,项目分析之余,还陪我们参观了更新场地的整体现状。然后邀请了一些社区营造方面有经验的专家和学者前来指导,比如“乡愁经济”的刘召吟、林德福老师,以及本校的社会学、景观设计学的老师。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进行系统经验总结。
▲ 塘桥南泉广场更新点位问题关联
Q:参与式设计与以往规划设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从社区治理的角度而言,主要组织哪些人来参与?着重从哪些节点入手来激发和组织社区参与?
A:参与式设计,方案必须切实可行,要真正了解并最终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而非想当然。就升旗台而言,我们希望除了升旗的功能外,还可以作为平时社区活动的表演场地。为此,我们采访了街道管理办公室、街道文化管理负责人、街道办领导等,听取建议。居委会的办公地点就在场地边缘,我们也多次去访谈,了解他们的看法。场地周围的小学、慈善超市等设施单位与场地的关系也很紧密,我们也都前往拜访,征求意见。这几方都很配合,总体结果比较理想。对于社区更新意见征询,其实最重要的是居民的意见。我们征集的居民意见,一部分来自调研现场的围观居民,就地采访;一部分来自居委会组织的居民,包括社区志愿者、楼组长等,比较活跃,通过小会议进行讨论。起初,我们将旗台设计成拼装“积木”,拆分开就可以变成几个休闲桌椅,居民认为不便管理,表示反对。还有一个方案是在广场边缘设计一条健身步道,在角落里开辟儿童乐园,最后也被居民否定。原因是他们认为儿童活动在角落里,存在安全问题。再就是报刊栏,老年人使用较多。白天没有遮阳,反光严重,晚上照明不足,不便阅读。老人们对报刊栏的改造发言都很积极,我们也针对所反映的情况进行实地体验,才形成了最终的方案。
▲ 南泉广场更新总体模型设计
居民的建议和反馈,赋予了更新场地新的价值和意义。意见征询的过程比较有意思,也直接影响着方案的“烟火气”。但是只展示效果图对于设计方案的意图表达作用不是很大,最好是结合模型一起展示,更直观明了。大约第5-6周,项目进展过半,我们将设计模型和效果图图版抬到现场展示,给居民发放一些表情脸贴纸、画笔、白纸和签字笔,对各个改造节点的设计进行现场表决,满意的地方贴笑脸,不满意的帖哭脸,然后画出或者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样从每个节点下面的表情帖,就可以看出居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目了然。这对方案进一步接地气的修改作用很大,同时也是一个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更新的过程。
当时广场上居民很多,大家觉得好玩,参与热情很高。最终,广场上的花棚廊架设计获得的笑脸最多。这完全是学生的创意,两个月内完成的方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学生们也很受鼓舞。菜场前方的特定时段临时停车区域设计,居民普遍不接受,后来干脆贴住了这个点,直接否定,不再讨论,“沸腾”的反对声才缓和下来。其实这里确实存在停车需求,而且是刚性的。2016年五六月正值上海交通大检查,菜场门口不准停车,车辆都从广场进入小区停放,很不安全。于是,我们在菜场门口采用了一种限时的、收费的少量停车位设计,鼓励那些遵纪守法、能够活跃菜场的,对社区发展有贡献的人在特定时段付费停车。但是最终方案是彻底取消停车位,设置绿化阻挡车辆进入。那天还有很多点位的设计,设计团队认为蛮好,结果被居民否定了。
▲ 公众参与与慈善商店
还有周边的慈善超市,里面的商品一类是政府的救助物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可凭社保卡免费领取;还有一类是很便宜的日常用品,比如衣服、纸笔等,数量和种类都比较有限。目前慈善超市归民政局主管,相当于民政部的一个救助点。管理体制决定了商品的展示和出售方式。很多居民从来都没进去过慈善超市,也不想进去领物品。我个人认为它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如果能把政府发放的这些物品增值后再出售,再购进一些别的社区生活品进行义卖,让居民有更多的选择,作用可能会更大。同等对待低保和非低保居民,可能大家心理上会更容易接受。慈善超市的功能提升其实可以结合社区广场的更新进行完善。当时我们给慈善超市提了许多多样化经营的建议,也做了很多设计,超市也愿意尝试改变。但是时间有限,没来及进一步跟进,只是方案阶段,没有实现。
Q:总结目前社区微更新试点项目的进展情况,您认为可复制性如何?还需要哪些方面的进一步探索?
A: 就目前的社区更新项目实施情况来看,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支持,社区规划师需要既做设计,又要帮忙筹集资金,还要负责施工监督和后续管理的安排。项目的机缘成分比较大。如果要让社区规划、社区更新或者微更新成为一种良好的产业发展,必须找出一条在领导层面、社区层面和经济层面都能行得通的,让各专业层面人才和资金都能参与进来的路径。个人认为,现在企业介入社区更新比较困难,很大程度上与税收政策相关。借鉴日本经验,对于那些提供赞助的企业,除了命名权外,还应当给予调节税的优惠。适当降低企业税收,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发展。比如,企业应交税收20%,赞助公益项目后,根据使用资金规模,可降低为12%,鼓励企业税收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交给当地,用于本地居民生活的改善,进行财税平衡。现在社区更新项目寻求的赞助,必须与企业文化相符合,企业领导有情怀,偶然性很大,需要探索更可持续的介入渠道。
▲ 居民对更新点位设计的投票意见
这个项目最大的成本是沟通成本,即便很小的一件事情,也需要包括街道办的主任、具体的工作人员、施工队以及一些相关部门在内,十几个人聚在一起讨论两三个小时。产生的经济价值很小,但是社会意义很大。比如,本来花坛石子该用鹅卵石的设计,但是居民提出孩子们会捡起来投掷玩耍,不安全,需要进一步沟通。设计当初可能没考虑到这些安全细节,方案征询过程中,居民的反馈对我们很有帮助。沟通后的方案,居民也比较认可。但是如何保证这种工作方式的可持续,需要探讨。我们比较幸运,正好赶上本科生的设计课,方案设计主要由学生来做,几乎免费,但是明年就不一定能赶上这个档期。其他社区规划师也有这方面的意愿,由于时间成本太大,不容易介入。
对于社区规划师来讲,第一是学术资源能够再整合;第二是规划师的服务希望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有的服务不一定规划师做,可以购买其他公益组织的服务。当把这些事情都理顺,就会变成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现在只是一个个单独的项目,主要依靠设计团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服务的能力,来保障实施,复制性比较弱。
本次微更新实践,方案中标之后,活动主办方——上海市规土局给予一万元奖励,街道政府也支付了设计费,额度不高,也算鼓励。我们的方案阶段,学生是主力,没有费用也可以完成。但是中标后涉及到施工,就需要走建设管理程序,就会牵涉到一些流程性费用。因此,这类微更新项目目前还存在诸多资金保障的问题。
首先,项目的资金来源保证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是政府出资。但是每个项目都由政府出资,负担太重,不太可能。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机制,理想的状态是PPP模式,政府出一部分,公益性的社会机构或者社区企业出一部分,企业赞助分担一部分。
其次,居民作为城市更新的最大受惠者,也应该出一小部分资金。一方面,出资后,居民会更加更加关心更新成果的维护;另一方面,保证居民对更新有一定的发言权。居民出资就会生产自主发言的意愿,同时也保证更新资金的持续性。政府单方出资的项目往往很被动,居民并不买账,也不珍惜。提倡社区自治共治的背景下,最需要的是居民能有实质性的参与,包括资金上的参与和发言权上的参与。应该建立居民出资机制,激发居民参与,形成良性的进程。再就是社区规划师在社区规划中的作用很重要,但是传统的学院派教学传授给规划师的知识并不全面。比如,与社区、居民和机构的组织关系如何去运作,怎么去了解需求,怎么去和各方利益相关者谈判,怎么来做针对性的设计。规划师的知识体系需要重新学习、积累和建构。
▲ 塘桥社区微更新关系图
Q:本次社区微更新试点项目的探索实践,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A:南泉广场的改造,以场所营造、社会修复为主题,关注社区存量公共空间的正义与社会公平,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和社区活动提升。通过参与式设计,融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面的更新意见和建议,使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的意义逐渐明确,开始表达自己对改造的建议,对更新成果的维护和管理更有责任感。这个试点的更新模式更加关注社区居民的交往和社区归属感的建设,重在社会目标和社区自治能力的培育。
后来我们也在继续寻找一些比较合适小区,进一步探索合适的可以推动项目进行并能够复制的机制。社区微更新其实是一种社区居住环境的再生,强调经济、社会、物质环境等各个方面持续性的改善提高。社区微更新既符合政府指导意见,也符合当下政府的需求,还符合居民改善人居环境的需求。上下目标一致,应该可以找到持续实施的贯通路径。现在大家都在边实践边摸索,但是可持续必须要符合市场规律。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都比较重要,我们能够做这个选题,也是基于之前这方面的积累,并非一无所知。
更多内容和图文信息详见《城市中国》082期“多元主体参与下的社区微更新”。本文有删节
采访+编辑/丁馨怡 图片来源/徐磊青
/淘宝/
搜索店铺【城市中国urbanchina】;
-
www.dwntme.com/h.Zb0tcJY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打开;
或复制这条信息¥jGYt0OtudRz¥后打开👉手淘👈
/ App Store /
欢迎原创分享,白名单转载需保留公众号二维码。
如果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或者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想要吐槽,欢迎留言或在后台回复,我们会定期反馈并集结成文字。也欢迎来稿分享你的思考: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信公众号 | UC_urbanchina
豆瓣 | site.douban.com/urbanchina/
微博 | @城市中国
官网 | www.urbanchina.com.cn/
电话 | 021-65982080(8027)
邮箱 |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