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更新再谈沙坡尾:不是情怀而是众规共建
本刊原创,谢绝转载
内容合作请查看文末联系方式
自本世纪初,沙坡尾就开始进入厦门市更新改造的视野,彼时还称之为“旧城改造”,成功大道的建设被认为是“最大的建设工程”。2012年,《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行动规划》提出了在空间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的更新方略,沙坡尾自此进入了“微改造”的轨道。如今,城市更新的思路日臻成熟,沙坡尾仍然在其发展轨道上艰难探索。此系列文章,就是在存量更新背景下,重新从宏观区域及产业、深层在地文化、更新路径等几个角度,对沙坡尾的再一次审视和讨论,期冀将沙坡尾的发展拉回城市更新的系统化维度。
沙坡尾议题的核心特征就是复杂。盘根错节,纷然杂陈。相信每一个对沙坡尾稍作了解的人都必有同感。
产权繁复
这一地区至少包含了自有产权并自用、个人产权出租、国源文化收储出租或改造、街道公房等。此外,更加普遍的情况是遗留的公有产权房。称之为“遗留”,是源于历史上这一区域的渔业公司等企业,拥有在地的大量公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国企改革中,多家企业的公房逐渐整合到厦门夏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夏商[1])名下。然而作为厦门市级直管的十大国有企业集团之一的夏商集团,直接受厦门市国资委管理,居民、街道管委会乃至区级政府,是本地使用者和管理者,负有区域发展的责任,但都对夏商拥有的大量房产没有任何发言权。夏商对沙坡尾的发展不负有任何责任,加之在沙坡尾留存的物业仅是它旗下23家子公司业务中的极小一部分,因此,直接的表现就是夏商按照“合乎规范”的办事原则,将所有可出租物业在上一家租期界满后,一股脑发布到网络上进行公开招标,价高者得。匿名竞拍,房租陡升,只是迟早的事。
夏商集团仍然保留了一些对当地社区而言重要的基础配套,农贸市场就是其中之一。(摄影/崔国)
根据街道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回忆,早先这些公房承担了不少民生业态,如理发、杂货、五金、粮油等,在那个公共配套尚不完善的时代,这也是国企在对外出租公房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不过,如今商业日趋发达,大量的民生服务已经可以通过正常的市场机制提供,因此对像夏商这类国企的考核标准也集中到了“合规”上来。于是,在大学路经营了30年、曾经在多部厦门影像资料中出现(包含金砖峰会期间宣传片)的理发店、杂货店,在2018年的最后几天,也都因没有获得新的租期竞标,而最终歇业。甚至有一说,大学路的骑楼杂货铺是饱含一代人集体记忆的游戏——“街头霸王”的取景地。尽管这种传言尚难辨真假,不过其中传递出的,无外乎是对大学路上几十年老店价值的认同。这些价值不仅被文化学者关注,也同样被沙坡尾工作坊及街道管理方注意。在张世标看来,这些老店前后30多年历史,几乎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步,是厦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见证,更是城市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值得给予特殊政策、方法留存。不过,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样,因为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的错位,几经斡旋仍无济于事。
需要说明的是,夏商集团只是一个缩影,如今的沙坡尾的土地、房屋产权仍归属夏商、土总、街道、个人……等诸多类型主体。
这一理发店最早是由国有企业的配套理发店改制而来,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龄,是大学路上历史最长的一批店面之一。店址在2018年12月新的店铺招租竞拍中被其他店主竞得,为保留这一老店,甚至牵动了街道、区政府的关注。现理发店已停业。(摄影/崔国)
思路杂沓
希望沙坡尾变得更好实际上是一种共识,只不过这个“好”的标准不尽相同。在文化学者眼里,沙坡尾需要保留真正活态的文化,渔船、渔业、渔民都与之息息相关,回归才是正途,至少是之一;在营造方国源文化眼里,潮流文化、当代艺术和青年是激活这个老旧地区的引擎;在街道管理方眼里,民计民生与党建是不容置疑的首要工作,综合居民意见并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显得更加迫切;而在商家眼里,强有力的产业治理,导入高净值人群,实现不落俗套的旅游发展,避免游客泛滥,“活下去”以及“更好地活下去”则是生死攸关的议题;建筑及规划专家则认为,沿袭自然更迭的自我自由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保育、青年文化植入、党建治理、产业治理、市场自由发展,这五种不同侧重的思路在沙坡尾角力,用各自理解的方式在引导区域的发展。五个方向同时用力,分裂乃至矛盾在所难免。
厦门轻工集团利用原星鲨鱼肝油厂办公楼改建成“沙坡尾吃堡”,主打一站式厦漳泉特色餐食,于2017年底开业。坊间传言其定位是“以旅行团游客,大巴车集中为主”。笔者到访几天,游客寥寥。大众点评网上对此地的中差评留言中,“没人”一词高频出现。(摄影/崔国)
思路、主体、产权的不同并非不可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在这其中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准绳发挥作用,但现场调查发现,沙坡尾地区至今没有统一的可供参考的具体规划。
在包括厦门规划委员会官网等渠道上可查阅的资料当中,厦港片区做过多轮官方空间规划,包含《厦港片区建筑色彩控制规划导则》(2009)、《厦港片区改造规划检讨》(2009)、《厦港沙坡尾特色街区项目策划》(2010)、《厦港片区建筑高度控制规划》(2011)、《厦港片区(03-13)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阶段》(2012)、《厦港旧城更新项目策划及规划实施策略研究》(201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厦港同鼓浪屿、中山路、集美学村、同安旧城一起,被划定为厦门五处历史文化街区,并制定了《厦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5)。这一规划在2016年的“十三五”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中也被作为行动纲领存在。不过在调查中获知,目前针对沙坡尾地区的详细规划并未出台。
社群作为一种突破口
从城市科学的层面讨论,这一区域以及面临的变化,首先可以归为“文化治理”,而文化治理就天然地包含着政治经济的语境。若从空间上审视,则更符合“城市更新”的范畴,在规划的专业领域里被称之为存量规划。不过,根据国内外学界、实践领域的最新理解,存量与增量相比,其目标说到底,就是存量资本收益最大化,这就天然的具有了资本的属性。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沙坡尾的发展都绝非一个纯粹的空间抑或文化、生活方式问题。
蜂巢山路上一处居民活动广场,白天总是聚满了来自周围的老居民。此活动空间,是厦港街道在居民调查基础上进行的社区空间改造工程之一。与此相关的工程还包括街巷美化、社区历史照片展览等。(摄影/崔国)
具体而言,沙坡尾面临的更应该被称之为是一个“社群场域”。这其中包含了几个重要涵义:
第一,人群关系。场域的核心概念本身就源自社会学,对应到沙坡尾,即传达出这一区域对于原有的各类人群、人际网络、社会关系等的关注,这也是在调查走访之中所有人都在强调的首要议题。无论是对原住民“疍民”的去留讨论,还是对经营店主、社区政府、公益组织、外来游客,乃至地方开发企业的话题,始终都在强调各种旧有的和新的人群网络关系以及作用力。
第二,文化。社群场域作用于集体之后,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集体的共识,在更大的层面上展现为地方文化。而这也是所谓的沙坡尾传统文化的由来。当然现在也有不少“外来者”试图把潮流文化、街头文化、艺术创作文化……植入到这一区域。
第三,空间。人群以及其承载的文化,在空间上集聚并最终塑造了某一具体地理空间的特质。这在不同的领域被表述为“创意场域”“文化场域”等,也间或被人们称为“氛围”。这种场域空间特质由人群、文化、空间要素(如建筑、尺度、色彩)等构成,并反向作用于这三者。这其中,空间作为最直观的要素而被外界感知,进而传播。沙坡尾同样如此。
场域的力量
社群场域为何重要,或许首先在于它的迷人。
临近午夜,一个身穿橘色大号卫衣的年轻男生推门探头进到笔者小坐的店里,四下张望了一下。匀称面庞上的黑框眼镜泛着光,他是店主Dave的日语班同学。说是同学,但年纪估计相差20岁不止。没有任何预兆的,甚至没有微信提前联络,就是在他演出结束经过,顺道探访一番,希望“偶遇”一般的打个招呼的样子。
在并不大的沙坡尾,居民、艺术青年、极限运动客、游客、店主……仍聚合在自己的族群中,又间或跳跃到其他“圈子”。原有的社群关系其实仍在延续,但变化从未间断。图为2018年末艺术西区live house中的一场表演,多组爱好音乐的学生、自由创作人,甚至还有一个小学生,在这里登台表演。(摄影/崔国)
“城市为邂逅创造了可能”,这是都市的魅力,不过长久的都市生活让我们忘记了社区的另外一种可能——偶然造访。拥有近 60 年城市规划经验的艾伦·雅各布斯(Allan B. Jacobs)将他一位好友的突然且美好的造访经历记录在了《美好城市》(The Good City: Reflections and Imaginations)中,并大加赞赏:偶然路过顺便拜访,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来看看好朋友,闲聊一阵。这完全出乎意料……这才是社区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是很普遍的相互了解的方法。实际上,类似的呼声并不少。人们一边在抱怨城市的人情冷漠,赞美乡间邻里的守望相助;一边加强了防护装备,对社区邻里的事务无动于衷。这种矛盾的状态不单纯是因为个体的素质,亦是在相当程度上受环境的暗示,即社区没有给人们提供适宜停留和邂逅的机会与空间,也没有正视城市与乡村生活的区别。不是人们不愿意朋友到访,而是现代人的隐私需求和秩序感远甚于过往,再沿用农业社会的方式和标准来要求时下偶有客人造访的方式并不实际。不过,沙坡尾在今天仍然具有这种难能可贵的社群及场域。对这种场域的魅力和价值的推崇,在被奉为经典的《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一书中描绘的淋漓尽致,尽管这种场域的形成仍显得神秘,但Richard Florida在书中将其作为创意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大加赞美。
除了巡着网络推荐前来“打卡”的年轻男女,只要天气好的时候,沙坡尾就“变身”成为婚纱摄影的免费取景基地。(摄影/崔国)
罗马的归罗马,尘埃的归尘埃。《乡愁影像计划》2014年8月开始发稿,于2017年9月停更;《思考沙坡尾》于2017年4月停更;《沙坡尾旅游攻略》于2016年4月停更……一切好似尘埃落定,然而生活在当地的居民和“行动者”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调查走访里,猛然间你会以为自己身处一个摄影棚。游人到这里以拍照为主,甚至不会走进任何一个店面,只在店门口小心翼翼又略带肆意地拍摄之后便离去。每家店总是只有稀稀拉拉的人消费。在胖胖啤酒马的一个小时,竟始终只我一人落座。店主们似早就习以为常,任凭那些年轻的游客们猎奇,略带恐惧但又不断探试最佳拍照站位。当然,最直接的表现还是婚纱摄影师那一股股“姿势指导”的音浪飘荡在空中。
感谢诸多专家和朋友对此观察研究的帮助(排名不分先后):余龙发、陈朝远、吴越、徐浩辰、孔咸鱼、CRID、NJ、桃子、Dave;啊昕、尤迅、宋泱、吴伟;王绍森、李郇、陈永明;苏华明、张世标;蒋亦凡;朱弋宇;陈芳、乔智超。
※ 参考资料
[1]夏商官网显示,其业务涵盖农产品、商业零售、旅游、物产物流、贸易、地产等领域,以“致力民生,创造价值”为使命,发挥着“菜篮子”、“米袋子”等基础民生物资的国有流通主渠道作用。
文/崔国
《城市中国》085期《巴黎悖论》部分内容可在微信浏览,请点击 阅读原文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保存二维码,
打开手机淘宝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