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奇妙】华人姑娘的新西兰房车生活:住房车,让我体验了别样的人生!

2016-08-16 杨熹文 中文先驱



写在前面的话:很多人知道我是个写励志故事的姑娘,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已经在房车上住下八个多月。在新西兰这个国家,能够以这种方式生活,乃我人生第一大幸事。我在夏天驾车走走停停,冬天则把车停在房东家的院子里,努力工作为了下一个夏天赚旅费,日子充满惊喜与期待。下面是买房车最初写下的一篇文章,文末加上了新的照片和视频,希望你喜欢,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在这里请你喝一杯咖啡,坐在海边聊一聊我们的人生与梦想。




我向我的朋友们小心翼翼地宣布这个消息时,我的微信还是炸开了。


“你疯了吗?”

“为什么不去买个房子呢?”

“该不会……是最近手头紧吧?需不需要我帮忙?”

别紧张,我没有失恋没有破产没有流离失所,只不过我这个89年的老姑娘,扛着所有身家,搬进了一辆89年的老房车,铺了床,生了火,在冰箱里放上一排鱼罐头和冰啤酒,真正开始了我晃荡十足的后青春生活。

 
我搬进了和我同龄的89年的老房车

我的房车七米长,是那种很久前在日本被淘汰掉的20人座小巴士,飘扬过海到了新西兰,曾经被不同的人开去不同的地方去做不同的事,易主几次,饱经沧桑,最后停在了一对八十几岁老夫妇的门前。这对八十几岁的前车主用了半年的时间,把这部车子改造成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生活空间。在这个十几平米的车内,容纳着可以被拆卸成沙发的床,足够装一打啤酒的冰箱,卫浴,烤箱,炉灶,洗手池,还有无处不在的储藏柜。这对依旧浪漫的老夫妇原本计划在有生之年在新西兰做最后一次自驾游,却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被告知,因为健康缘故,老人无法再驾车。

当我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正站在老人家门前,办理好一切转交手续,郑重地接过车钥匙。他们的目光不舍又释然,像是和一个梦想告别,也像是把梦想转交。我坐进驾驶座,把着方向盘,小心翼翼地上路,从后视镜看见他们站在家门口招手,觉得这车子,好像也载上了他们的梦想,我的人生,从此又多出了一层意义。


我和我的房车

 

我大概一直不是大家眼中那个“可以做出什么出格的事”的女孩子,不管是出国,写书,还是住进了房车里,每次我的生活中出现点诸如此类的意外小插曲,总有点惊天动地的效果。我一直成长得循规蹈矩,从小就老老实实地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成长期伴随我的只有“应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我用功读书,孝敬长辈,扮乖乖女,成人之后也一度埋进人群里,静悄悄地,独来独往,根本算不上一个可以被人记住的角色。我想如果用另一种角度去看自己,大概我就是大家眼中那个“会很快嫁人很快老掉这辈子也就这样子”的姑娘吧。


回想曾经那段日子,尽管我一直在扮演着自己不想成为的人,也坚持在心底悄悄地做着我自己。我是个在人群中常常局促的人,反倒和自己相处起来轻松踏实,所以我尽量地避开人群,更享受独处的时间,仿佛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和自己坦诚相待,很多年前叔本华说过的“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想一想也还是充满道理。我长到大学毕业的时候还坚信自己可以执笔走天涯,一心向往远方,把托尼和莫琳当做偶像,满脑子都是古怪的想法,依旧自称是个执着的理想主义者。


房车上的早餐


可是,我好像渐渐地就到了那个尴尬的年纪,自己的生活开始被挂在周围人的嘴边上,我又有了“应该去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我应该去“找个亲朋好友都认可的最好自带高效赚钱功能的男人嫁了”也应该“快一点生个小孩趁爸妈还有力气帮我带”唯一不可以的是,“梦想什么的不是这个年龄该有的了”。我渐渐过得不快乐,总觉得生活像是在演戏,总是在问着自己,我什么时候可以演完这一个角色,脱下戏服,卸下浓妆,去回归真正的我自己。

人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违背心愿地活着呢?


房车沿途的风景

大概是到了国外之后,因为缺少朋友,我有了很多可以独处的时间,我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写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喝啤酒,一个人静静走夜路。这是我至今认为非常重要的一段时间,因为我渐渐地卸下了做为“别人”的面具,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人常说选择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是继续考研还是去找工作呢”,“是去大城市拼搏还是去小城市享受安逸的生活呢”,“是嫁给王大还是李二呢”,每天我都会被人问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很坦诚地说,到目前为止我从未做过一个令自己后悔的选择,因为我对待选择时只问自己两个问题,你是谁,你要成为谁。


我是谁,我想成为谁

 

我非常了解自己,向往自由是我与生俱来的生活态度,我是一个不停想从远方走到更远地方的人,在国外时每次看到金发碧眼的十八岁少男少女拿着从麦当劳打工攒下的钱去旅行,就恨自己的“早熟”与“晚熟”——“早熟”到从来不敢及时行乐没有一刻不在担心着明天的房租和水电费,“晚熟”到自己偏偏二十几岁才在经济上完成了自给自足,生活上常常捉襟见肘。好在我对梦想固执,很相信“不忘初心”的意义,有一段时间拼命地赚钱,把什么“你应该……”的声音都抛在脑后,就是靠这“总有一天要去什么别的地方瞧一瞧”的信念,才一步步走到了这里。

这是我住在房车上的第三个月,靠着一本房车手册走过了几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就像带着公寓,可以在任何地方安家。新西兰这个在地图上小到不能再小的国家,放大后却处处都是景致,大地常年披着绿色的植被,海水和天空是一致地蔚蓝,这块土地仿佛没有一处是光秃秃的暗色调,你可以说它是千篇一律地无聊,也可以从中发现它的美妙。我在这三个月的晃荡生活里,认认真真地做了很多件事,我给自己做了很多饭,火锅卷饼和炸薯条,看了很多书,冯唐卡佛和刘若英,写了很多字,日记小说和读书笔记,而更多的时候我约上一样向往自由的朋友,在不知名的海边聊一晚上天,或者什么都不说,就静静地听着海浪拍在沙滩上的阵阵声响,不知不觉把啤酒罐堆成一座小山丘。


房间内部:床(晚上是床,白天可以拆作两旁沙发,中间有折叠桌子可以用来当写字台。)


我从前向往远方,总带着一点虚荣心,总想着每年去一个国家,在护照本上盖上不同的盖章,现在这个远行的想法变得很纯粹,就是想在路上慢慢地走一走,看一朵花如何开放,看一只虫如何爬行,去学习蓝莓是长在灌木丛里而不是大树上,去了解大部分的鸟类都是一夫一妻制一辈子在一起。我从前走得很急,做事只在乎输赢,总是一副怕输给什么的样子,现在做事终于能照顾自己的悲喜,我不知道人生中还有什么样的事比“做自己”的这份自由更重要。




记得几年前54岁的杨丽萍被记者问道,“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她回答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这世界上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需要被质疑的,为此我经常鼓励有梦想的朋友要去过一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要充满遗憾地变成别人希望你成为的那个样子,去过这接下来的一辈子。我常想,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嫁给一个人,生个孩子,买一套房子,去过平常姑娘的日子,可是在这之前,我这个任性的老姑娘,想去看看这世界,先和它放肆地谈一场恋爱。


我一直觉得,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活得聪明,另一种活得明白,第一种人往往很成功,第二种人往往很快乐。年轻时我们都向往成功,不觉得快乐可以有多重要。可是或许啊,快乐才是那个艰难的部分。


……THE END……

房车正面。


房车内部:洗手间


房车内部:冰箱


房车内部:炉灶



房车内部:烤箱


炉灶+烤箱+水池



钓到的鱼可以直接放入烤箱。



房车内部:储放食物和衣服的柜子(买来最初的状态,现在在装修)


房车一角



房车可以停留的Camping ground


遇见的一些美景




作者杨熹文,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专栏作者,常驻新西兰,出版书籍《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讲述一个姑娘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史。


今日奖牌榜


近期热门

【重磅】总理驾到,专访谈焦点,呼吁华裔选民:小伙伴们,投票哦!

【点赞】小百姓在新西兰见总理是怎样一种感受?就是这么接地气儿!

【最新】奥克兰统一规划的最终议定稿终于公布了!这真的能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吗?

【吃惊】当中国人想尽办法移民的时候,老外却想着移民中国!

【收藏】史上最全新西兰漏水房问题分析大汇总,满满干货!

【实访】移民新西兰后孩子的大变化:上幼儿园真的太开心!

【PR】当别人费尽心思拿新西兰身份的时候,他们却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绿卡

【美呆】皇后镇,一个一年四季都值得去的地方!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移民 | 房产 | 旅游 | 留学 | 教育 | 招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