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不来房价不涨,新西兰下一站:经济危机!
如果你是全国支持率最高的政党、拥有最多的国会议席、执政九年来没犯什么过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你还要怎么去“改变”?
这就是摆在国家党面前的问题,它对去年大选(还有Winston Peters)的怨恨完全是合理的,尤其考虑到国家党政府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在国家党执政的九年里,新西兰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平稳度过两场大地震,连续34个季度经济正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四分之一,被公认是OECD国家中的摇滚明星经济体。是否可以说,新西兰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国家党应该得到爱戴?下面这张统计表格会告诉你。
可以看到,在新西兰的十大经济繁荣时期中,国家党执政的2009年-2017年只能排在第四,还不如主要被工党执政的1998年-2007年。当时新西兰连续保持39个月经济正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41.68%。
但这一切跟排在榜首的50-60年代相比都只能是相形见绌。可以说新西兰真正的“黄金年代”就是1952-1966年:连续58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和接近翻倍的经济扩张规模,一举奠定了新西兰脱离第三世界、跻身初等发达国家的基础。当时的契机是二战后的重建潮和美国落实马歇尔计划,新西兰成功搭上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复兴号”快车。远离战场、拥有大片草地和农业发达的新西兰很快成为输出羊毛、肉类和奶制品的工厂,羊毛占据当时新西兰对外贸易的31%——直到60年代后期人造纤维兴起(从此全球羊毛业一落千丈)。长达十四年的经济繁荣还创造了一个人口生育的高峰,至今活跃在新西兰商界的大佬很多就诞生在那个年代。
如果说羊毛和婴儿潮是当年“黄金时代”的标志,构成新一轮经济繁荣标志的就只有房价和移民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令本地房市差点崩盘,之后新西兰央行做了全球所有央行都在做的事情:低利率、大撒币,也就是“量化宽松”政策。脱缰的信贷支撑着房价从低谷中拔地而起,发展到今天新西兰已经成为全球房价最高、最不可负担的国家之一。而源源不断的移民不但提供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对住房、公共设施和消费品的各种刚需。
既然国家党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顺理成章的问题来了:一旦房价和移民两大引擎熄火后怎么办?本轮经济繁荣的终点在哪里?
根据新西兰央行预测,经济繁荣可能还会持续4-7个季度,不会因为政府换届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没有变化并不意味着不变;变化的动能已经在积蓄,而且一旦发生将是暴风骤雨——因为新西兰实在太小了!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它对全球市场的风吹草动没有任何免疫力。这从前面的表格就可以看出来,只要发生了全球大事件,新西兰的经济繁荣都会戛然而止:1976年石油危机、1987年美国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可见作为小国是何其的悲哀。
距离上一轮经济危机已经快十年,房价涨无可涨,移民趋势也开始逆转,经济衰退很可能只剩时间问题。最棘手的是,在国家党执政期间经济增长的红利并没有均匀分派给所有群体,只有收入最高的20%人口感受到了财富增长。孔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如果说上世纪中叶的“黄金时代”帮助新西兰解决了“患寡”和“患贫”的问题,今天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所面对的问题已经变成了“患不均”和“患不安”。如何减少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如何增加人们对工作的安全感?这些问题当中也许就隐藏着国家党未来“改变”的方向。它跟选出谁来当国家党新党魁相比,也就大概重要个几十倍吧?
近期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