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你只懂得歧视自己?
最近,纽约一对母女在停车场人肉霸占停车位,在网上引来一片声讨。好巧不巧,因为这对母女是华人,对事件的声讨很快变成了网络种族歧视……读者老彭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老彭闲谈”中,从一个颇为新颖的角度分析了这个事件。
老彭的观点如下,列位看官,您同意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606b20r6d&width=500&height=375&auto=0
“SHAME ON THESE CHINESE!!!”(这些中国人真丢人!!!),"their brain are so small like their eyes (他们的脑子跟他们眼睛一样小)",这些针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言论出现在Youtube上一个标题为 Women run to save parking space(女人跑着占车位)的视频中。
Youtube截图
看着这些充满了种族歧视的评论, 我想起了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亲身经历。这位朋友是一个童子军教官,有一次他教导一群孩子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一些安全规则。他说“你们骑车的时候要注意看车,因为有些司机不一定会注意到你们。”这时,一个孩子问他,“Are they Asians? 那些司机是亚洲人吗(通常指东亚黄种人,尤其是中国人)?”
这个问题是种族言论吗?应该是。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孩子是种族主义者吗?不一定。我不太相信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会在童子军训练的这种场合,当着我朋友,一个中国人的面,来可以的侮辱中国人。我宁可相信他是无意的。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孩子会无意中说出这种种族歧视言论呢?
这种现象叫做无意识种族偏见(Unconscious Racial Bias)。出发于社会文化成见(Cultural stereotype),人们经常会用带色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与自己不一样的族裔(文献1)。这种现象已经被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通过种种实验和研究证实其存在。在这种潜意识里,白人往往会与漂亮的、受教育的、有道德心的、健康的等正面词汇联系在一起,黑人是贫困的、缺乏教育的、毒品、暴力的,毛利人是肥胖的、贫穷的、暴力、迟钝的,而华人是贪财的、小眼睛的、粗鲁的、没有公德心的。
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地社会存在着严重种族成见:Pakeha(毛利语,指欧裔白人)被认为是有高度竞争力的并且和善的(highly warm and highly competent);Asian New Zealanders(亚裔新西兰人)是有高度竞争力的(堪比Pakeha)但是最不和善的;Pacific Nations people(太平洋岛裔)是高度和善的(堪比Pakeha)但最没有竞争力的;Maori(毛利人)是中低度竞争力和中低度和善的(文献2)。因此,那个 Pakeha孩子无意中说出“Are they Asians?"就不足为奇了。
回到Youtube的那个视频,可以轻易看到那些狂欢的持种族主义言论者是如何体现出他们的无意识偏见的。在Women run to save parking space这个视频的页面上,网页右侧列出了一系列关于粗鲁抢车位的相关视频。在这些多达几十个的视频中,我仔细浏览了一下,凡是没有引起种族歧视谩骂的主人公,都是白人。反之,都是有色人种。在当前全世界讲究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ectness)的大形势下,尽管很多谩骂者口口声声自我表明“I'm not a racist(我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但是他们的言论清清楚楚地反映出这种潜意识种族偏见的存在!
无意识偏见如何形成的?我不懂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因此试着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解释。
社会学之父爱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解释过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叫做Social Fact(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故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文献3)。简单地说,社会事实就是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社会现象。一类典型的社会事实就是公共情绪,比如集会时煽动起来的仇恨、冲动、民族自豪感等等。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产生于系统的教育体系和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从这个角度讲,无意识种族偏见也是一种社会事实。
意大利共产党领袖、政治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进一步提出了 Cultural Hegymony(文化霸权)的理论。葛兰西认为,资本主义不仅依靠暴力或政治和经济强制来统治,也依赖其意识形态。资产阶级发展了霸权文化,传播其价值观而使其成为“常识”。这种霸权不是一种ideology(理念), 因此无法直接反驳。它是一种习惯性思维,通过电影、电视、报纸、新闻媒介中的各种倾向性暗示来植入的一种意识形态。
下面我们从一组互联网上的图片来试着说明这种文化霸权是如何无声无息地建立起无意识种族偏见的。
我选取了两组比较易于直观比较的概念对子,并通过google搜索该概念的相关图片,然后试着比较里面的倾向性。
这两组对子分别是:
Beautiful people vs. Ugly people 漂亮的人对丑陋的人
Poverty vs. Affluence 贫穷 vs. 富足
Beautiful people vs. Ugly people 漂亮的人对丑陋的人
可以看出,在google搜索主题词“Beautiful people (漂亮的人)"的前二十张图片里,漂亮的人有十七张白种人的面孔(其中一张是gay),三张黑种人。而在主题词“Ugly people (丑陋的人)"搜素结果的前二十二张图片里(除开咕噜这个虚构人物),尽管他们的面孔因为扭曲而不好辨识,我们仍然大概可以归纳出有八张有比较明显的白种人特征,九张黑种人,三张拉美混血裔,二张黄种人。
小结:白人是漂亮的,而有色人种是丑陋的
Poverty vs. Affluence 贫穷 vs. 富足
这一组概念对比一目了然,贫穷基本上是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的专属名词,而富足则是白人的专属名词。
那么中国人是什么形象呢?我也google并得出以下图片
中国人的形象基本比较写实,但怎么看了不是让人感觉很舒服呢?文艺界明星放的是王宝强(以形象朴实著称)和他那名声远扬的妻子(叫啥呢?想不起来了)。特别是第四张,我们的足球教练高洪波指导有一张面部特写,让我放大看一下,英文注明是中国人的面部特征:平眼眶(有没有觉得眼睛很小),窄鼻翼。
那么我们的百度是怎么用图片来定义“中国人”呢?我把百度结果放上来。
有没有觉得百度的图片更加顺眼一些?而且能看出有明显美化的功能?
那么百度如何描绘“漂亮的人”呢?我把百度结果也放上来
看没看到,百度前二十张关于“漂亮的人”的图片里,除开我们的十四张国产美女,剩余的六张“漂亮的人”都是白种人。google里“Beautiful people”里有黄种人吗?一张都没有,只有三张黑种人。
白种人的uncouncious racial bias(无意识种族歧视)很清楚了, 那就是白人都是与正面词汇联系在一起,比如beautiful(漂亮)和affluent(富足);而有色人种是既丑且穷。
那么我们中国人有uncouncious racial bias(无意识种族歧视)吗?
有研究表明,不管有色人种在白人眼里是什么形象,白人在有色人种眼里的形象那是相当的好。尤其地,东亚人种(包括中国人)特别倾向于用偏向的眼光来欣赏白种人,但却对其他有色人种却不屑一顾(文献4)。这可以用一种理论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 (制度正当化理论):(百度来的)“制度正当化是指个体将现存社会安排合法化的心理过程。制度正当化的理论基础包括谬误意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制度正当化理论能够解释人们为什么以及怎样在认知和意识形态上维护和支持现状, 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积极和消极后果。”
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倾向于接受现状,并美化现状,包括美化高于自己的社会优势阶层(群体)来安慰自己接受现状。再简单点说,就是:你瞧,小白这人多好啊,他天生就比我、小黑还有其他人强,跟着他,有肉吃!(通过百度“漂亮的人”反映出来的“狗腿子情结”)。
当有色人种遭遇白人的无意识种族歧视的时候,往往会过度自我反省,产生是不是我哪儿做得不够好的错觉。引用一段黑人女作家 Sunshine M. Kamaloni的话, "racial incidents set me at war with myself 这些种族歧视的遭遇让我陷于一场战争:自己与自己开战的战争。” 她解释说,为了避免遭到不必要的无意识种族歧视,她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怒气,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地委曲求全以免遭到羞辱(文献5)。
这种自己内部开战也在这个youtube视频下的跟帖看得出来。
还有太多的自欺欺人的跟帖,总之就是香港人和大陆人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指责肇事的主人公是对方的人,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最后分析一下。视频里的这两个粗鲁女人有很多身份特征:规则破坏者,纽约人(很明显住在纽约嘛,而且英文很好),女人,中国人。为什么那些种族主义言论只攻击她们的“中国人”这个身份标签,反而“规则破坏者”这个最重要的标签成为个陪衬呢?
这还不明显吗?这些种族主义者,即使是无意识的种族主义者,在意的是你的肤色,而不是你的行为。那些自我开战的中国人们,醒醒吧。我们要开战的是种族主义,要开战的是那些我们都会唾弃的粗鲁行为,而不是在种族主义者面前卑躬屈膝,力图把对我们全体国人的辱骂转移到别的同胞身上。
我们应该勇敢的面对他们,大声地回骂“你们这些令人作呕的种族主义者!”
参考文献
Equality Challenge Unit UK: Unconscious Bias in Higher Education Review 2013,https://www.ecu.ac.uk/wp-content/uploads/2014/07/unconscious-bias-and-higher-education.pdf
Sibley, G. Chris.,Stewart, Kate.,Houkamau, Carla (2011). Ethnic Group Stereotypes in New Zealand,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https://researchspace.auckland.ac.nz/handle/2292/20312
爱米尔·涂尔干,社会方法学的规则,第一章:什么是社会事实
Sibley, C. G., & Ward, C. (2013). Measuring the preconditions for a successful multicultural society: A barometer test of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7(6), 700–713. http://doi.org/10.1016/j.ijintrel.2013.09.008
Kamaloni, Sunshine M (2016),What Are You Doing Here? The Politics of Race and Belonging at the Airport,in Security, Race, Biopower: Essays on Technology and Corporeality
作者简介:老彭,路人甲一枚,扔在人堆中都找不着的那种。二十多年前工科本科毕业,十年前又凑热闹读了个MBA(唯一的收获是解决了北京的户口问题),先后在号称工业自动化世界前三甲其中的两甲打工,技术、销售、BD都干过,应该算是标准的工科闷骚凤凰男。2012年移民来的新西兰,四口之家:老彭、小李、阿朵、阿果。这个公众号主要是介绍自己读闲书的经历,对西方社会文化的看法,以及西方学界的一些人文世界观。点击《油腻中年男的求学之路》,看老彭简(zi)介(hei)……
近期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