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诗词之中,体会人生快乐
诗词大会火了,成了早春里的第一股清流。
课本里选过李清照的《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康震老师说,这是李清照十六岁写出来的词,“后苏门四学士”之一李格非的女儿,大家闺秀,又是才女,但这个十六岁的女孩居然在划船玩耍,一下子就有画面感了。
又说到现在,十六岁的女孩可能就是武亦姝这样,读高中,应试教育,但是大家也应该“沉浸诗词当中,跳出诗词之外,体会人生的快乐”。
少女时代
少女时代李清照的词,表现出少女的天真活泼、感情充沛、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征。
特别使清照不能忘怀的是,有年夏天,她一个人驾舟出游,玩入了迷,以至走错了路。她后来把自己的感受写进了一首《如梦令》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她在藕花深处争渡时惊起鸥鹭齐飞的生动画面。通过对人争渡、鸟齐飞的动态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洋溢着的青春活力。作者一再记起的这幅生气勃勃的画面使读者获得了美的享受,而泛舟似乎也成了清照终身爱好。
伉俪情深
在古代,贵族少妇是很少出门的,但清照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一开春就是元宵佳节,只见她头戴铺翠冠儿,上面还插着染金雪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去看灯、闹元宵。到了秋天,她甚至一个人穿着很少的衣服,驾着小舟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少妇时代的这些幸福生活,一直保留在她的心底,常常很自然地从她的笔端流露了出来。但是其情感与少女时代相比,已经起了巨大的变化。如前所说,少女时代,她驾舟出游过;婚后,她也驾舟出游过,试读她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果同我们在上一节所引的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两者有明显的不同:上次是夏天,荷花开得很茂盛;这次是秋天,荷花已经开败了。上次一个人出游,没有考虑“独不独”的问题;这次还是一个人出游,特别强调了一个“独”字,也就是说丈夫应当同自己一道出游,却因故未能做到这一点。上次见到的是鸥鹭,此次见到的是据说能够传信的大雁。上次出游,一门心思用在玩上;这次出游,心思没有用在玩上面,而是用在思念丈夫上面,甚至想到丈夫也在思念自己。上次玩过了,出游活动也就结束了;这次玩过了,还在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自己的花样年华正在消逝,而且相思之情一直到月满西楼时都无法排除,以至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一时期,明诚虽然担任鸿胪少卿之类的京官,但是只要有机会他就到外地去搜集金石文献。在丈夫外出的日子里,清照的日常生活是在思念中度过的,所以她这一时期的词渐渐地抹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试读其《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如果把这首词同上一节所引的《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加以比较,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到清照由少女成为少妇过程中生活的变化与情感的转化。少女时代,她是无忧无虑的,不难看出其感情是单纯的、乐观的。婚后,她的生活与感情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赵明诚。明诚不在身边,她就感到无聊,精神没有寄托。为了消磨时间,她作诗选择险韵;为了排遣烦恼,她也独自喝起容易醉人的扶头酒来。她对自然景物特别敏感,看到地上柳睁青眼,花展笑容,就想到不能和丈夫在一起游春;看到天空飞过大雁,又感到有许多知心话却无法传递给明诚;刮风下雨时,索性关起重门,垂下四面的帘子,独自待在闺房中一任愁绪的熬煎。
然而李清照毕竟是李清照,她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性格最后还是顽强地表现了出来,词的结尾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限清新的图画,通过这幅图画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渴望天晴、渴望游春的心情在动荡着。这首词通过由阴到晴的景物变化来表现诗人由抑郁到昂扬的心情变化,是很有艺术特色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赵明诚留在汴京,清照的闺中生活就够闲暇的了;赵明诚外出,她的生活岂不是更加空虚和寂寞。少妇们在空虚寂寞的生活中所形成的闲愁深怨在男权社会中是普遍的、必然的现象。清照作为广大妇女的代言人,把这种愁和怨深刻而巧妙地表现了出来。例如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青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一般写离别,多写临别之情和别后之感。这首词妙在写别前对别后的设想。起头五句围绕一个“慵”字落笔,说明词人一听到丈夫将要离别的消息便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接着是一段心理描写,她“生怕离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同时,她又清楚地认识到“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离别的痛苦并不因为她的自我克制而有所减轻。
在这几句词里,作者采用吞吞吐吐、曲曲折折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性所特有的深婉而细腻的感情。词的下片有两个“念”字,前一个“念”字设想别后词人对丈夫的怀念,后一个“念”字设想楼前流水对终日凝眸的词人的同情,显然后一个“念”字措辞更巧妙,措意更深永。清人张祖望还特别称赞“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是痴语。
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痴语,是因为她痴情。别前,词人已经因愁而消瘦了;别后,“清风朗月,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因此,词的最后说:“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从清照这首词以及其他词中,我们可以发现:她写离别的愁越浓,则表明她对丈夫的爱越深。
(节选自《李清照》 有删节)
书名:《李清照》
丛书名:《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作者:徐有富
定价:15.00元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
编辑:Jss 七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