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索拉笔下,八十年代有多酷
刘索拉,作曲家,人声表演家,作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先生。创作于 1985年的小说《你别无选择》,初发表于《人民文学》后即在全国引起轰动,一度被称为“刘索拉旋风”。
小说从作者在音乐学院的生活出发,刻画了一群极具天赋、个性迥异的音乐学院学生。《你别无选择》敏锐却含蓄地说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种种矛盾情绪,更重要的是,为处于时代转变风口浪尖的当时的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发声,为他们拒绝接受一种固有的陈词滥调式的定位或仅仅成为那些曾经的大师们的简单替代品而发声。
这是一种不羁并坦率、漠然并无辜、轻松且严肃、消极与积极并存的声音,是一种不乏尖锐的带有黑色幽默的声音。更有意思的是,作为音乐家的刘索拉,在她包括这部小说在内的很多作品中,都不断尝试将音乐的结构与律动融入文字创作中,使得这些作品有一种别样的气质。
在刘索拉才华的诸多面向中,最为她自己所称道的还是音乐创作。她从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为影视戏剧作曲并获奖。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海外生活经历,也大大拓宽了她的音乐视野,她不断在西方的蓝调、爵士乐和中国的古代音乐里挖掘,寻找音乐的灵感,逐渐开创出与传统音乐大相径庭的创作方式,她与她的乐队一起,将其独具魅力的音乐一次次精彩呈现。
刘索拉创作的音乐:
《你别无选择》
在当代小说史上,1985年初版的《你别无选择》是一记响亮的音符。
正如其作者刘索拉一样,这部小说在当时所具有的先锋性,足以影响了如今成为大师的当时的文艺新星们。时隔三十年,这部当年先锋劲十足的小说依然熠熠生辉,它对中国文艺界乃至世界当代文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此次出版系该小说英文版的首次问世,译者还手绘了妙趣横生的插图。
图书装帧亦另辟蹊径,中英双语黑白对照,双面翻开,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契合。
先锋派小说。有着强烈的时代印迹。但精神上的迷惘与追求,可能跨着时代也有共性。——林一一(豆瓣)
我们总是习惯将人们分为这么一类人,一类人,表示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人生目标 我总是在找和自己相似的那一类人,想知道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理想,在鉴别以后,决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跨越的度在哪里 在现实中被那一类人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寻寻希望,清清神智。——阿卡迪亚(豆瓣)
旁人眼中的精神病,自己内心的自由者。——黑眼睛(豆瓣)
这部小说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大学生和文学青年们的必读篇目。评论家评价它反映了八十年代一代人的情绪与骚动,也反映了一批青年执著追求富于创造,与那个社会几十年不变的陈规陋习之间的抵触。——凤凰文化
可能要过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才会充分地意识到刘索拉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在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上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最为触目的是它艺术形式上的大胆。但这远不是最重要的。冲破陈旧的观念直截了当地向艺术法则中的常规和正统发起挑战,这才是小说的灵魂。 ——曾镇南《读书》
福利时间
有人说,别无选择的生活,压抑而沉重;也有人说,别无选择,才能目标明确,活出纯粹。
在文末留言,说说你生活中的“别无选择”。
小编将根据热度和质量,选出一位,赠送全球首发的《你别无选择》中英双语版一本。
编辑:李博 金少帅 戚宛珺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