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折射集prisma·2023年新书预告

南大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3-23

“折射集”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哲学社科图书编辑部打造的以引进版为主的人文社科精品系列图书,旨在借助域内外知识界的前沿佳作,思考和回应最新的时代课题,呼唤在信息碎片化、情绪极端化的时代中保持独立思考。

2023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折射集“品牌(豆瓣ID:南大社·折射集)为您奉上这些重磅好书。擎求知之灯火,寻真理之通途。

折射集——“照亮存在之遮蔽”

欢迎大家将本篇微信转发到朋友圈,并在评论区说说你最期待的书,或者任何你想对南大社·折射集说的话,我们会根据热度和质量选取三位,送上2023年新书一本,截止时间为2月22日,期待你的留言。


  大师谈  


科波拉作品


《科波拉现场电影大师课:现场电影及其技巧》

[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著 王晓宇 译

本书为著名导演科波拉的亲笔著作,是不可多得的“电影大师课”。科波拉是意大利裔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曾执导过电影《教父》三部曲、《现代启示录》等电影,他凭借以上电影分别获得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3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等重大奖项,这些成就了他“电影教父”的地位。他“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电影人点亮了一盏明灯,是电影界的领路先锋”,在本书中,他以其丰富的一手经验带你亲临执导现场,还原与解构“现场电影”制作中的分分秒秒!

在数字时代,现场电影代表着一种发展方向,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本书基于作者——著名导演科波拉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数字时代“现场电影”这一有别于传统电影形式的新时代产物,向读者描述了导演拍摄现场电影的经验,比如如何招募演员、如何指导演员排练、拍摄中需要用到的器材、可能会遇到的阻碍等诸多复杂问题,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指导性。

它是一本拍摄现场电影的指导手册,也是唯一一本出自这位国际知名导演本人之手的著作,从中可以了解作者对新的电影形式的敏锐察觉和先锋探索,也为电影爱好者、相关专业人士了解和探索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提供了详细指导。


勒克莱齐奥作品

 

《物质的迷醉》

[法]勒克莱齐奥 著 施雪莹 译

《物质的迷醉》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1967年发表的著作。在这部散文作品里,作者用一种具象而诗意的语言,探索着无言无序的物质世界。他质疑一切既成的体系与坐标,刻意远离约定俗成的社会观念,在不确定与无知状态中,思考着自我、存在、写作、物质与精神。但这种思考不是抽象的。作者精准而平静地向我们描述熟悉而又陌生的日常生活:一条街道、一间卧室、一张蛛网、一只苍蝇。勒克莱齐奥调动感官与心灵走向语言边界外无可言说的存在,也因此,重新将言语浸入我们生活其中、沉默的真实世界。


罗斯科作品


《艺术家的真实:马克·罗斯科的艺术哲思》

[美]马克·罗斯科 著 吴维忆 译

本书是马克·罗斯科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写作的系列短文,后经画家的儿子克里斯托弗·罗斯科整理并集结出版。全书以艺术和艺术家的真实为题,实则涵盖了罗斯科对感官、美、空间、造型、自然主义、原始主义、抽象与现代艺术等论题的哲理性思考,以及针对美国艺术之真实本质的辨析和反思。根据克里斯托弗·罗斯科的判断,系列文章的写作始于其父亲职业生涯的相对早期:1940年到1941年,罗斯科暂搁画笔,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和神话文学作品;而整个40年代的早期,罗斯科画作的主题带有鲜明的神话色彩,风格上则吸收了欧洲的超现实主义。可以推断,本书收录的文章写作于罗斯科作为一个艺术家和思想者的发展阶段,也是其绘画与艺术精神转变萌发的关键时期。正如克里斯托弗·罗斯科在本书序言中所说:《艺术家的真实》贴近了其父亲写作此书时想要传达的精神,将帮助读者获得针对其绘画的更精细的理解。因此,无论是对艺术的爱好者还是对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的研究者而言,本书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


 记忆研究 


皮埃尔·诺拉 主编作品


《记忆之场·共和国(上、下册)》

[法]皮埃尔·诺拉 主编 《记忆之场》翻译组 译

本书译自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主编的《记忆之场》丛书第一卷《共和国》,分上、下两册出版。具体包括“象征”“纪念性建筑”“教育”“纪念活动”和“反差记忆”5个部分共20篇文章,考察三色旗、《马赛曲》、先贤祠、7月14日国庆节、巴黎公社社员墙等18个法国代表性政治符号的生成及其流变历程,呈现法兰西共和国政治文化的多重面相。而导论《记忆与历史之间》和结语《从共和国到民族》两篇文章,可以揭示法国记忆研究的理论谱系,以及《记忆之场》的写作理念。


 激进思想家 


阿甘本作品


《无内容的人》

[意]吉奥乔·阿甘本 著 张建华 译

在这本书中,意大利极具原创性的当代哲学家之一阿甘本思考了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他认真对待黑格尔关于艺术已经耗尽其精神使命的说法,即精神主要不再通过艺术来认识自身。但他认为,黑格尔绝不是宣告“艺术的死亡”,而是宣告艺术以黑格尔所谓的“自我否定”模式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阿甘本以惊人的广度和独创性,探究了这种自我湮灭的意义、美学和历史后果。实质上,他认为,现代美学的诞生是一系列分裂的结果,例如艺术家与观众、天才与品位、形式与物质之间的分裂,这些分裂是反讽这一更深层的、自我否定而又自我延续的运动的表现。

通过这种自我否定的概念,阿甘本对从康德到海德格尔的美学理论史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重新诠释,他对现代博物馆的兴起、艺术与恐怖之间的联系、“好品味”与其变态之间的天然亲和力,以及作为现代艺术必然命运的媚俗等现象开辟了独到的分析视角。

《无内容的人》会吸引那些对阿甘本作品感兴趣的人,也会让他的名字与全新的受众相关——那些涉及艺术、艺术史、美学史和流行文化的人。


德勒兹作品


《两种疯狂体制:文本与访谈(1975—1995)》

[法]吉尔·德勒兹 著 [法]大卫·拉普雅德 编 蓝江 译

这是一本文集,也是德勒兹生命最后历程的生成与游牧。在《<荒岛>及其他文本:文本与访谈(1953—1974)》之后,德勒兹通过自己的文字,展现了内在性如何生成,如何在从《两种疯狂体制》到《内在性:一个生命》的历程中,让思的无器官的身体熠熠生辉。在这本书中,不仅有“反俄狄浦斯”和“千高原”的迭奏,也有“大脑即屏幕”的反思;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到布列兹的音乐,再到戈达尔的电影,德勒兹最后用自己的文字向挚友加塔利告别。德勒兹是一个不断逃逸、不断解域化、不断在块茎的游牧中生成的少数派行者,他用自己的生命的宣言告诉我们:另一个内在性的生命是可能的……

 《反俄狄浦斯》
[法]吉尔·德勒兹 [法]菲利克斯·加塔利 著 夏莹 译

本书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与心理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于1972年合作出版的一本书,美国版序言由米歇尔·福柯所写。本书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的第一卷,第二卷为《千高原》。

德勒兹和加塔利在这本书中进行了对欲望与现实(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分析,这些分析涉及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和历史等多个领域。他们概述了以无意识为基础的唯物主义精神病学及其与社会和生产过程的关系,并提出欲望生产的概念(该概念与欲望机器和无器官的身体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同时他们也在这部书中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提出之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批判,并着重于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进而展开到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其他部分。

此外,他们还通过“亚细亚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等概念对马克思主义至关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发展和重构。作为二人合作的重要批判性实践理论,精神分裂分析也在这部书中首次被阐发而出。通过这部书的努力,二人将社会科学与分析心理学分别推向了“后结构主义”及“精神分裂分析学”的新高度。


鲍德里亚作品


《他异性的形象》

[法]让·鲍德里亚  [法]马克·纪尧姆 著 鲍锡静 苏振源 译

“差异”是当代激进思潮的关键词。但究竟何种差异才是最本质的“异”?什么才是真正的而非作为自我之镜像的他者?这不仅关乎学院象牙塔内的概念辨析,而且关乎我们何以构思一个全新的未来。

鲍德里亚和纪尧姆的讨论穿越异国风情、人机之别、两性对立,将当代西方左翼的种种乌托邦想象消融在同一性中。面对形形色色的政治异见,鲍德里亚和纪尧姆试图提醒他们的读者:这些异见或许只是主流观点的异类表达,切莫把镜像当作真实!本质的差异更多代表某种摧枯拉朽的哲学批判精神,它永远处于我们望而未即的彼岸云端。

《片段集:让·鲍德里亚与弗朗索瓦·利沃奈对话录》

[法]让·鲍德里亚 著 田争争 译

对话是哲学家思想的助产术。尼采、巴塔耶、列斐伏尔、加塔利、马克思、兰波——鲍德里亚正是在与好友利沃奈的对话中,才将自己思想的谱系从格言与片段中解剖出来,坦白他在不同时期与荒诞玄学、情境主义国际等思想流派之间从相吸到相斥、从战友到对手的转变。在重峦叠嶂的学术话语之外,我们将看到鲍德里亚选择用平实、素朴的话语谈论自己的哲学概念(恶与不幸、命运、完美罪行),也能看到他提及自己较少为人所关注的作为摄影爱好者的一面,谈论图像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只有片段才能承载如此庞大又散漫的思想母体,因为正如鲍德里亚所言:“人们谈论自己的时候永远不会说出全部的真相,而是将它作为秘密保存起来,只以片段的方式传递出去。”


巴迪欧作品


《世界的逻辑:存在与事件2》

[法]阿兰·巴迪欧 著 蓝江 译

阿兰·巴迪欧已经研究了 15 年的《世界的逻辑》,被认为是他之前的“伟大”哲学著作《存在与事件》的后续作品。1988 年,巴迪欧的本体论的目的在于,在数学的支持下确立存在,将其确认为唯一的无差别的多样性。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在这种冷漠的背景下,如何理解真理不仅存在,而且出现在确定的世界中?什么是真理的可见的或客观的主体?这不能从本体论中推断出来。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出现的逻辑,一种现象学。这就是本书的目标:一种“大逻辑”,它为世界秩序提供理由,将真理的思想视为这种秩序的例外。当代唯物主义认为只有身体和语言。唯物辩证法在这里以最细微的细节争论,提出如下观点:是的,只有身体和语言,如果没有真理的话。只有在这种“如果不是那样”的影响下,一个不值得的生活才仍然是可能的。民主的个人融入其中的生活,超越了他自己的存在,我们称之为主体。

《过渡本体论的短篇专论》

[法]阿兰·巴迪欧 著 颜彗如 译


巴迪欧的本体论,被命名为“多重本体论”(l'ontologie multiple)。“多重”是他本体论的核心基底。巴迪欧的“多重”概念引进了从古希腊以来本体论起源的分裂,这分裂主要是关于“一”与“多重”之间的对立争论。

透过思考“多重”,巴迪欧发展了其最广为人知的“存在”与“事件”概念。同时,更将这样的“存在”与“事件”概念,实践在从康托尔以来“集合理论”的框架内部,展开特属于巴迪欧自身的“多重本体论”思想。

在这本1998年所写的小书中,巴迪欧以简洁扼要、系统甚至条列式的书写方式,对“多重本体论”的各种问题性与核心概念进⾏阐述,如同他自己所说的,这本专论是“入门”,可以为读者提供较为容易地进入他“多重本体论”思想的“开端”或“入口”。


朗西埃作品


《平等的方法》

[法]雅克·朗西埃 著 蓝江 译

本书是洛朗·让皮耶尔、多克·扎布尼扬与雅克·朗西埃的一本访谈集。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雅克·朗西埃一直是一名文学和电影爱好者,他提出了一种解放的哲学,即让所有人都参与到思想的实践中来,从而参与到城市的治理中来。他反对那些声称掌握真理的知识分子,主张放弃传统的知识分子和无知分子的区别。在这本访谈集中,扎布尼扬和让皮耶尔与朗西埃一起分享了传记、哲学著作和哲学家对世界的看法。本书共包括四个部分:“发生”“路线”“门槛”和“当下”;分别讨论了朗西埃的教育生涯及其部分早期作品,考察了朗西埃著作中的一些命题,比较了朗西埃的著作与同时代其他思想家的著作并对其提出一些批评,最后旨在让朗西埃的思想回到当下的场景和现有的可能性上。本书关键在于,通过提出当代解放实践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来给出一个看待不同时代的方式。


齐泽克编辑


《图绘意识形态》(再版)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编  郭建玲 程郁华 译

齐泽克选取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四位大师级西方学者(阿多诺、阿尔都塞、布尔迪厄、伊格尔顿、拉康、罗蒂等等)有关意识形态的论述,经过节选编排而成本书。

正如本书标题所表明的那样,齐泽克旨在通过这种努力,绘制出一幅自阿多诺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图画。除引言部分是新写的以外,本书其余所选文字都是原来发表过且可以独立成章的,但齐泽克显然希望读者将它们放在一起阅读,别出心裁地将它们以“章”的形式编排,实质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维尔诺作品


《笑话和创新行动:为了改变的逻辑》

[意]保罗·维尔诺 著 吴頔 译 

人类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抛弃旧的规则和既定的习惯。但是,他们用什么要求来采取意想不到的行动呢?平衡条件的打破是如何发生的?什么是创新行动?维尔诺的书试图阐明一种“创造力的逻辑”,也就是说,它侧重于逻辑语言的差距,使我们能够在哲学家所谓的例外状态下采取行动。而这一行动是从具体的笑话、从暴躁的笑话开始的。


 思想史 


《现代主义的先驱:20世纪思潮里的群英谱》(再版)

[美] 威廉·R.埃弗德尔 著 张龙华等 译

在本书中,威廉·R.埃弗德尔构造了一段通俗而又生动的现代思想发展史——它描述了天才思想家们的生平活动与智识突破,充分再现了19世纪末巴黎、维也纳、圣路易斯和圣彼得堡等地的创新氛围。本书曾入选《纽约时报书评》年度优秀读物。

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雨果、普朗克、罗素、惠特曼、兰波、毕加索、勋伯格……

这些今天如雷贯耳的名字,在一百多年前也曾经历一切先驱所必然承受的来自旧世界与旧思维的质疑、误解、嘲讽、冷漠甚至自我怀疑与否定。他们当中,有人在世时便已声望日隆,也有人在寂寞中离世,死时如尼采所说,“连一个误解我的人都没有”。

这是一段内容格外丰富的历史,其间充满了奇闻轶事、仿真陈述、古怪现象和真知灼见……对有兴趣了解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那段富于想象力的思想史的人来说,威廉·R.埃弗德尔所著的这本《现代主义的先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非洲、亚洲与哲学史:哲学标准形成中的种族主义,1780—1830》

[美]彼得·K. J.帕克 著 管月飞 译

本书深入探索了1780—1830年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这一关键时期。在这几十年中,受康德影响的许多欧洲哲学家开始逐渐构建由希腊到康德的哲学史,这一谱系取代了始于埃及或西亚的文明,而后者不再属于哲学范畴,而被归入宗教研究领域。

帕克揭露了这场冲突,并回顾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几十年间哲学经典排他性的发展,讨论了哲学的科学化对于非洲和亚洲的排除在多大程度上是种族主义的结果。

《尼伯龙的宝藏: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遗产及其整理出版》

[韩]郑文吉 著 赵莉 译

本书译自韩国当代马克思学的奠基者、高丽大学名誉教授郑文吉的著作,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传世、出版史,特别是MEGA编辑出版史研究的重要论著。

作为马恩遗稿编纂人之一的卡尔·考茨基在其晚年回忆稿里将马恩遗稿比喻为“尼伯龙的宝藏”,赋予这一伟大思想遗产悲剧意味,感叹它曲折多舛的命运。从伦敦到柏林再到阿姆斯特丹,马克思子女、德国社会民主党、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等都介入过争夺马恩遗稿所有权的行列。它身负诅咒,却引人觊觎。经历过辉煌,也躲避过战火。在进入21世纪后,马恩思想遗产终于以MEGA²的形式得到稳定出版。作者寄希望于MEGA²使马恩文献遗产不再是埋葬在雾之国的洞穴中,或莱茵河的河床里的宝藏,而是成为铸就的锋利宝剑,成为解除魔咒的戒指。

本书通过细致持久的发掘,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曲折壮阔的传承和出版历史,揭示了遗稿特点及出版成果。真实的接近,才能使文献遗产发挥出真正的思想价值。

《时空文化:1880—1918》

[美]斯蒂芬·克恩 著 易灵运 译

时间这个概念并非天然存在的,而是被人为引入的,世界标准时间的出现对通讯、工业、战争和大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私人时间的多元化探索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比较独特的现象。

本书对1880—1918年塑造了人类时间和空间体验的文化潮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作者把他的关注点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并将“时空”的概念分为几个维度,先后探讨了胡塞尔、柏格森、普鲁斯特、弗洛伊德、乔伊斯、闵科夫斯基等不同领域的名家的理论与相关实例,以广阔的跨学科的视野与丰沛的知识储量,从科学技术、音乐、美术、文学以及哲学几个不同方面提供了很多具有影响的例子,创造了理解与体验时间和空间的新模式,对人类时空概念的发展及其与广阔历史背景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世界著名思想家通信集 


《阿多诺与索恩-雷特尔通信集》

[德]克里斯托弗·古德 编 王一惠 李乾坤 译

索恩-雷特尔被称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门外人”,其学术成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他的思想观点直接影响到两位重量级的思想大师(阿多诺和齐泽克),其学术论著《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西方历史的认识论》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也有着重要影响。

对阿多诺来说,索恩-雷特尔是其生前最重要的朋友之一,可以说阿多诺关于商品形式、价值形式和交换抽象的诸多思想,都得到了索恩-雷特尔的启发。这部通信集就是两位思想家之间亲密交流的证明。

从这部通信集里,我们还可以读出两位德国知识分子在20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代里,各自的艰辛探索与心路历程。两位老友的互诉衷肠和对时局的评论,这部通信集都翔实地记录了下来。因此,这部通信集具有很强的思想史价值。


 视觉文化与艺术史 


《设计美学》

[加拿大]简·福希 著 杨林 译

设计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与美的相关性是毋庸置疑的,由此设计美学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学科。然而本书的作者却认为,设计美学的合理性要建立在它与美学知识体系的历史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之上。基于这种视角,作者对康德美学进行了重新分析,找寻从中延伸出设计美的基本概念的可能性;同时她还在对日常生活美学的批判性研究基础上,指出设计美学比日常生活美学更合理的地方。作者对设计美学有着深沉的寄望,认为它有可能重建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深刻关联。

“福希的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点,那就是,设计的重要性应当得到承认,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哲学美学才有可能得到拓展。”

——辛西雅·弗里兰,《诺特丹哲学评论》

“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此熟悉又如此‘寻常’,故而不为人所见。福希通过发展设计美学理论,成功地对设计这种被人忽视的现状进行了纠正。她通过对美学历史理论与当代思想的谨慎分析,让设计美学得以进入哲学美学已构造起的内在框架中。该研究不仅是及时的,而且令人欣喜,因为它为当下已出现的日常生活美学著述增添了新的内容。”

——斋藤百合子,《美学与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入门:历史、策略与声音》

[美]克尔·休斯顿 著 张燕楠 译

本书是一本源起于实际需求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对其多年从事的艺术批评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全书将宏观而深刻的哲学理论与重要而具有代表性的批评实例相结合,以期构建一部囊括艺术批评史、艺术批评哲学与艺术批评实践的实用概览书籍。

全书以平实可读的语言,为对艺术批评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介绍了一种重要体裁的复杂性,提供了一部综合全面、丰富易懂的专业读物。全书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并在结语后添加了文献选编和术语表。导言部分对艺术批评领域进行了总体介绍;本书第一章系统地梳理了从批评流派缘起到2000年以来艺术批评诞生演变的历史,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艺术批评领域的发展脉络;接下来的三章作为本书的主体部分,分别探讨了一系列与描述、阐释和判断这三个主要批评活动相关的具体问题;最后一章详细论述了构成批评话语的各种力量和抉择;补充部分则用一定的笔墨全面介绍了相关的思想,并提及了很多论争和趋势,正是这些论争和趋势的共同作用,才使得艺术批评成为如此令人激动而又富于变化的体裁。

此外,扩展的术语表收录了丰富的词条,涉及了本文提及的90多个概念、机构和评论家;选编部分收录了15篇有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批评文本(以及狄德罗和波德莱尔文章新的译文)。

《艺术并非你想的那样》

[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  [美]克莱尔·法拉戈 著 谷文文 译

当我们在讨论一些绕不开的艺术杰作时,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恐怕没有什么概念会比“艺术”这个概念本身更令人难以捉摸。那么,如今的“艺术”是何模样?它的命运又将走向哪里?

本书的两位作者批判性地介入了当今关于“艺术”的讨论,并明确指出了在这些探讨中曾被遗忘或未被涉及的问题。他们敏锐地呈现了一系列关于艺术概念的争论现状,将博物馆学、历史、理论和批评与当代社会的现实联系起来,并展示它们在各种语境中的结构功能。

同时,本书处理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亵渎、偶像崇拜以及艺术真理的问题,还探讨了欧洲艺术和技巧的观念与其他文化传统,特别是在土著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对今天的艺术研究来说,本书提供了一种关于艺术创作及其意义的难题的尖端理论。

《工艺理论:功能和美学表达》

[美]霍华德·里萨蒂 著 陈勇 译

什么是工艺?它与美术或设计有什么不同?在本书中,作者通过比较从包豪斯到孟菲斯集团的手工陶瓷、玻璃、金属制品、编织,以及从家具到绘画、雕塑、摄影和机械制造的设计来研究这些问题。他将手工艺描述为一种独特的融合功能,与超越文化、时间和空间的人类价值观的深层次表达相结合。作者认为,手工艺必须阐明自己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否则,它将被美术或设计所吸收,它理解世界的独特方法将消失。

《十月:第二个十年,1986—1996》

[美]罗莎琳·克劳斯 [美]安内特·米歇尔森 [美]伊夫-阿兰·博瓦 等 编 周彦华 译

本书收录了美国战后艺术史研究话语阵地《十月》杂志创刊的第二个十年,即1986年到1996年刊发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揭示了历史的波谲云诡对文化和话语实践的影响。

全书分为“艺术艺术史”“后殖民话语”“身体政治精神分析”“景观机构批判”四个板块,既呈现了包括T.J.克拉克、伊夫-阿兰·博瓦、本雅明·布赫洛、哈尔·福斯特、罗莎琳·克劳斯等《十月》主力干将有关抽象表现主义、身体艺术、观念艺术、文化工业等的经典论述,也收录了包括安迪·沃霍尔、利杰娅·克拉克等轰动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家们的自述性写作,还囊括了霍米·巴巴、吉尔·德勒兹等哲学家们对这个时代的沉思,以及乔纳森·克拉里等视觉文化学者对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新颖解读。

全书不仅涉及艺术史的经验研究方法,还成功地展示了《十月》学者是如何将后殖民理论、性别理论、精神分析,文化政治理论等运用到视觉艺术研究之中的,对我们深入理解美国战后艺术史研究的脉络和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美国艺术》

[美]约翰·威尔默丁 著 高薪 但汉松 刘慧宁 夏开伟 刘毅 译

作为美国艺术学界的领军人物,本书作者约翰·威尔默丁在人们接受美国绘画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历史领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许多18世纪和19世纪的美国艺术家受到公众的关注。

如本书所述,美国艺术正在摆脱其局外人的地位,并将其自身作为美国艺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世界艺术史中占据一定地位。

这本书展示了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美国艺术源流,扩大了我们对美国艺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的理解,对于关心美国艺术发展历程的读者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意大利美学精粹》

周宪 [意]蒂齐亚娜·安迪娜 主编 何琳 译

本书选取20世纪以来在国际美学界有重要影响的意大利学者的文章,结集成书,旨在向国内学者介绍意大利美学研究的卓越成果,为国内的美学研究开阔视野、提供借鉴。

意大利这座美学重镇,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哲学家、美学家。他们当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已故哲学家艾柯,又有很多活跃在当今美学界的意大利学者。他们从不同视角出发,阐发对美学的种种真知灼见——当代艺术中的美与规范性、电影艺术可以教会哲学什么、音乐与技术的可复制性,以及德勒兹研究、社会本体论、音乐本体论、艺术哲学、视觉艺术、语言哲学、文学哲学、意象理论、分析和大陆美学、诠释学和德国唯心主义、即兴美学、政治哲学、概念主义、表达与表征,心灵哲学、意识理论、电影哲学、社会哲学,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都成为学者们探讨美学的独特视角。


 看日本 


《日本姓氏的历史》

[日]奥富敬之 著 何慈毅 译

为什么日本皇族没有姓?为什么“藤”姓分布广泛?江户时代的庶民也有姓氏?日本人的名字是从哪里来的?

古代,天皇赐予臣下姓氏,以体现地名、职能、等级;明治维新政府出于征税、征兵的需要,整顿户籍制度,规定全国国民必须有“名”……日本人的姓氏中,包含了地名、阶层、职位制度、家谱等多种多样的要素。本书对姓氏出现和变迁进行详细而宏大的考察,从一个侧面通观了日本历史。

作者奥富敬之1936年生于东京,是早稻田大学国史学科博士,专业为日本中世史,日本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著有《镰仓北条氏的基础研究》《日本姓氏的历史》《天皇家和源氏——臣籍降下的皇族们》《了解名与姓的事典》《北条时宗——挑战史上最强帝国的男人》等。

《中国侠客列传》

[日] 井波律子 著 韩亦男 译

本书从中国历史上的“侠”、中国故事世界中的“侠”两个方面,追溯了中国“侠客”的精神和历史。

所谓“侠客”,作者引用《论语》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言必信,行必果”等名言,以及《墨子》中“兼爱非攻”“济贫扶弱”等观念,认为“侠”乃“重视信义,在时势动荡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除恶扬善之人”,他们勇敢地摸索时代前进的方向,为历史进步做出了贡献,为如何为人做出了表率。这种“侠客精神”超越时代和民族,亦鼓舞着21世纪的读者。

本书由“实之部 历史上的侠客”和“虚之部 文学世界中的侠客”组成。“实之部”记叙了春秋战国时代至三国六朝时代见于史实的各位侠客的事迹,如拼死救助赵氏孤儿的公孙杵臼、程婴,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刺客”,战国四君子,刘邦及其属下,刘备及其属下,以及东晋诸侠等。而唐代之后的侠客事迹多见于小说、戏曲等艺术作品,故“虚之部”追溯了唐代至明末清初故事世界中侠客的踪迹,如唐代传奇中的聂隐娘、昆仑奴,《水浒传》诸英雄,元曲《救风尘》《桃花扇》中的侠义人士。终章言及清末这一中华民族遭遇前所未有危机之时刻,作者举出康有为、梁启超、秋瑾等人作为传承“侠客”精神之代表。

作者井波律子1944年出生,是京都大学博士,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誉教授,专业为中国文学,2007年以《恶作剧智多星群像——中国古典小说的世界》获得第十届桑原武夫学艺奖。另著有《酒池肉林》《中国的怪诞现实主义》《中国人物传1-5》《论语入门》《中国幻想故事》等,译有《三国志演义》《水浒传》《全译 论语》等多部中国古典作品。

《重读“日本人论”》

[日]船曳建夫 著 蔡敦达 译

明治以降的日本近代化进程中,“夹在亚洲与西方之间”的日本由身份焦虑所驱动,构筑了形形色色的“日本人论”,形成一个特殊的有趣现象。《武士道》《菊与刀》《拥抱战败》《日本第一》《依赖的构造》等都是其中流传甚广的作品。本书探究遭遇欧美文明时,迷惑的近代日本人所产生的身份不安,是“日本人论”的总论,也反映出近代日本150年的缩影。

本书是基于作者2000年在NHK教育电视台“人间讲座”节目中播出的同名节目增补而成。作者从明治至二战、二战结束至泡沫经济破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三大时期入手,从超过2000册的“日本人论”中择出20余本重点加以分类和剖析,用独特的“日本的三种模式”(“大日本”“小日本”“国际日本”)理论检视这些“日本人论”,探究日本人的深层意识。

作者船曳建夫为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养学科。剑桥大学研究生院社会人类学博士。主要著作有《知之技法》(东京大学出版会,1994年)、《快速阅读——柳田国男》(筑摩书房,2000年)等。


 文学文化理论与工具书 


《新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修订版)》

[英]托尼·本内特 [美]劳伦斯·格罗斯伯格 [澳]墨美姬 编 杨渝东等 译

本书是在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初版于1976年,1983年又出了修订版)基础上修撰而成。《关键词》在学术界影响巨大,大凡需要追溯一些关键概念的起源和演变时,学者们都往往会选择该书中的考证作为参考。

虽然威廉斯生前对此书有过修订,但20多年过去,随着社会变迁和关注焦点的变换,在公共话语和学术讨论中有关文化和社会的关键概念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概念,许多旧概念也要么带上了新含义,要么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60多位一流的社会思想家和理论家联袂合作,推出了这部《新关键词》,以及时修订和更新有关文化和社会词汇的阐释。

全书共有142个词条,极具参考价值,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和学生来说,是一本难得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当代文学理论百科全书:方法、学者与术语》

[加]艾丽娜·R.马克里克 主编 蔡新乐等 译

本书对文学理论、理论家以及批评术语所形成的庞大领域加以综述,并为其中的每一个领域提供明白如话的解释。170名杰出国际学者所组成的团队,为这部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字典供稿。

第一部分的48篇评价性的论文,对新的流派和文学研究方法得以从中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语境、流派和方法的运用、局限及其处理的议题加以审视。第二部分聚焦于个体理论家,审视他们的成就、影响及其在更大的批评语境之中的地位。第三部分处理的是文学理论的词语:对重要的、复杂的术语加以确认,并对它们的来源和运用做出解释。

可读性是这部著作的一个关键特色,每一个条目之中的参阅文献以及文中随处可见的相互参照的标记,都会使本书成为文学理论家、历史学家以及所有的当代批评与文化学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电影理论指南》

[美]托比·米勒 [美]罗伯特·斯塔姆 主编 李道新 高红岩 译


本书集结了电影研究领域中诸位学者的经典文章,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综合视角,其采用的跨学科和国际化的研究方法,包括对每个主题的背景和当前方法的简明叙述,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将电影研究与其他形式的知识联系起来,如批判性研究、人类学和文学。本书的目的就是鼓励读者利用人类科学的全部财富,对电影文化进行可靠的干预。

《应用伦理学指南》

[美]R.G.弗雷 [美]克里斯托弗·H.威尔 编 肖巍等 译

应用伦理学及其同义词实践伦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就社会和职业伦理中的紧要道德问题发表言论。本书一共有50章,第一和第二章介绍了应用伦理学的相关历史背景、理论知识等,接下来的48章就48个具体的道德问题进行阐述,例如堕胎、安乐死、科研中人类和动物受试者的保护、种族主义、性别主义、积极行动、工作场所可接受的风险以及信息隐私问题。本书可谓是该领域中相当野心勃勃和极具权威性的著作。

《电影与哲学指南》

[美]佩斯利·利文斯顿 [美]阿尔文·卡尔·普兰丁格 著 李洋 王杉 译

本书译自劳特里奇的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and Film,旨在为从事电影哲学这一领域工作的哲学家和具有理论或哲学倾向的电影学生和学者建立起一座桥梁,是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书,供希望研究电影和哲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使用。

作为参考书和教科书,本书从“问题与概念”“作者与趋势”“流派和其他类型”“作为哲学的电影”四个部分出发,详细介绍了该领域最核心的问题和概念、最经典的哲学家和理论家、最突出的电影哲学流派和类型,以及最典型的案例和主题研究。

如果你希望了解一部电影和一个电影流派背后的哲学意涵,那么不妨来看看这本书吧!


 哲学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

[法]亨利·列斐伏尔 著 郑劲超 译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是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研究城市问题的一系列著作中的一部,也是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一部。作者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关于城市问题的重要论述,其关注的焦点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城市以及随之而来的都市总问题式”。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经典文献导读著作,而且揭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新现象、新趋势,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先驱性著作。

《论技术物的存在模式》

[法]吉尔贝·西蒙东  著 许煜 译

本书重点提出并研究了“技术物”的概念,作者在本书中,试图将技术对象重新引入文化,停止它纯粹的工具异化,发现它所包含的人性价值,而哲学长期以来一直以所有权或使用关系的名义忽视这些价值。本书建议将属于技术的文化场所恢复为技术,并通过特别研究其起源的意义,赋予技术物一个本体论地位,以及审美对象或生物的本体论地位。本书主要从发生论的角度研究了技术物具体化的过程与进化,分析了人与技术物世界的关系的两种基本方式,以及文化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功能。最后,作者探讨了技术物的本质及技术性与审美、哲学等思想之间的关系,从而从各个方面厘清技术物的存在模式。

《批判理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颠倒与否定理性》

[英]维尔纳·博纳菲尔德  著 孔智键 译

本书主要阐述了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前沿问题,力图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传统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重新结合在一起。作者不仅揭示了从阿多诺到新马克思阅读这一法兰克福学派长期被忽视的线索,而且为我们重新思考价值、阶级和国家等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书严肃讨论了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指明了作为批判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对社会经济形式的批判,更是对社会政治形式的批判,在讨论资本主义及其批判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日常生活的革命》(再版)

[法]鲁尔·瓦内格姆  著 张新木 译

本书是情境主义国际的代表人物鲁尔·瓦内格姆论日常生活的一部名著。

“日常生活的革命”绝对超越了词语本身,因为这一绝对免疫于同化的理由。它抓住了我们所有人都意识到却无能为力的生活的主要问题:一种挥之不去的空虚感,一个应该是“有”的“无”。这是瓦内格姆的魔力所在。他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他正当地指控我们长时间地忽略了社会秩序及其所引起的疏离,他鼓动我们猛烈地反叛,首先是要集体革命,来终结所有的孤独与倦怠。

《马克思:技术思想家——从人的异化到征服世界》

[法]科斯塔斯·阿克塞洛斯  著 张福公 译

本书是阿克塞洛斯的博士论文,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具有较大影响。本书旨在发掘和触及马克思思想的中心,发现贯穿他所有作品的思想脉络:从青年马克思的主要哲学著作到后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以了解这种思想如何告知以及为什么能够告知20世纪的历史现实。阿克塞洛斯的诸多核心概念和思想(例如“行星性思想”“行星技术”“游戏”“迷误”“总体的生成性存在”等)皆可在这部著作中找到其原初语境和构思萌芽。在此意义上,本书构成了阿克塞洛斯建构自己的原创性哲学思想的起点,因而也是读者真正进入阿克塞洛斯哲学的必要入口。

《马克思资本概念的逻辑结构》

[德]海尔穆特·莱希尔特 著 齐效玫 李乾坤 译

作为新马克思阅读的重要作品,该书以严谨的风格研究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及其在马克思思想著作中的发展,以《资本论》为核心,论述了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理论关联,并详细讨论了资本、价值、货币、劳动等相关概念内涵。

《形而上学的模态逻辑》

[英]蒂莫西·威廉姆森 著 张力锋 译

如果我们的祖先有不同的行为方式,这些人就能活下来吗?有没有尚未怀孕的未来的人?诸如此类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存在的本质及其与偶然性和变化的逻辑关系的深刻问题。在《形而上学的模态逻辑》一书中,蒂莫西·威廉姆森主张以一种综合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运用模态逻辑的技术资源为形而上学理论提供结构核心。他拒绝寻求形而上学的中立逻辑,认为这是徒劳的。该书提出了高阶模态逻辑作为科学地解决这类形而上学问题的新环境,建立体现对立答案的系统逻辑理论,并以正常的科学标准进行比较。威廉姆森对理解量化模态逻辑中的形而上学问题所需的技术背景进行了严格的介绍,并对有争议的、挑衅性的答案进行了扩展论证。他对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关系、哲学中理论选择的方法论、可能世界的性质及其在语义学中的作用、复数量化与量化到谓词位置的比较、跨越形而上学分歧的交流以及真创造者理论的问题等主题给予了独到而精确的处理。

《异化论研究》

[韩] 郑文吉 著 赵莉 译

本书是韩国当代马克思学的奠基者、高丽大学名誉教授郑文吉对异化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异化现象虽不是到近代社会才出现,但其随着近代社会的形成而变得越来越突出,受到那些敏锐捕捉时代特点的思想家们的关注。过往对异化问题的直接讨论通常只停留在常识的层面上,缺少正面的学理研究,从而导致了异化在使用和概念上的混乱。

为准确理解和确定异化丰富的含义与层次,阐明社会科学围绕异化而产生的不同看法,郑文吉教授将自己十年的心血重新整理,耗时两年写就本书。他试图以本书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以使混乱状态中的异化概念及其使用变得明确,揭示其哲学化的含义,为今后的异化讨论提供新的方向。

《赫斯精粹》(再版)

[德]莫泽斯·赫斯 著 邓习议 编译 方向红 校译

《赫斯精粹》收录了德国早期社会主义者莫泽斯·赫斯的18篇论文。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阵营中,与青年马克思并步前行的有两位重要人物,即赫斯与青年恩格斯。他们是在和青年马克思一同进入一般唯物主义基本构架之后,对他产生更加重要的理论影响的关键性人物。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1844年(马克思进入经济学研究之前),他们的思想比同时期的马克思深刻得多!赫斯是与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向前行进的唯一同路人。他们之间的这种合作甚至一直延续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赫斯及其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书中还提供了5篇关于赫斯的研究论文作为附录。


 流行文化与哲学 


《〈哈利·波特〉与哲学:麻瓜们的霍格沃茨》

[美]格雷戈里·巴沙姆 主编 裴斐 译

J. K. 罗琳的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表面看起来像是儿童童话,但是就像霍格沃茨一样,它隐藏了很多“秘密”。本书主要探讨了《哈利·波特》丛书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如:斯内普教授能够教给我们关于救赎的可能性的什么东西?爱是最有力量的魔法吗?使用爱情毒药总是错误的做法吗?死亡是可怕的东西吗,还是可以掌握的?本书基于7部《哈利·波特》小说,探讨了关于善良与邪恶、爱、死亡、力量、牺牲和希望等的深层内涵,从哲学角度解读了《哈利·波特》丛书和电影涉及的深层问题,为所有希望从更深层次上欣赏该系列的粉丝提供指南。


 社科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再版)

 [美] 丹尼尔·W. 德雷兹内 著 李刚  邹婧雅  谢馥兰 译

公共知识分子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总是在一些拥有极高话语权的政治评论杂志上,围绕各种类型的话题发表意见。但近年来,公共知识分子却被另一类思想家所取代,这一新晋群体被称为思想领袖。与公共知识分子不同的是,思想领袖通常在那些与公众联系较为紧密的机构工作,而较少在高端杂志上进行辩论,他们的想法总是雄心勃勃且备受称赞。当代思想的生产与传播已经按照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模式来组织与运营。这些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丹尼尔·W.德雷兹内在本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向我们展现了当代美国乃至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的生活。德雷兹内认为,尽管当今的思想产业存在一些负面的内容,但它非常擅长广泛地传播思想,并吸引着大量渴望新想法的人。


 建筑 


《当代设计研究名篇导读》

[英]默里·弗雷泽 鲁安东 王洁琼 主编

本书选编了近年来在国际设计研究领域最具探索性和影响力的12篇论文,帮助读者学习设计研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议题,同时挑选一定数量的设计研究实例,增加本书的易读性。

在国际上,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方法学”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已逐渐并入新兴的“设计研究学”。随着新世纪建筑研究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设计研究学”已成为全球性的学科前沿,诸多顶尖高校基于“设计研究学”开设了硕士、博士课程。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系统介绍设计研究的图书,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和设计师的阅读需求。本书挑选的论文包括Dalibor Vesely,Jeremy Till,Jonathan Hill,Robin Evans,Perry Kulper,Leon Van Schaik,Richard Blythe等知名作者的论文,从而引出设计研究的基本概念。全书按照3个基本概念——认识论、实践与表现、方法与行动来组织论文,同时,每篇论文均有简短导读。

《南大建筑教育前沿手册》

鲁安东 主编

当代建筑学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与之相应,建筑教育同样面临着根本性的变化。自创立以来,南大建筑一直将建筑教育视作建筑思想的一种实践形式,将教学与对学科前沿问题的理论探索和方法实验相结合。

本书介绍了一组由南大建筑资深教师和青年教师正在开展的教学实验,包括“城市异托邦”“电影建筑”“构造设计”“动态与交互建筑”等特色专题课程。这些课程均已有一定程度的教学积累,包含原创性的对象命题和代表性的教学成果,并基本形成了针对性的教学工具和方法。

本书适合建筑院校师生、建筑与城市研究人员、建筑师与规划师阅读,也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当代中国建筑教育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学术志。

《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

鲁安东 著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现代化桥梁。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鲁安东发起的“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围绕南京长江大桥建成50周年纪念,旨在通过公众参与和学术研究,将大桥记忆活化为当代场所营造的触媒和催化剂。自2014年计划启动以来,开展了档案研究、口述史研究、记忆物品征集,组织了讲座、展览、公众参与表演等活动,并先后在纽约新当代美术馆和伦敦设计双年展展示了中国人对大桥的情感与记忆,受到世界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本书将全面呈现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这一独特的学术研究、公众参与、场所营造与当代设计计划,通过历史素材呈现中国人围绕着南京长江大桥这一独特符号形成的记忆景观,并呈现2014年以来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如何通过一系列当代设计实践对大桥记忆进行活化。

《三院嵯峨南国雄:金陵大学的历史校园与建筑》

冷天 著

本书聚焦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老校园(原金陵大学校园)内的数十座历史建筑,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汇聚和梳理,以原金陵大学校园中的这些历史建筑为个案,逐个解析这些老建筑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背景,以及整体校园规划的布局特色。

此外,通过对多个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的剖析,揭示这座著名大学校园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还原当时的社会情境以及背后所彰显的历史背景。本书对研究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及其建筑历史以及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特别推荐 


《臣服实验》作者迈克尔·辛格最新力作

《活出不羁的人生:超越人类困境》

[美]迈克尔·辛格  著 易灵运  译

是时候开始活出不羁人生了!

在人生中,我们都想要感受更多欢乐、更多愉悦,以及更多意义,但我们是否搞错了寻找的方向呢?如果人生的完整感需要建立在外界的人和事之上,例如令人垂涎的工作、新房子、豪华的假期,甚至一段新的亲密关系,那我们注定迟早会感到不满足,这也是为何我们必须向内去寻找自由、爱和灵感。但应该如何开启这段内心的旅程呢?

本书是一本即超脱又实用的书,为你在通往自我实现和无条件快乐的路上指明方向。书中的每一页都为你提供了如何抛开那些困住你的想法、感觉和习惯的清晰指导。你将能够深入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从何而来,发现你的自然能量流,以及挣脱阻碍你抵达自己最大潜能的心理伤痕或念力。如果你已准备好停止挣扎开始体验,这本奇迹之书会助你实现充满自由、宁静、开放和自我认识的人生。

“五洲文学奖”获奖作品

《河的女儿》

[比]让·马克-图林 著 赵苓岑 译

本书以吉卜赛女孩希奥朵拉的经历为切入点,回忆她流浪的一生。希奥朵拉是河的孩子,是吉卜赛人(他们自称为罗姆人),生于20世纪初,生于战争和压迫的时代。罗姆人的历史在小说中被揭露,与20世纪的历史相交织。

让·马克-图林致力于给予无声者以声音,让被压迫的人、受害者不屈不挠地站起来反对战争和排斥。他故事中的声音融合在一起,把我们带到一个强大、完整的故事中,促使读者根据现代历史重新考虑流亡和排斥问题。

本书是第十七届“五洲文学奖”获奖作品,该奖项由国际法语国家组织创设,立志于推动文化与文学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奖励用法语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应邀担任该奖评委的中国翻译家许钧力荐《河的女儿》一书,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响应。

《假装低调——有关奢侈品的闲话集》

李菲 著

本书是资深媒体人、自由撰稿人、时尚界知名influencer李菲的精彩文章自选集。三十九篇文章以Attitude、手表和珠宝文化三大线索展开,作者将自己对历史、艺术、设计、文化、“穿戴小哲学”等的深厚理解融入文章,以诸多一手体验,在带领读者了解奢侈品的历史与现在、性格和特点的同时,也将自己对待奢侈品的正确态度用风趣、辛辣的语言表达出来,启发读者在审美上更进一步,是一本高格调的有趣有料的时尚读物。

你可能还会喜欢:

美的判断是独立自足的

让·鲍德里亚:星球旅行

回望20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