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率先落地分级诊疗 60家社康中心已配备了远程心电系统
未来,深圳人要看个普通的感冒发烧,可能不是次次都能去大医院就诊了。
明年1月1日起,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开始施行。其中,在领域,该《条例》规定二、三级医院可以适当限制接诊非急诊、非转诊患者,同时门诊医生还可以。
近年来,医改的一个主要思路就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引导医疗卫生工作中心下移、资源下沉。这一次,深圳率先用法规的形式把它明确了下来。
当地部分医疗系统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一些细节尚未出台,但是这一规定对于患者、大医院和社康医院三方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社康医院如何做强,是个挑战。而大医院由于门诊量的减少,运营方式也可能会随之改变。
政策出台旨在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
2015年,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要求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
8月31日,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凌在当地的一个医疗会议上表示,建立分级诊疗的改革制度,虽然在法律上是没有障碍的,但是引导人民群众的就医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不过,立法有一个引领的功能。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说:“深圳立法中限制接诊非急诊、非转诊病人以及接诊人数的话题,听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是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普遍存在,患者找不到合适的医生。现在,通过审批和资源的调配使病人在规定的地点去看病,能推动问题的解决。”
他以国际上类似的做法为例:美国有一个重要的医疗保险形式是HMO,患者必须要有家庭医生、私人医生的首诊推荐,才能去专科医生和综合医院看病,如果不是的话,要掏很多钱,所以大多数人必须要遵循保险公司的规定去分级诊疗。
而欧洲体系是一种真正的分级诊疗制度,它规定你必须跟医生签约,你的资料必须进入医生档案,病人请求医生的帮助下在网络传输到上级医院。
在他看来,分级诊疗的益处在于,除了解决很多不必要到大医院看病的情况,患者还可以被推荐到合适的医生,去合适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上海中山医院院办副主任杨震告诉本报记者,全国都在推进分级诊疗,深圳出台这个法规,开了先河。“限号是为了保证看病质量,给病人合理时间的诊治和安慰。这涉及公平性和秩序性问题,这两者经常矛盾,有公平就不一定有秩序,有秩序就不一定有公平。”
配套措施有待跟上
不过,上述新法规一些细节还有待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也需要跟上去。
一位公立医院的医生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转诊,什么样的病情该转诊?又该转去哪家上级医院?转诊的医院是按照区域来划分还是按照其他的标准?如果患者不乐意转去指定的医院,又该怎么处理?
张凌解释,基层分级诊疗的转诊标准和流程,将由深圳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同时医疗机构根据专业特点安排保证患者合理的就诊时间,接诊量的指导标准也是市卫生部门制订。
他说:“为什么要请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订?因为医疗情况非常复杂,什么样的医院,哪些医院达到了这个标准,能够去采取分级诊疗,哪些医院没达到标准,如何来开展推进这项工作,都是非常细的工程。”
部分患者也顾虑,社康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硬件设施无法与三甲医院相比,去看病的话会不会被误诊,从而导致病情被耽误?
深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强调,这是一个授权性而非强制性的规定,目的是为将来推行二三级医院实施限制接诊提供法律上的依据。“《条例》规定二、三级医院可以根据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意见适当限制接诊非急诊、非转诊患者,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二三级医院都必须限制接诊。”
深圳市人大的张凌说,未来制度安排也会跟上,其中一个是要求加强社区标准化建设,把医疗资源下放到基层,使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便利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科主任肖冰曾经在广东省某地的卫生局担任过副局长。在他看来,如何加强社区医院、县医院等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是医改一个重要的问题。
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建议采取大医院与小医院之间的互联体制或互动体制,硬性规定经过大学附属医院或者大医院工作多年的主治医生和副高必须到基层医院认真工作二到三年,直接让基层老百姓获益,不用大老远赶到大医院就诊,造成大医院拥挤不堪。
他说,这样也可传帮带基层医生,从而提高基层医院水平,以此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当然,到基层医院工作的医生的待遇问题要让人满意,否则难以持续下去。”
深圳市政府已经有所行动。从去年8月,深圳市属综合医院已采取定点联系、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派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生进驻社康中心。
从今年起,深圳将全面建立起专家进社区长效机制。深圳市财政按照市属各医院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生的平均工资薪酬水平,以及用于安排专家进驻社康中心的实际岗位数,给予专项补助,纳入派出医院绩效工资总额进行分配,并向进驻社康中心的专家倾斜。
大医院的运营方式可能会改变
限制门诊量最直接影响的除了患者和社康医院,就是门诊量爆棚的三甲医院了。
北大深圳医院医务科刘天钊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大医院如果以后实行了分级诊疗和限号,那么更多的医生和医疗力量将从门诊回归到病房和科研,医院也可以对重病患者和诊断困难的病人,提供一些更细致的诊疗。
此外,他们也可以抽出力量对进修医生、实习生和规培医生进行更好的教学。这些医生在培训好以后,将会成为未来一、二级医院的中坚力量,这样的话分级诊疗会越做越好。
他补充道,我们每年接受300万的病人,以后要限号,医院、科室的结构收入上面可能会有影响。
深圳卫计委副主任常巨平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正在探讨取消一些二三级医院的门诊,把普通的门诊放到社康去。取消门诊后,二三级只做转诊和急诊治疗,运营方式可能会随之改变。
他说:“时机成熟之后就可以推行。事实上深圳已经有很多创新举措了,比如说有些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了,这看起来很难,但执行以后很平稳,老百姓没有太多意见,医院也觉得很正常。”
他补充道,取消普通门诊或非急诊以后,怎样做强社康中心和基层医疗,是个挑战。
先进做法或可借鉴
截止到今年8月,深圳福田区的60家社康中心已经整体配备了远程心电系统。社区采集的心电数据通过心电网络系统上传到福田区人民医院,由福田区人民医院的专家出具诊断报告。以前少则1个小时多则一个上午的诊疗流程现在几分钟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看诊效率。使患者在家门口即可得到三甲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实施此次福田区社康中心远程心电系统的理邦仪器公司市场负责人表示:“心电网络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是对医疗信息化和分级诊疗政策的积极响应。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既能解决社区心电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提高社康心电诊疗水平,也能减轻上级医院的就诊压力,把更多精力集中到疑难重症的诊治上。同时基于心电大数据的分析对学术研究和疾病的预防管理将会产生积极影响。”深圳福田区的做法对各地心电分级诊疗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关于理邦
理邦立足健康产业,以全球化的视野、持续的创新和卓越的服务,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医疗健康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之一。涵盖病人监护、心电产品、超声影像、妇幼健康、体外诊断、智慧健康六大业务板块。在中国,理邦辐射全国市场的服务网络已为超过17000家医疗机构提供了创新型、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设立五大研发中心、14个子公司,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医疗专家信赖理邦突破性的医疗技术和出色的客户服务。(理邦仪器SHE:30020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