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分钟长镜头26个角色连续发言,他用一场戏拍出全人类困境

导演帮 导演帮 2023-04-08
21世纪以来,随着克利斯提·普优、柯内流·波蓝波宇、内伊·卡兰费和克里斯蒂安·蒙吉等一批新锐导演的出现,罗马尼亚电影作品开始横扫各年的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由这批电影人发端的群体性创作亦被评论家们定义为罗马尼亚新浪潮,并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克里斯蒂安·蒙吉的电影作品曾接连在戛纳电影节上斩获大奖,2007年《四月三周两天》拿下金棕榈奖,2012年《山之外》拿下最佳编剧奖,2016年《毕业会考》又拿下最佳导演奖,在十年内几乎拿遍所有主流奖项也让蒙吉被称为戛纳的“常驻学霸”。
克里斯蒂安·蒙吉在2007年凭借《四月三周两天》拿下金棕榈大奖
事实上,蒙吉并不高产,迄今为止他只拍过六部长片,但多年的记者经历使得他的电影创作不仅在对现实主义风格的探索和传达上具有极佳的水准,而且影片中所反映探讨的社会、道德、伦理问题也具有普世意义。
相较于前期黑色幽默的喜剧风格,他在近年来几部长片里展现出了愈发高超的把控水平,克制且有力,像一支利箭直抵问题要害。
作为策略鲜明的作者型导演,蒙吉的电影创作一以贯之地坚持其独特的个性化风格,他的电影关注平凡人物的生存状态,聚焦罗马尼亚的国情与体制,与社会历史、家庭、教育、医疗、宗教等社会关系与社会机制都密切相连,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历史和后社会主义现实有着深刻的批判性反思。
而在暌违影坛六年之后,去年蒙吉终于带着他的新片《核磁共振》再度回归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部总投资280万欧元并由达内兄弟担任联合制片人的影片于2021年11月至2022 年1月期间秘密拍摄,主要取景地位于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一个多民族村庄。
蒙吉以罗马尼亚语中核磁共振的首字母缩写命名了这部电影,据其称该片正是“一项对大脑的调查,一项试图探测表面之下事物的大脑扫描”。尽管《核磁共振》在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上颗粒无收,但它依然收获了与金棕榈奖得主《悲情三角》同样的场刊得分2.5分。
在第四次入围主竞赛单元后,蒙吉继续以贴近小人物的镜头,以现实主义的选题,通过压缩于短时间内的紧凑故事,精准地描摹了当代罗马尼亚人身处独特的政治、经济、道德矛盾中的心理状态,且仍获得了跨文化的广泛共鸣。该片在流出中文版资源后,还能拿下7.9的豆瓣评分并登上一周口碑榜前三的位置也说明它的价值所在。

复杂的地缘政治展现


《核磁共振》的故事围绕一个名叫马蒂亚斯的男人展开。在圣诞节前夕,结束国外工作的马蒂亚斯返回到他土生土长的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多民族山村。马蒂亚斯一边担心着儿子鲁迪从罗马尼亚母亲安娜那里受到的教育,一边渴望着再次见到他的匈牙利前情人奇拉。
但回到故乡的马蒂亚斯发现自己的儿子和整座村庄都笼罩在一种奇怪的非理性恐惧和不安的阴影之下。就在奇拉管理的面包厂雇佣了两名来自于斯里兰卡的异国工人时,根深蒂固的民族冲动和种族怨恨开始涌现,看似和平稳定的社区表象也被打破。
事实上,《核磁共振》所描绘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确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它在地理位置上位于罗马尼亚的中西部,而且经历过错综复杂的历史演变。
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在中世纪时只是一个公国,十一世纪末开始,它成为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到了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它又成为其属领。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根据《凡尔赛条约》中的《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于1920年又割让此地给罗马尼亚。
可以说,在几百年的时间长河中,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经历了好几个宗主国的统治,也因此,该地区不仅居住着罗马尼亚人,而且还有德国人、匈牙利人等常住群体。由于该地区的居民种族数量众多,当地人使用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这甚至导致该片在戛纳电影节放映时的字幕需要用好几种颜色编码进行区分表示),所信奉的宗教更有东正教、天主教、路德教等多种教派。甚至于每个村庄都有几座不同的教堂,就连教堂的钟声都不太一样。
特兰西瓦尼亚地理风貌
复杂的种族和宗教环境使得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成为各种民粹主义或民族主义运动最喜欢的游乐场。尤其是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该地区境内的匈牙利人就因为罗马尼亚政府的一些民族政策制造过好几起游行示威行动,并最终引发了蒂米什瓦拉事件,连续执政长达25年的齐奥塞斯库政权也因此土崩瓦解。
虽然进入90年代以后,罗马尼亚逐渐建立起了多党制的民主政体并迈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该国在加入欧盟后常驻人口的向外流失也非常严重。据悉,从1990年算起,罗马尼亚的人口从2300万减少到了1900万,几乎每6个罗马尼亚人就有1个搬去了西欧居住,年轻人走了可能有三分之一。
所以,在创作《核磁共振》这部影片时,导演蒙吉正是基于以上的现实背景编排出了故事,影片所展现的不同人物的身份属性和当地异常多元的民族氛围,以及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出现针对外来人口的群体性排他行为,正是对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几百年社会发展史中各种问题的集中披露,同时更是对当地人常年以仇恨心态和种族主义方式进行思考的精微写照。
当然,蒙吉在影片中还原的现实亦不只是一个个案,其实它也可以或正在发生在别处。影片所刻画的陷入非理性的人们完全可以代换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白人和黑人,逊尼派和什叶派,富人和穷人,甚至是高个子和矮个子。
换句话说,在当今这个异常撕裂的社会语境下,只要房间里有第二个人,他们就可能会被视为来自另一个部落,可能是潜在的敌人。
恰如主人公马蒂亚斯带父亲奥托检测大脑后反复端详的核磁共振呈像结果,或许蒙吉正是借此隐喻告诉世人,无论是多民族共存但矛盾不断的罗马尼亚社会,还是陷入多重纷争与对立的全球社会,大家可能都需要像马蒂亚斯的父亲一样,只有进行一次彻底的脑补扫描检测,才能够知道当下的症结所在。

不变的现实主义创作策略


自从2005年克利斯提·普优凭借《无医可靠》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影片后,罗马尼亚电影自此强势复兴,迅速崛起。与此同时,蒙吉也在借鉴学习以普优为代表的同辈导演的电影手法之上,始终坚持编导合一、自编自导,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作者风格。
蒙吉曾在访谈中说:“我从不站在美学高度来处理电影,从要讲的故事出发,从故事的重要性和它要揭示的问题的角度入手。”他用冷静的态度,克制的镜头语言,严谨流畅的场面调度,剖析着罗马尼亚的历史和现实,审视着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反思着全球各种文化背景下都可能遇到的普适性问题。
蒙吉曾自称是米洛斯·福尔曼和罗伯特·阿尔特曼的弟子,同时他也公开承认自己对《偷自行车的人》这类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十分钟爱,而老师、记者的职业经历也为他的剧本和镜头注入了写实基因。
蒙吉的电影从未在国内上映过,仅通过网络及影展放映的方式进行传播,但却在一众电影爱好者中建立了一定的辨识度。
在这部以特兰西瓦尼亚乡村为背景的剧情片《核磁共振》中,蒙吉继续选择将罗马尼亚内部鲜为人知的紧张局势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这片土地曾被多种文化和语言浸染,主人公马蒂亚斯刚好从德国回到家乡,但就在他为了照顾儿子和寻回旧爱而奔走的时候,却见证了种族主义冲突在自己的家乡滚雪球式地爆发。
伴随着寂静而阴沉的气氛,蒙吉一步步将一个小村庄中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内外冲突展现了出来。在摄影指导Tudor Vladimir Panduru的调度下,影片既用广角镜头拍出了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粗犷冷峻的山地景观,又在单位镜头内尽可能地将每个场景的空间与时间结构拉长,演员们也可以完整真实地演绎出群体性事件如何由点及面地走向失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第三幕有一个长达18分钟的固定长镜头(内地流出的流媒体版本只有15分钟),这场高潮戏是描写村民们在一个议事大厅中讨论是否应该将三个外来的斯里兰卡务工者赶出村子,村民们身份不一,互相质疑,冲突也在剑拔弩张的对话中逐渐升级。
据统计,这场戏一共有26个角色发言说话,且很多人都是非职业演员,但在蒙吉的把控下,每个人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说话腔调都衔接得严丝合缝、令人信服。这场戏不仅把偏见和仇恨的爆发过程一次性地摆在了桌面上,而且也显示出蒙吉高超的导演能力。
借助这样一场戏,蒙吉也揭示了一个多民族社区始终会处于冲突境地的悖论——就像山熊在城镇附近的森林中漫游,这被环保主义者认为具有生态价值,但却会对村民的安全构成威胁;而在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后像马蒂亚斯这样的人可以去西欧寻找高薪工作,但其他国家的移民也会快速取代当地人的位置造成人口转移——或许在罗马尼亚,国家和家庭的边界一直就是在两个相反的方向延伸,个体的身份亦从未被明确定义过。
实际上,《核磁共振》所展现的正是全球化冲击下一个植根于世俗传统的小群体所受到的影响:过去的价值观已经消散,但人们并没有接受更新的价值观,尤其是在身份信息和道德混乱的情况下,我们究竟奉行的是团结包容还是个人主义,是宽容还是自私,是政治正确还是忠于自我,其实已经愈发的陷入一种两难境地。
或许这也是蒙吉作品如此迷人的原因,他凭借着对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期的精准描绘和批判走入国际视野,又凭着勃勃野心将目光看向当下社会,力图通过对罗马尼亚当下社会现象的展示揭示人类社会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以及每一个个体裹挟其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则可以在他极简主义的手法与现实主义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审视自己,从而引发作为人的最本质思考。当看完影片的时候,每个观者都会感觉像是做了一次核磁共振检测,可能蒙吉作品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吧。

-END-

往期推荐



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公布,《正义回廊》16项提名位列第一!

《黑豹2》扑街,但漫威的好戏还在后头

香港最火纪录片被停映!知情同意权不能只靠自觉维护

90后做评审主席,多部华语片入围,柏林电影节走向年轻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