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不止不休》导演王晶|现实永远不会过时
“这是一双我等了很久的眼睛”
讲述新闻业的电影目前在我国是不多的,在该题材电影中,两种媒介的属性得到有趣的互相映照。“记录”这个动作仿佛从时光的流水中进行打捞,二十年前有记者用笔打捞起一份真相,现在有电影用影像去打捞这群人的身影。
“不自信是一个宝贵的品质”
《不止不休》中的白客大概就是一个用怀疑主义对待环境以及自身的人。而对自己保持怀疑,大多源自对自己的不确信。
我们目前接受的主流教育更多提倡我们要做一个自信的人,不过王晶导演提到,“不自信其实也是一个挺宝贵的品质,因为这提醒我们多审视自己”。
在反思电影本体时,王晶提到电影有“强交流”和“慢反馈”属性。从现场拍摄到与观众见面,电影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
导演往往就是在得不到确切反馈之时进行判断和抉择,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经历自我怀疑。这大概是他作为导演和韩东这个角色的共通之处。
韩东这个主人公在影片中常常是寡言的。演员白客表示“这因为他是一个不自信的人”。王晶认为白客对角色的理解和自己是高度一致的。
在韩东做出所谓拯救一亿人的壮举之前,影片大量聚焦他的自我怀疑时刻。从报社找主编,到去学校找朋友,去医院找主任,他一次次地琢磨来琢磨去,不确定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其实“小人物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的人物弧光,对于不少观众来说都不陌生。而韩东的故事依旧可以令人动容的一个地方,正在于那份没有上帝视角的徘徊和自我审视,让我们得以在熟知的叙事模式外感受到真切的人性。
进行多年的电影创作后,王晶导演也在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创作方式。
在以往常规的创作模式中我们会在有了剧本后写一个人物小传。“人物小传里往往概括出的是一个人的普遍性,让人一看能从中找到自己可以代入的地方,便于去解读,但是我有时候会觉得,这样是不是限制了我们去探索人物身上的独特性?”
如今的创作习惯中,小镇青年、原生家庭等标签,似乎为故事里的一个人为什么这么做提供一个清晰的答案。不过王晶导演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一个人物身上不可理解的地方是什么?”这是他想去探索的。
尤其《不止不休》中的韩东那样一个特别干净,特别理想主义的人,是让人不太好理解的。王晶导演表示,“人物身上的不好理解,恰恰是值得书写的地方”。
在《不止不休》中我们可以发现,白客演绎的韩东不只是标签式励志小人物。在他的脸上还有更丰富细腻的、难以用言语概括的情绪。在特写镜头下,这些情绪的流动让人为影像本身所吸引。
“一个导演不能有选择困难症”
《不止不休》中的镜头选择让人印象深刻,尤其在开场建置部分,韩东首次在酒吧和朋友对话以及第一次进入报社时,大量出现小景别的手持运动镜头,让观众紧紧跟随式感受这个年轻人的见闻。
这样的选择首先来自影片确立的“视点”。王晶导演表示,他们首先确定影片中唯一的“视点”是来自韩东的。
“有的电影讲人际关系,有的关注更广的社会风貌,而我们这部电影则是聚焦在韩东这个人物的体验上的。”确立好视点后,他们寻找与之匹配的最佳镜头语言。
脸部特写与带有运动感的手持镜头,可以较好地还原出韩东的心境。这个年轻人进入报社,那里面的人看起来很陌生,而他要和这些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那个环境下的韩东的状态不会是很稳定从容的。镜头快速地甩、跟,紧紧地捕捉人物表情,正如韩东当时对所处环境的观察。
在这部现实主义的电影中,手持长镜头传递出的“时空连续性”,也符合导演想营造的真实感。王晶表示在观众和银幕角色之间“我希望建立那样真实的连接感”。
回顾自己的从业经历,王晶认为自己十多年还一直在做电影,没有离开这个行业,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情。对于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新手导演,王晶提到一个特别的建议,就是把做好Excel表当作做第一节课。
王晶指出,从电影学院毕业,到投身到电影行业中,认识到电影既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作为一个工业而存在,是非常关键的。带着这样的了解,或许少一些幻灭感,从容地适应电影行业,进而保证个人对艺术的追求,或许更容易形成良性的创作循环。
王晶还表示,对现在的创作者而言幸运的是“我们有足够大的素材库,从中寻找足以引起共鸣的内容。现在我们有机会去关照当下,并创作自己的历史”。对电影创作空间的这份理解,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王晶导演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怀。
如《不止不休》中的那句“有些事,我想做”。无数的电影人正是在此精神的延续下不断创作,在各行各业打拼的人也是如此耕耘。因而用影像记录这一份现实,是不易的,也是值得的。
作者、编辑 | 朱彦
-END-
好物推荐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