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是美国的生化武器?建议你看看这些书,防止被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惯例播报一下最新疫情:截至2020-01-24 21:58,新型肺炎全国确诊 897例,疑似 1076 例,治愈 36 例,死亡 26 例。
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加,民众越来越重视本次疫情,同时也引发了许多谣言,相信大家已经看了不少辟谣文章,在此不一一赘述。最令尹哥啼笑皆非的是,早在2003年盛传的“SARS居然是美国的生化武器”如今演化成“新型冠状病毒竟是美国的生化武器”。老美表示,自己比果子狸还冤呐,连自个儿家的流感都没防控好,哪还有精力去管别国疫情。
△视频:为何SARS被谣传是美国的生化武器?
然而时隔17年,类似这种“炒冷饭”的谣言居然还能骗倒大家,说到底,还是因为大众对微生物知之甚少,谣言因符合大众的口味,容易引起大家激烈的情绪,从而不断地在网络上发酵着。
以下10本有关微生物的科普书,由浅到深,给大家全面科普微生物。看完你就会发现,深受谣言其害的,不只有我们。
1欢迎走进微生物组
作者:罗勃.德赛尔、苏珊.帕金斯
类别:微生物
尹哥评分:7.5
看得出本书的两位作者确实熟知这个领域,本书的译者主要是来自山东的一支组合团队。
这是一本简洁精悍的微生物组学科普书,内容从基础知识到比较新的案例(因为微生物组最近的进展实在太快,无法说最新)都有覆盖。作者对于人类和微生物的宏观关系理解得非常到位,即双方需要保持平衡,而不是斗个你死我活,包括对幽门螺杆菌的态度也该如此。
本书一共六章,前两章的内容更多是帮助读者理解基本概念。对有生物学背景的读者来说,会觉得从第三章开始渐入佳境。书里面列举的案例既有经典的,也有冷门但趣味性很强的,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役中,牧民通过吃新鲜的骆驼粪便抵抗痢疾,后来人们发现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枯草芽孢杆菌,并成功将其产业化。有的孩子腹泻时所服用的“妈咪爱”,主要成分之一就是枯草芽孢杆菌,能以肠道中其他的细菌为食,进而解决腹泻问题。
如果要提点建议,首先是关于肠道菌群的几篇基线(References)的文章提及不多,关于脑肠轴的内容也可以有更多扩展。另外,在第108页,“10秒钟的法式亲吻(舌吻)可以转移800万个菌群”一说,相信是翻译错误,实际上应为8000万个菌群。在第110页,提到“空肠pH值为7-9”,这个可能是笔误或者翻译错误,因为空肠pH值应为6-7左右,结合上下文意思也能得出类似结论。
2微生物的巨大冲击
作者:罗布·奈特/布兰登‧波瑞尔
类别:微生物
尹哥评分:7.5
本书作者是罗布·奈特等,邓子矜译。英文书名更霸气:《Follow your gut》。我非常喜欢TED演讲系列集成的作品,如果你想以最小的时间成本来了解菌群相关的知识,那么我必须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设计得非常小巧,不足200页,小32开,很适合在旅行中携带。整体的文笔比较轻松,但知识结构新颖全面,基本涵盖了微生物群,特别是肠道菌群在人体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很多是非常有趣的知识:比如蚊子爱咬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剖宫产的宝宝菌群多样性较差,菌群是怎样影响减肥和情绪的……看过之后,你会明白,这些看不到的微生物才是地球之王,它们比我们早来了30多亿年,而人类的基因组内,也早插入了各种微生物基因的信息。
要知道人类是个很容易自大的物种,1929年当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以后,我们不止一次认为人类彻底赢了,直到各种各样的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我们才知道我们赢不了。我们和微生物的相处一定是互利共赢、保持平衡,而不是除恶务尽。如果用这个心态来和遍布你全身的微生物相处,你会觉得平和多了。
如果要提点建议的话,我觉得还可以加上菌群和目前药物代谢的互作,比如一些细菌会和肿瘤狼狈为奸,帮助其代谢掉很多化疗药物……啊,生命如此玄妙,我们知之甚少。
3疫苗:两种恐惧的拔河(台版)
作者:尤拉·毕斯
类别:免疫学
尹哥评分:7.5
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医学界最纠结的问题之一。
所谓两种恐惧,实际上是感染某种传染病致死的概率和疫苗的偶合死亡概率之间的比较。前者当然远远高于后者。但请注意,只要提到概率,就意味着该结果仅适合于群体,对于个体而言,只有0或100%,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家庭在面临林林总总的疫苗总会有纠结:打还是不打?
一篇散文集,从母亲的角度出发,把当今父母对现代疫苗的不同心理描绘的淋漓尽致。在我看来,其说服力更强于一本专业书。其中提到了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反疫苗运动:数百年前的反天花接种、几十年前的反白喉疫苗和近期的反麻疹疫苗。
虽然我们曾经把抗生素和疫苗相提并论,但如今我们已经开始尝到了抗生素滥用的恶果,因为抗生素过去的指导思路是“除恶务尽”,而今天我们愈发明白了要和微生物和谐相处。
书中的某段结束语写的美而到位:“不论我们选择怎么看待这个社会体,我们都是彼此的环境,而免疫力是一个共享的空间——一个我们共同照顾的花园。”
美国有全球最先进的科技,但不等于美国民众的科学素质就是全球第一。正如美国有全球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投入,但其人均寿命不足80岁,在发达国家中基本是倒数的。认知不对等,阴谋论盛行,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最大的阴谋论莫过于“疫苗会引起自闭症”( 1998年2月,英国皇家自由医院医生安德鲁·维克菲尔德在著名的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指称麻疹、腮腺炎及风疹(MMR)疫苗可能和自闭症有关;英国医学总会于2010年将这篇论文从《柳叶刀》上完全撤稿,并裁定维克菲尔德位“不诚实、不负责任”),甚至川普也发表过类似言论。
类似的谣言因为符合大众的口味而不断地在网络上发酵着。阴谋论盛行的先锋国家——意大利,在2017年接种率下降到87%(WHO要求是95%),导致爆发5000多例麻疹病例,其中4人死亡。意大利占欧洲麻疹病人总数的34%,数量在欧洲仅次于罗马尼亚。
很高兴的是,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在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发布会上有这样一段对话——
新华社记者:“我想提问一下国家卫健委的崔司长,预防接种关系到千家万户,我想知道预防接种对于保障群众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崔司长:“刚才记者朋友提问预防接种,对于保护群众健康、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作用,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我举几个例子,比如以往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天花、脊髓灰质炎,1979年我们消灭了天花,2000年以后实现了无脊灰目标。这两种病现在年轻同志可能都见不到了,很多的天花病人脸上都是麻子,小儿麻痹症可以导致腿残疾。还有原来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白喉,从2006年以后已经没有了。我们国家原来是世界上乙肝病毒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02年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之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什么概念?如果在座的50人,至少有5个人是病毒携带者。通过我们实施免疫规划,现在降到1%以下。”
这个回答,就是问题的真相。计划免疫的疫苗该打,在不降低审评标准的情况下,审批应该更快更有效率,而定价应该人人可及。我也相信随着疫苗不良事件(含偶合死亡)的国家赔偿计划不断完善,会极大的帮助大众去理解接种计划免疫疫苗的必要性,毕竟人类是演化出了“真.利他群体”的种群。而我也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偶合死亡的原因会逐步可以避免,比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将随着人人基因组的普及而避开疫苗接种。另外提一句的是,这本书的大陆简体版也上市了,不过书名翻译为《免疫》,立意比两种恐惧的拔河就差多了。
流感病毒-躲也躲不过的敌人
作者:高福、刘欢
类别:病毒学
尹哥评分:8.0
这是一部经典前沿而又轻松畅快的科普病毒学知识的好书,作者都是资深业内人士:高福院士是病毒界鼎鼎大名的专家,中国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副主任;刘欢则是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副研究员,也热衷于病毒科学普及工作。
每年总有1-2次大面积的感冒爆发。而感冒这点事,很多人其实都不清楚,感冒其实是一种症状,从病因上看,至少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和混合型。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感冒有用,而由病毒引起的感冒需要用抗病毒药物,这就涉及此书的主角:流感病毒。
这本书主要以百年前的“大流感”为主线,通过十个章节,阐述了人类和病毒的“斗争史”,包括了对病毒的认知,对病毒的各种检测技术,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和多种病毒疫苗的诞生,基于历史事件回顾流行病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和病毒乃至生物圈的“和谐共处”之道。文笔流畅而简洁,内容全面而翔实,除了有很多历史图片外,书中用到的插画也比较有趣,比如描述甲乙丙丁四种流感的时候,作者形象地描述为“四大天王”,再用Q版人物进行描绘,相信孩子们也能够理解并乐于接受。
内行看门道,很多史实细节的描述足以证明两位作者的确是病毒学大家,能够把史海之中的一个个案例串成清晰的链条;在生物技术演进史部分,作者也给读者们清晰地描述出行业的前沿和技术发展之路。
我最欣赏的是第十章,在“百年”这个章节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格局之恢宏,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人类终将面对因为发展而带来的一切挑战,敬畏自然并铭记人性之本,才是我们正确的发展之路。正如书中引用“在每个国家,知识都是公共幸福的最可靠的基础。”
有几个可以考虑添加的案例:P39页,讲到中国古代天花史,可加入大昭寺前面的“种痘碑”介绍——和珅的弟弟和琳曾在西藏地区推广种痘,“种痘碑”正是为了纪念此事;P44页,提到全球消灭天花,可以加入五十年代的美国纽约,在几周内动员数百万人接种天花的最大规模集中接种的案例;P69页,介绍HBV疫苗发明时,可以提一句当时用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的骇人听闻的“人体试验”以启发思考;另外P173页,“世界人口增长到115亿”,这个可能是笔误,2010年,世界人口总量为70亿左右。此外就是在病毒的分子检测部分,重点介绍PCR的方法,而基于宏基因组的测序方法近期是临床关注热点,特别是针对未知病原的检测更是大显神威,可以多加一些此方面内容介绍。
从毕业加入华大起,我也成了一个和一堆病毒打交道的工作者,首先是HBV,接下来就是SARS,到现在至少了解过几十种人间传播的致病性病毒,所以在这里也写一段我对流感病毒的观点。如果让我选择病毒之王,那我毫不迟疑地会推选流感病毒:
首先:那是防不胜防的呼吸道传播。HIV厉害吧,但基本只能是血源/体液传播;
其次:善于变异,光亚型就超过百多种;
再次:不“挑食“,宿主广泛。人类会得,禽类也会得,还能互相感染传播……人天花虽然厉害,可是因为宿主唯一而于1979年被全球“灭种”;
最重要的:杀伤力相对温和。当然是和埃博拉(Ebola)之类的相比,要知道病毒如果把宿主都干掉了自己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病毒星球
作者:卡尔·齐默
类别:病毒学
尹哥评分:8.0
“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这种说法,可能会受到质疑。因为病毒不能自我复制,必须依赖与宿主,甚至最简单的病毒,比如某些噬菌体,其微观结构几乎一摸一样,堪称物理和生物的分界点。
但这本书告诉我们:“与其试图搞清楚病毒怎么区别于其他生物,还不如研究病毒是怎么和其他生物形成一个连续的演化谱”。全球已知的物种约870万种,但病毒仅有不足20万种(细菌约50万种),很显然是不合理的。换言之,我们对大部分病毒知之甚少。
很大程度上,因为病毒太小了且只能以“寄生”的方式存在(如烟草花叶病毒就是吃植物的病毒,噬菌体就是吃细菌的病毒),而且提取的DNA/RNA也可能是混合了其它物种的,能培养的病毒更是少之又少;甚至还有如朊病毒这样的,根本没核酸……
然而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却超过了所有其他物种——包括人类自身。历史上,仅天花+流感两种病毒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了所有战争。然而另一方面,这本书也告诉了我们:没有病毒,我们是无法活下去的。
这本轻松易读的病毒学科普书,对于有生物学基础的读者,集中精力1小时就能看完。虽然短小,但必须精悍,其中选取的例子都是最应该也是最值得知道的病毒研究案例。
全书十章:列举了鼻病毒、流感病毒、HPV、噬菌体、海洋噬菌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IV、西尼罗河病毒、埃博拉和天花病毒,以及尾声中的“巨型病毒”。
最让我受教的是第五章,“每升海水中竟含有多达1000亿个病毒颗粒,而整个海洋中大约存在着1031个病毒颗粒”“海洋中病毒的数量是其他所有海洋居民加起来总量的15倍,而总重量相当于7500万头蓝鲸(地球上的蓝鲸不足1万头),而长度会排到4200万光年之外(宇宙的半径不过460亿光年)”。另外一个有趣的知识点是:人类的基因组当中有8%是“病毒的痕迹”(我们被转入的病毒基因),其中一些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如果不发挥作用,我们甚至无法出生!比如HERV-W病毒,它们能够合成出合胞素(Syncytin),这种蛋白质只出现在人类的胎盘里,作用是让细胞能够黏附在一起,从而确保分子在细胞间流动(缺乏了合胞素基因的小鼠胚胎没有一个可以活着出生)。
虽然我们现在饱受病毒的伤害,比如HIV,SARS或者EBOLA,但我们也需要明白这些绝大部分都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界无尽的索取造成的(侵犯了原始宿主的栖息地,如HIV原本仅存在于非洲的其它灵长目体内,而SARS和EBOLA都是来自于蝙蝠,数万年来相安无事仅在近期开始因人类口腹或纵欲、探险、砍伐或开采而导致跨中传播)。
所以,学会和病毒在内的微生物和谐相处而非除恶务尽才是人类正确的生存之道。如果说要提一点建议,建议补充朊病毒的案例,如疯牛病或库鲁病等案例,这类纯蛋白病毒(无DNA/RNA作遗传物质)又一次告诉我们:生物学上,唯一不例外的就是例外。
对决病毒最前线
作者:阿里·可汗
类别:病毒学
尹哥评分:8.0
作者是全球疫病防治的专家,足迹几乎遍布了全球所有的角落。他是一位阿拉伯裔的美国人,在书中多次用自己亲身的遭遇来吐槽美国的种族歧视。
描述瘟疫的电影颇多,但讲述真实的疫病防控的书籍却是很少。想必一方面有保密的原因,另一方面,似乎人类在传染病问题上总是相信阴谋论,比如针对某一特定人群的生物武器之类的传闻。有这样的猜疑也很正常,毕竟我们认知微生物致病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
看了这部讲述作者亲身经历故事的作品,你会渐渐明白,气候不断恶化、环境持续污染、人口不断膨胀、交通日趋发达、智人的探险(指不断侵略栖息地)……这一切才是造成新的瘟疫不断发生的原因。
“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才是人类性命的最大威胁。”开篇提纲挈领,也道出了微生物才是地球之王的真相。而我喜欢这本书,不单单是因为理念相近,更是因为实实在在经历了北京SARS(抗击非典研发SARS诊断试剂);派华大年轻团队在2014年前往塞拉利昂协助建设测序实验室(中国台湾地区称该国为“狮子山”,我也是看书后才知道);主持了包括HIV/HCV/HBV/EBV等多个传染病诊断试剂的研发。看到很多细节时,心有戚戚焉。
书中讲述了多个举世著名的流行案例,包括流感、汉坦、埃博拉、天花/猴痘、炭疽、西洛尼/裂谷热、SARS等一系列防控的故事,给读者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防疫之旅。既有顶尖技术的集成,也有连电力都供应不上的现场窘境;既有被地方武装追杀的惊险,也有徒叹当地居民不配合的无奈。你会发现,虽然造成疾病的是病毒/细菌/真菌或者寄生虫,但真正导致疫病流行的却是人类。
人类还常常犯错,把关乎人命的紧急事件政治化,且从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又或者利用瘟疫贪腐,把应该用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钱挪作他用,以至于疫情雪上加霜……最终你会发现,和微生物和平相处,对大自然存有敬畏才是人类——这一个在自然面前,再普通不过的物种应该怀有的生存之道。
如果要提点建议的话,那么便是这本书里没有提到太多的病毒基因知识和诊断方法,不过作者提到了合成生物学可能带来的生物恐怖。这部分的攻防战恰如道魔相争,希望正义的一方永远率先持有威力强大的武器!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作者:约翰·M·巴里
类别:病毒学
尹哥评分:8.5
“七年磨一剑”。在本书后记中,作者特别描述了这一点,原计划三年写完的书,最后却用了七年时间。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是一部史料翔实、诚意满满的大作,一百多年前的细节故事,如果不是经过反复查证,是难以写得如此丰满而发人深思的,堪称病毒学相关的大作。
《哲人石丛书》这一套书经典颇多,所以译者也都相当出名,比如业内钦佩的复旦大学的钟扬老师(可搜索“钟扬 种子”看其对植保工作做出的贡献),校对工作则由大名鼎鼎的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院士完成。这样的团队,确保了全书行文无论是准确性或是文采都是上佳之作。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亦称“西班牙女郎”。过去估计这次流感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而随着越来越多资料的问世,目前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至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很多,描述这段故事的书籍也不少,但在这本书前面,似乎还是单薄了些。曾自以为很了解这段历史的我,也依然从中又知晓了很多故事,亦受到了很多启发。
全书约500页,十个章节:斗士、蜂群、火匣、起始、爆发、瘟疫、竞赛、丧钟、苟延、终场。与其他描述方式相比,这本书有所不同,不是一开头就引入到这次瘟疫本身,也不是像一般的叙述方式那样从欧洲谈起。笔者恰恰是从美国开始着笔,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建立出发,通过阐述一次大瘟疫的前因后果,展示了二十世纪前后三十年内人类医学史的进步历程。从巴斯德到弗莱明,这半个世纪,是人类认知真实世界微生物的时期,欧美群星璀璨,发现日新月异。从疫苗到抗生素,这些生物技术带来的是人类寿命的普遍提升,每每读起这一段历史,犹如阅读生命科学的《三国演义》,时时酣畅淋漓又不免偶尔扼腕叹息。
以下列举几个精彩点:
P104-105,用非常形象而简练的语言描绘出流感病毒入侵细胞并进行复制、扩散的微观状态,真乃科普语言之“绝妙好辞”。
P189,“世界第一次人体实验”,严格来说是为了公众或科研目的的第一次试验;如果说第一次人体实验,据我所知,至少在康熙得了疟疾之时,就已经有小太监们“以身试疟”再服用奎宁(金鸡纳霜),先行试药才敢在龙体上使用。
P271开始,讲述了菲佛发现了流感嗜血杆菌的故事,这里还特别加了一句“他已经60岁,变得有些傲慢了”。他确实在很多流感病人身上都发现了流感嗜血杆菌,但今天我们知道这次流感的起因是流感病毒而不是细菌,这仅仅是并发或者关联关系。想想2003年的SARS,一开始我们也因为发现了支原体而没有怀疑是病毒,从而走了几个月的弯路,历史何其相似!“科学让我们保持怀疑”“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P368,在病因未明之时,一堆名医也是拿着化学、草药甚至巫术一顿乱治,我相信今天的肿瘤治疗也依然存在此类乱象。
P381,“在短短几个星期的时间内……文明将轻易地在地球上消失。”
P486,“当权者必须珍惜公众对他们的信任。正途就是不歪曲真相,不文过饰非,也不试图操纵任何人”——用林肯的这句话,概括出政府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应持有的态度。
因为此书成书于2004年,中文版首印是在2008年,所以部分内容需要稍微更新下:比如流感目前已经从ABC三型,扩展到ABCD四型(中国称甲乙丙丁,其中丁型目前仅在猪牛间传播),而最严重的甲型流感其病毒亚型也从原来的15种HA(血凝素)基因和9种NA(神经氨酸酶)基因,扩展到了今天的18种HA基因和11种NA基因(包括从蝙蝠体内鉴别出来的)。
我包罗万象
作者:埃德·杨
类别:微生物
尹哥评分:9.0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讲述菌群科普最好的一本书。全书不仅仅描绘了人类体内的菌群,更多的是从演化的视角出发,从单细胞和无脊椎动物开始,演绎了亿万年生物演化的精髓,即我们和微生物互惠互利又偶尔相爱相杀的真相。
题目用了沃尔特.惠特曼的著名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也从科学事实上说明了威尔斯“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因为与生俱来的菌群们,一直都在陪伴着我们,从开始前到结束后。
本人毕业后打交道的产品都是和微生物检测相关,包括2003年的SARS病毒诊断试剂研发。自2011年,华大参加欧盟第七框架的肠道菌群项目后,人类对微生物群落的认知得到了空前的了解,同样也引发了我更大兴趣和关注。
这一本书之所以给了9.0的高分,恰恰是因为作者的知识结构、理论框架、案例陈列配合的精妙绝伦且丝丝入扣,即使看过十余本相关科普杂志的我,亦有很多未闻的奇妙故事,让人不禁大呼“尤利卡!”(古希腊遇到新发现的惊呼,传为阿基米德所用)。
比如P56提及的“半链涡虫”,我知道它的再生能力很强,但并不知道原来它的再生能力竟然取决于其共生微生物。“唯一与我们直觉相反的问题是,他们不能再生的部位竟然是不含共生菌的头部,其尾巴可以重新长出一个脑袋,但单靠脑袋却长不出一条尾巴。”(估计鸟山明先生看了,会重新描写七龙珠沙鲁游戏的头部细胞再生那一幕)。
我一直用“三脉说”来解释一个社会属性的“人类”。我们通常所提到的基因传递指精卵结合,即“血脉”;我们也会说一个国家、民族或家庭的文化传承,即“文脉”;我们之前忽略的第三个,即“菌脉”,菌脉来自于家庭成员,主要是母亲,也包括宠物,亦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用什么培养基就培养出什么细菌)。
我们知道,人类母乳是世界上最为集中而丰富的营养物质,但科学家花了很久才搞清楚,原来母乳中相当的HMO(人乳低聚糖)并不是为了直接培养宝宝,而是为了宝宝肚子里的菌群,从而为宝宝的肠道内壁打造一个无以伦比的生物反应器并铺上一层柔性的生物铠甲。
说来也好笑,人类(也包括其他动物)每生殖一个下一代,就会为其伴生一肚子菌群,这简直就是《苗疆传说》中的“种蛊”。
P40页介绍了荷兰微生物博物馆(Micropia),这个博物馆花了12年才建成,2014年9月才正式开放,也是向列文虎克致敬的最好场所。我也在公号“尹哥聊基因”中提及过参观感受,因为就在阿姆斯特丹的动物园旁边,所以各位走过路过一定不要错过,特别是在放大了数千倍的水熊虫模型上拍照,水熊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寿(甚至是不死)的象征”。
建议本书补充两点:一个是关于病毒描绘的较少,作为细菌的共生者应该有资格拥有更多的篇幅,特别是这个案例,即把特定病毒的基因组拆分开放到几个细胞内,过段时间竟然发现病毒居然复活了。(你想到了什么?对,伏地魔魂器分解的能力!);第二个是P23页,提到最大的几种细菌的大小,有一个句号这那么大。请注意,这里说的是英文的full stop,和中文的句号估计还差十倍,所以翻译成英文句号并给出字体似乎更为严谨。
消失的微生物
作者:马丁·布莱泽
类别:微生物
尹哥评分:9.0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现代疾病”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
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布莱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在《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卡森提醒我们,滥用滴滴涕等杀虫剂会危害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在《消失的微生物》里,马丁·布莱泽提醒我们,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会危害我们自己的后代。
作为人类微生物群系研究的先驱之一,马丁·布莱泽在本书中既从科学的角度梳理了上述问题的来龙去脉,又从个人及社会的层面探讨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广大的中国读者,特别是生物科研工作者、医疗卫生从业者、政府机构决策者均可从中有所借鉴。
枪炮、病菌与钢铁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类别:社会生物学
尹哥评分:9.5
本书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希望这份书单能帮助大家更一进步了解微生物,学会与之和谐共存,保有对自然的敬畏。
推荐阅读
☟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学习更多靠谱的科学知识。
关注后,
点击菜单栏“文章”,阅读尹哥聊基因精选文章。
点击菜单栏“视频”,观看尹哥演讲视频和科普视频。
发送数字0,即可申请加入尹哥的粉丝圈“尹力场”。
发送数字8,即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往期文章。
【声明】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针对同一研究课题,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识结构及参阅资料准确性的局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读者随时纠错并参与讨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天方烨谈基因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