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冠疫苗同一天志愿者实验,巧合还是PK?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本文转载自“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徐华强 陈晨 李帅
日前,中美同步启动新冠疫苗临时试验,中方完成大规模投产前期准备,那么与病毒“赛跑”,到底谁能拔得头筹,中美关于新冠疫苗的不同研究思路,又是谁更胜一筹?《纽约时报》的评论员文章就指出,竞逐开发疫苗除了可获得荣誉,以及注册专利带来的利润外,更涉国家安全,因任何新疫苗面世之际供应必然有限,各国政府如成为争夺战的赢家,便有望确保本国民众供应,在疫症危机中获得经济与地缘政治优势。
针对这些问题,尹哥从生物医学对大众科普的角度,在深圳卫视&直新闻的采访中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采访视频01特朗普:年底大选前可拿到疫苗。专家:一年内根本不可能
3月16日,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Moderna公司研发的mRNA-1273新冠疫苗启动临床试验,有45名健康的年轻志愿者参与接种疫苗。此后研究方会对接种疫苗的志愿者进行长达一年的随访,临床试验结束时间设置为2021年6月1日。
深圳卫视&直新闻:特朗普在3月2日的白宫会议上承诺将在11月美国大选之前研发好疫苗,您认为这现实吗?您如何看待美国疫苗研发这种“特朗普压力”?
尹烨 华大基因CEO:疫苗的研发不是以月为计算的标准,而是以年,一期临床我们说做20例,这前后也得做20天,要看安全性。二期基本上要找两三百例人招募志愿者,然后大家再去打疫苗来看一看,这估计又要一两个月过去了。三期可能要看一个长时间的保护作用,这个过程就比较麻烦了,有一些要做几年。最快的我想12个月能做出疫苗,已经是目前我理解的极限了。世卫当时给出的估计是12-18个月,一年半以后有疫苗,但我们看到,在埃博拉疫情的时候,2014年当时就有病毒了,2016年11月的时候就证明疫苗有效了,但是真正上市是2019年。所以我想政治在很多的问题上,它不能取代科学和技术。
02美不断争取疫苗专利,疫苗真的可以独占吗?
根据德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重金拉拢正研发疫苗的德国药厂CureVac,换取独家专利,确保美国“独享疫苗”,虽然美国官员否认,但报道惹来德国政界强烈反弹,德国官员强调政府致力确保疫苗研发留在欧洲及德国,欧盟也承诺拨款8500万美元给予该公司。2009年H1N1人类猪流感疫情爆发时,当澳洲一家企业率先研发出单剂疫苗,澳洲政府要求该公司须先满足本国需求才可供应外国,让其他国家非常生气。瑞士罗氏药厂行政总裁施万(Severin Schwan)称,各国不应陷入霸占物资、避免外流的迷思,否则会干扰全球供应链。
深圳卫视&直新闻:中美疫苗同一天进入临床阶段,您认为这是巧合还是相互竞争的结果?您如何看待两国疫苗研发的这种“快”?
尹烨 华大基因CEO:你说的两个事情都存在,大家肯定是相互竞争,应该说从2014年在西非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暴发以后,疫苗的新一代的研制技术就出来了,所以现在科学家可以很快地去研制疫苗。其实在新冠疫情暴发的时候,中国发病相对早、拿到毒株就早,这是疫苗研制的优势,但是现在的一些技术已经不需要拿到病毒,只要拿到病毒序列,就可以去设计疫苗,所以科学家们一定是尽了全力用各种办法去争第一。
当然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知道了另外一家也要上人体实验了,那么我们这一家也一定要加速过程,因为在科学上或者说在这种生物技术最顶尖的竞争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我们往往能记住第一家是谁,所以我相信中美疫苗同一天进入临床阶段既有巧合的一面,也有相互竞争的一面。
03中美疫苗大不同,谁更有技术优势?
自1月26日抵达武汉以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联合地方优势企业,在埃博拉疫苗成功研发的经验基础上,争分夺秒开展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并在3月16日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而美国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是一种新的疫苗种类,目前全球尚无基于mRNA技术研发的疫苗获批上市,但相对于4大类传统疫苗研发速度更快,产能与生产时间也更容易满足而成为最佳候选疫苗。同时,据财新报道,mPNA疫苗的另一优势在于,只要这个序列的递送系统得到认可,疫苗本身的基因序列不会引发安全性问题,在新的疫情出现时,所需要的验证时间可以极大缩短。不过,mRNA疫苗也同样存在隐患,葛兰素史克抗原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美国临床前研发总监余东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曾提到:“mRNA疫苗最大的缺点,就是它是全新的,在人身上到底效果怎么样,安不安全,几百个人试验都不够证明。”
而且mRNA也是我国目前疫苗研发的五条技术路线之一,在国内该疫苗研发进度同样迅速。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和斯微生物共同开发的mRNA疫苗已于2月10日宣布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并计划四月中旬进入临床试验。
尹烨 华大基因CEO:其实美国mRNA疫苗,它就是打一段核酸进去,这段核酸就模仿了这个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过程,它进到人体内就可以进入到细胞,然后在胞浆内就直接工作,合成类似于病毒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蛋白,进而刺激人体产生对应的免疫抗体。
中国的陈薇院士他们利用腺病毒作为重组载体,其实也是带了一段病毒核酸进去,只不过她们给病毒核酸带了一个引路的“大哥”,这个“大哥”是叫做AAV,就是腺病毒,它是把腺病毒改了以后,接上这么一段病毒核酸,这个技术更成熟,但是美国的技术应该说是更前卫。不过不能说更前卫的技术所研制出来的疫苗就一定更有效,因为这个地球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mRNA上市疫苗。
所以我们不能把制备疫苗的技术和疫苗的有效性做一个等同的对比,很多有效的疫苗用的还是一百年前的技术。在我看来,我们对微生物的理解和了解,对于病毒的理解和了解,其实还在非常粗浅的阶段,我们应该根据最后的结果来判断哪一个效果可能会更好。
04美疫苗跳过大动物测试,速度会否影响安全?
据悉,美国政府所资助的疫苗生产商Moderna公司成立于2010年,由哈佛团队创办,是一家独立开发传染病、免疫肿瘤、罕见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方法和疫苗的公司,同时也是mRNA全球三大巨头之一。该公司目前有24个mRNA开发候选,其中有12个项目在临床研究中,最快的项目已进入临床二期。Moderna公司近年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9年净亏损5.14亿美元,约合36亿人民币,同比增加33%,营收仅为6020万美元,约合4.21亿元。作为一家专注进行mRNA药物研究的公司,目前尚未有药品上市销售,收入主要依靠与政府及私人机构的直接拨款以及合作协议产生的费用。
深圳卫视&直新闻:美国Moderna公司的mRNA 疫苗研发经历了两次加速机会。一次加速源自核酸疫苗本身的特点,另一次加速来自带有争议的跳过动物测试。这两次加速对疫苗研发本身会有什么影响?
尹烨 华大基因CEO:既然它是核酸疫苗,我就只要知道病毒的序列,就可以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把这段序列合成出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也是第一次所谓的加速,它没有用到这个病毒本身了。
那么第二个争议是非常大的,因为疫苗不是给病人用的,疫苗是给健康人用的,所以安全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包括动物实验是非常关键的,临床前的这种小动物实验、大动物实验在日常的疫苗研发当中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你知道如果这个疫苗打进去,它能产生一个合适浓度的抗体,它有保护作用,但如果产生一个不合适浓度的一个抗体,它甚至还会加重病情,我们管术语叫ADE,叫做一种抗体依赖性增强感染这么一种效应。
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无法来评判美国疫苗到底会不会引起后面这些问题,也就是说可能也是因为疫情紧急,我们两害相衡取其轻,它可能把更多的安全性留到了人体实验来评价了,这其实是走了一个捷径,但走这个捷径节省时间的同时,它相对也付出了比较高风险的机会成本。
05美政客担忧中国医药研究弯道超车
近日《纽约时报》就认为,中国日后或透过向穷国及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以增加其影响力。3月16日,美国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称,白宫正准备一项总统行政令,将医疗供应链从中国等国家转回美国,以降低对外国的依赖。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中,已经扮演至关重要角色。美国大多数药品原材料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包括阿奇霉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尽管印度也是世界最大药品出口国之一,但其70%原料药依赖中国,许多关键抗生素和退烧药,对中国供应依赖程度,更是几乎达到100%几乎全部。
深圳卫视&直新闻:现在美国有些政客很担心,如果在中美之间疫苗开发,美国落后于中国怎么办?还有政客呼吁美国的医药企业把药厂转回到美国国内。以您对两国专业领域的了解,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尹烨 华大基因CEO:我想这是两件事情,首先美国在化学药上的确是领先的,但在基因技术上,比如说华大的测序仪就已经打破了它的垄断,但是中美这种竞争是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不要形成垄断。在生物药上我指的是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包括我们后来的这些抗体药物,包括我们这次的疫苗研发问题上,中国不落后。而且中国我们说人多、病人多,那么临床实验就具备优势。还有其实在美国做很多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都是华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相信生命科学、生物药物、包括生物制品,这都是中国目前的机会,也是我们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一个重要的升级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非常希望大家能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结果,是让老百姓都能用得起高科技产品。
最后一点,药厂搬回美国和美国的研发能力,这是两件事情,前者是制造业。在我来看,掌握创新能力以后,授权给谁家生产主动性就不一样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06为何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冠状病毒疫苗出现?
尹烨 华大基因CEO:研制疫苗其实是个“抽奖”的过程,即使10家公司都做出一个疫苗,但最后这10家疫苗一定还会PK,只留下最好的。所以研制疫苗的过程还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能留下的是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少20亿美金,至少需要12-18个月,是我目前预计对新冠疫苗问世的一个极限。
当然你说成功率有多大,冠状病毒它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这类型病毒在以前开发的病毒类疫苗当中,成功过8种,是上市数量最多的一类病毒(相对于DNA病毒,单股负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等)。也有反对的声音会提出,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做出来能够上市的任何冠状病毒的疫苗,特别是我们最近也看了它很多的结构病毒,它本身糖基化程度很高,就是浑身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结合糖”,这样的复杂性对疫苗开发的难度大大增加了,所以也有人认为有可能最后会集体全军覆没,铩羽而归。但不管怎么样,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唯一不该放弃的就是希望,我们在过去的17年被冠状病毒绊倒三次了,从SARS到MERS、新冠,不能再被绊倒了,希望这一次不管怎么样,我们会坚持把疫苗做出来。
深圳卫视&直新闻:钟南山院士在非典爆发10周年的研讨会上提到,“中国研究院当年非常努力地研制非典疫苗,2006年完成了所有的鉴定,但那时已经没有病人了,所以SARS疫苗就做不下去了”;那这次新冠有可能会重复这样的现象吗?疫苗研制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那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疫苗研制的意义?
尹烨 华大基因CEO:2003年的SARS,到今年2020年的新冠病毒,17年来我们被冠状病毒绊倒3次了,而17年对一个人来讲,其实它可能从一个婴儿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学生了,对于生物技术来讲,它也从一个“托儿所”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研究所”级别,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十几年的生物技术的发展,决非2003年、2006年那个时候我们所能掌握甚至能想象的,有没有病人是一个方面,有没有持之以恒要把这一个技术向下去做,这既需要政府有耐心,也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我们企业的坚持,还是要有一点点情怀。
换言之,风物长宜放眼量,我觉得这还是一个久久为功的事情,不管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下来的对疫苗的整个开发的工艺、科学上的理解、技术上的改进,产业上包括商业上如何去推进,这都会对我们人类应对未来,在整个21世纪内的其他的病毒挑战积累下宝贵的经验。
推荐阅读
☟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学习更多靠谱的科学知识。
关注后,
点击菜单栏“文章”,阅读尹哥聊基因精选文章。
点击菜单栏“视频”,观看尹哥演讲视频和科普视频。
发送数字0,即可申请加入尹哥的粉丝圈“尹力场”。
发送数字8,即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往期文章。
【声明】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针对同一研究课题,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识结构及参阅资料准确性的局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读者随时纠错并参与讨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天方烨谈基因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