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环境下,新冠病毒可在手机屏幕上存活28天?世卫的回应来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刚过完十一黄金周,青岛突如其来的一波疫情,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整个中国都泛起涟漪。今年年初的恐慌,仿佛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引起国民的警惕。
紧接着谣言接踵而至,“青岛确诊71例”的不实消息在网络疯传。好在青岛迅速反应,用信息透明跑赢谣言,以高效检测平息恐慌。
虽然平息了恐慌,但大家心里还是对新冠病毒充满了顾虑,冬天将至,疫情会反弹么?
正当神经敏感之际,澳大利亚的一份研究引起一片哗然:新冠病毒可在钞票、玻璃和不锈钢等光滑表面上存活长达28天!
该研究就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和物体表面上的存活时间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棉布等多孔复杂表面相比,同等温度条件下的新冠病毒在无孔、光滑表面上存活的时间更长。例如,在室温20℃时,研究人员28天后仍能从光滑表面上检测到病毒存活,而在14天后无法从多孔材料(棉布)上检测到活病毒。
△该研究中温度对新冠病毒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指出,新冠病毒在玻璃上的传染持久性是一项重要的发现。考虑到触屏设备,如手机、银行ATM机、超市自助收银台等都是人们最可能频繁接触的表面,在没有定期清洁的情况下,它们会带来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另外,研究人员也指出,考虑到新冠病毒的传播频率以及在个体和地理位置之间传播的可能性,发现新冠病毒在纸质货币上的传染持久性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由于目前许多国家正面临第二波来势凶猛的疫情,此项研究立刻引发广泛关注。而国内的许多自媒体也抓住“存活28天”的字眼大做文章。
为此,学术界对此研究发出质疑的声音。主要的质疑点在于:实验环境和现实条件相差甚远,该研究有危言耸听的嫌疑。
第一,该研究的所有实验均在黑暗中进行,以消除紫外线的影响。然而此前已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的紫外线可有效杀死新冠病毒。
第二,该研究所用样本的病毒载量非常高,与现实出入较大。
第三,该研究中,实验环境相对于现实生活较利于病毒生存。日常生活中,病毒的传播载体为新鲜的人体粘液,人体粘液中含有白细胞,对新冠病毒来说是不利的生存环境。而实验中稀释病毒的有机基质虽含有多种蛋白以模拟人体分泌物,却不含白细胞。
△样本的最终浓度为 3.38 × 105/10 µL,并在保持相对湿度为50%潮湿气候箱中培养。
正如多伦多大学感染控制流行病学专家科林·弗内斯(Colin Furness)所说:“病毒一旦离开您的身体,便无法再生、代谢或保护自己。一旦呼出某种病毒,该病毒便开始死亡。”在现实情况下,病毒所面对的生存环境要恶劣得多。
△多大感染控制流行病学专家Colin Furness
相同的道理可以延伸到此前关于“新冠病毒是否存在粪口传播”的讨论。虽然有多项研究在粪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但粪便中检测到的病毒RNA绝大部分没有感染活性,就算能分离出活病毒,数量也极少。如果数量很少,在现实生活中粪便经过各种生活污水的稀释,其传播能力非常有限。粪便中存在病原体,只能表明消化道有感染存在,不能证明其一定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目前也没有明显的证据和实例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粪口传播。
上述研究争议之大引起广泛讨论,为此世卫组织于10月12日回应:该研究所用样本的病毒载量非常高,并且实验是在无紫外线的黑暗环境中完成,与现实条件出入较大。
但此项研究并非毫无意义,该研究强调了纸币、触摸屏设备以及扶手等对于传播病毒的风险,我们不盲目恐慌的同时,也该保持警惕,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得勤洗手、勤清洁常接触的物体表面以预防疾病。
推荐阅读
1.(文末有彩蛋)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2.创刊208年首次!《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抨击美国政府抗疫不力
☟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学习更多靠谱的科学知识。
关注后,
点击菜单栏“文章”,阅读尹哥聊基因精选文章。
点击菜单栏“视频”,观看尹哥演讲视频和科普视频。
发送数字0,即可申请加入尹哥的粉丝圈“尹力场”。
发送数字8,即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往期文章。
【声明】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针对同一研究课题,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识结构及参阅资料准确性的局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读者随时纠错并参与讨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原文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