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条,你不干净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我们常感叹“生命是如此脆弱”,殊不知脆弱的只不过是人类的生命,因为在世界各个极端的角落,总有你想不到的超能微生物,这些所谓的“灭菌”方式,都不足以真正消灭它们:
热死它?
40度的气温,人就开始热得不行,甚至会中暑,但对“嗜热菌”来说,不过是小意思罢了,它们就喜欢承包各种高热环境的鱼塘(bushi),比如地热喷泉(温度在40~92℃)。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大棱镜温泉,湖心呈蓝色,外围区域则根据季节不同,有时呈青绿色,有时呈橙黄色,主要是因为这生活着一种叫做聚球藻的蓝藻。
当然温泉环境还不够极端,毕竟没超过100℃,水都烧不开。而在深海热液的黑烟喷口处,即便温度高达400℃,也生活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比如纳米级超嗜热古菌、燃球菌属等。
近些年,以培养为基础的研究和分子调查已经确定,世界各地采集的温泉水样本中,产水菌门、变形菌门和泉古菌门往往占主导地位。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大棱镜温泉
蛋白质容易在高温条件下变性,凭啥这些细菌就能独练耐高温的神功?
原来,“嗜热菌”是通过增加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细菌)的比例或采用单脂层(古菌)来修改细胞膜,生产热休克蛋白和热稳定蛋白,通过具有高G+C含量或通过嗜热特异性酶反向DNA促旋酶引入的正超螺旋,来维持DNA的稳定性。
冻死它?
南方的魔法攻击、北方的物理攻击,都不够给“嗜冷菌”们挠痒痒的。
在冰层里,就有大量的异养菌出没,其中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为主。而在极地冻土中,仍有绿弯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活动。
凭啥它们不怕冷?
因为,“嗜冷菌”会通过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等,改变细胞膜脂质组成,以保持流动性,同时产生保障自身在低温条件下存活的蛋白质,必要时还会进入休眠状态限制代谢活动。
咸死它?
撒把盐就想杀灭细菌?“嗜盐菌”就喜欢你这种重口味的。
它们往往生活在盐湖或盐场等高盐环境中,甚至在不同的盐度梯度下,生活着不同的菌群。其中古菌在最高盐度下占主导地位,坐稳“嗜盐菌”的头号交椅。
“嗜盐菌”分为两大技术流派,古菌通过积累高水平的无机盐来维持渗透稳态(“盐入”策略);细菌和真核生物则会通过合成或积累有机和相容的渗透溶质,实现渗透平衡,从而排除盐分(“盐析”策略)。
酸死它?
喜欢酸味可不是人类独有的,有些细菌就超能耐酸。
在pH值低至0.85的酸性矿井排水中,依然有微生物存在,主要是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纲和广古菌门等。
“嗜酸菌”的绝技在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反向膜电位、高度不可渗透的细胞膜和次级转运蛋白。一旦质子进入细胞质,就采取方法来减轻内部pH值降低带来的影响。
渴死它?
干旱的土壤中也存在多种细菌谱系,如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和变形菌门。
压扁它?
低温和高压主导的深海环境,同样是地球上最大的微生物水生栖息地。深海微生物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和海洋 Ⅰ 群泉古菌门组成。
所以,微生物能通过胃酸吗?
最近,总有人说微生物过不了胃酸。尹哥看了也是哭笑不得。
人体和这些极端环境相比,可温和太多了,自然少不了丰富的共生微生物。它们构成了多样的生态系统,比如我们的皮肤菌群、口腔菌群、呼吸道菌群、肠道菌群、生殖道菌群……
从这个角度看,没有人是真正干净的。
至于胃部,对细菌们来说,还不是“洒洒水”?
在里面生活的耐酸菌有数百种之多,它们的丰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口腔菌群、胆汁反流、药物、饮食、疾病等因素影响。
所以,现在还说所有的菌都过不了胃酸,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图片来源:热心肠日报
归根结底,不是生命太脆弱,只是因为我们知之甚少,你把微生物当瓷娃娃,实际它们却是能上刀山、敢下火海的“孙猴子”。
其实,稍微动点脑子想想,所谓不能通过的论调也就不攻自破了:如果微生物都过不了胃酸,何来“肠道菌群”之说,又何来“感染性腹泻”之说?
“弱小和无知从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与细菌相比,人类才是那个微不足道的生物。
脑洞时间 ★
您还知道哪些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参考文献:
[1] Shu, WS., Huang, LN. Microbial diversity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Nat Rev Microbiol 20, 219–235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79-021-00648-y
[2] Hou, K., Wu, ZX., Chen, XY. et al. Microbiota in health and diseases. 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 7, 135 (2022).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