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诺贝尔"揭晓, 薛其坤获奖 | 独家专访, 业界热评

2016-09-19 知社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今天下午,堪称中国诺贝尔的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卢煜明、薛其坤各获得高达100万美元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大奖奖金。 知社和您一起回顾一下这2位科学大家,和他们闪耀中国的科研成果,知社对大奖捐赠人的独家采访,以及业界对科学大奖的热评。


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共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两个奖项,奖金各为100万美元,以表彰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据称,参选工作必须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另外,要求其获奖工作主要在中国大陆或港澳台地区完成,但不限国籍。获奖者可以是个人或者团队,原则上每个奖项不超过5名获奖者。


知社学术圈通过大数据分析,昨天预测最有希望荣获大奖的七位科学家,有生命科学大奖的袁隆平、屠呦呦、和施一公,以及物质科学大奖的薛其坤、赵忠贤、潘建伟、和王贻芳。今天,薛其坤教授果然获奖!


大奖获奖者


生命科学大奖



卢煜明:无创DNA产前检测奠基人


卢煜明(LO Yuk Ming Dennis),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专家,尤其致力于研究人体内血浆的DNA和RNA。 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兼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卢煜明教授早在1997年就发现了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并发展出了一套新技术来准确分析和度量母亲血浆内的胎儿DNA,被誉为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奠基人。曾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2011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物质科学大奖



薛其坤:发现界面高温超导、及反常量子霍尔效应


薛其坤,1963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市。材料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2012年提出界面高温超导,2013年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开辟全新领域。曾入选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2014年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代表性成果

薛其坤长期从事超薄膜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2012年,在Chinese Physics Letters 发表论文,发现界面高温超导:

Interface-Induced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Single Unit-Cell FeSe Films on SrTiO3,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9, 037402, 2012

DOI: 10.1088/0256-307X/29/3/037402

目前,这一论文已被引用231次。2013带领研究团队在Science发表文章,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a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Science 340, 167, 2013

DOI: 10.1126/science.1234414

目前,这一论文已经被引用454次,入选SCI高引论文,也被认为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


点击文末“原文阅读”,可以获取薛其坤教授更多学术信息。


独家访谈

薛其坤老师荣获物质科学大奖,知社也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国内一位非常活跃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他告诉知社:

薛其坤院士拿这个大奖可谓名符其实。其实薛老师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界面超导两方面的工作均有冲击诺奖的潜力。我们知道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都获了诺奖,剩下的就是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二维拓扑绝缘体)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早期就有预测,可惜实验上一直没有观测到。薛其坤研究团队,用磁性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轰动。被杨振宁先生评为中国本土首次诺奖级的实验工作。

界面高温超导方面的研究源于薛老师08年的一个想法,在绝缘体衬底上制备高质量的超薄金属薄膜,以实现高温超导。12年薛老师在国内的SCI期刊CPL上发表单原胞层FeSe薄膜生长在STO衬底上,因界面效应,FeSe超导转变温度Tc相对于体材料时大幅度提升的论文。因为不是在Science上发表,开始引起了国际上的一些质疑。因为通常二维超导Tc会比体材料时下降。但很快国内外研究组通过各种实验手段证实了FeSe单层膜超导转变温度远高于体材料,是一种界面高温超导。目前薛老师这一发现已发展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前沿方向:界面高温超导体。所以这一方向的成果同样重要,而且更具原创性。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原创性发现发表在中国自己的学术期刊上。



未来大奖首期募集100%由中国人出资,生命科学捐赠人包括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和张磊,物质科学捐赠人有邓锋、吴鹰、徐小平,和吴亚军。知社学术圈今天就此采访了大奖捐赠人之一邓锋先生。邓锋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留学后在硅谷工作、创业,创立Nasdaq上市的网络安全公司Netscreen。公司被Juniper Networks收购后,邓锋回到北京,创立北极光风险投资公司。



知社

您早年在硅谷创业,创立了网络安全公司NetScreen;其后又回到北京,从事风险投资,创立了北极光,都非常成功。如今捐赠科学大奖,从事公益,是什么样一种想法和情怀呢?


邓锋

我觉得中国这一代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当大家经济上独立后,都想为这个社会做点事。我们都是六十年代,或者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些人。在我们成长的时代里,科学和科学家都是人们非常崇拜和向往的。很多人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个科学家,科学家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但今天中国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科学不像以前那样受到崇尚,科学家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受到追捧。我们觉得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可以做点事,让社会尊重科学、崇尚科学。这个大奖就是体现我们这种想法。


知社

坊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顶级的科学家,已经在各个层面得到了很多的荣誉,相对而言,年轻人更需要大的舞台和关注。知社学术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通过新锐科技人物的评选,宣传和展示了国内出色的青年学者,也取得了非常积极的反响。您如何看待中国学术界年轻的一代人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社会各界为他们还能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


邓锋

您讲的这点的我也同意。中国现在其实有些科学家荣誉挺大的,但大量年轻的科学家在事业爬坡的时候,生活还是挺辛苦的,要做很多的研究,同时生活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买个房子也不容易,科学家的收入也不高。这个我觉得是一方面,政府在这方面的改善也是能够看的挺清楚的,包括李克强总理所讲的财务报销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产业化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我觉得大社会的环境还是往前走的。

当然,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民间能做些什么事情来帮助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其实未来科学大奖,未来这两个字也是希望能够给那些在未来能继续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坦率说怎么评,我们捐款人是不参与的。但是我觉得在定义这个未来科学大奖的时候希望能着眼未来,这点也是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


知社:近些年来国际上涌现出不少颇有影响力的民间科学奖项,如科学突破奖、邵逸夫奖等。未来科学大奖略有不同,要求所获提名的工作主要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完成。您如何看待这一限定?中国顶级的学者,在整体上,距离国际顶级水准还有多大的差距?


邓锋:其实中国顶级的学者在世界上,就单个个体而言很多人跟世界已经在同一水平上了。也许诺贝尔奖的得奖人数还有差距,但这是一个历史的积累,如果往前看我相信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得各种各样大奖。我真的不怀疑中国人才的能力。如果看在世界各个顶尖实验室,有很多很多优秀的中国科学家,这个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回到这大奖跟别的大奖的区别。我觉得你讲的很对,我们开始虽然是放眼世界,但我们强调要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大中华地区作出研究,不一定要是华裔或者大陆人,只要是在这边做出大的贡献,我们都可以奖励。另外这是一个纯粹的独立的民营的大奖,对中国其他政府的一些大奖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业界热评


昨天,在知社获奖名单预测发布后,收到大量读者来信,今日头条阅读甚至超过了百万,留言评论数也超过了一万,显示中国大众对科学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知社曾联系一位大奖科学家委员会委员,凝炼了几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提问,但这位老师告诉知社:

我问了科学家委员会,他们说要统一回答关于大奖的问题。我把你的问题转给他们了。

截止发稿,知社没有收到大奖科学家委员会的回复。不过随后,委员会轮值主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洪教授在接受知识分子的采访过程中,部分回答涉及到我们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摘录在此供参考。

大家普遍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未来科学大奖要求所获提名的工作主要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完成,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限定?中国顶级的学者,在整体上,距离国际顶级水准还有多大的差距? 对此,丁教授在接受采访过程之中,给大奖做了诺奖风向标的明确定位:

我对这个奖期待很大,有几个想法。一个是期待确实能奖励大中华地区作出的最好的科学工作,第二希望这个奖励会推动中国科学被世界认可,将来被诺奖或者科学突破奖认同的工作,直白来说,希望她也能作为诺奖的风向标。第三希望能激发其它国家的科学家来中国作出优秀的工作。

另外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是大奖的评审过程。科学家委员会总共有9名科学家,其中有5位北大教授,两位知名学术媒体主编。两个奖项各设一个专业委员会,包含四五名委员,在每个大领域的专家只有两位。这与其他国际奖项有些不同。比如诺贝尔奖,最终投票的有数百位瑞典科学院院士。大奖评审这样一个人员组成,如何在机制上确保公正,避免选择上的偏差和争议呢? 对此,丁教授介绍道:

未来科学大奖很大程度是要向诺奖学习,我们曾经拜访诺奖评委会,他们往往并不是最好的科学家,但评出了最好的科学奖。我们9个人的科学水平应该不比诺奖的评委差,但往往学术水平太高,就会太有主见,评奖不好评。。。但我们9个人达成了共识,我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国内有一些奖搞得太随意了,大同行们坐在一起投一两次票,而且是匿名评的,人们不知道是由谁评的,对他们的声誉没影响,所以评审也不太认真。而我们评审未来科学大奖的就这9个人,早就公开的,而且都是重视荣誉的人,我们都把这个工作看成神圣的,是对历史的承诺,一定想选出大家公认,历史公认的最重要的工作。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与青年科技工作者有关。坊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顶级的科学家,已经在各个层面得到了很多的荣誉,相对而言,年轻人更需要大的舞台、支持和关注。知社学术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通过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的评选,宣传和展示了国内出色的青年学者,也取得了非常积极的反响。应当如何看待中国学术界年轻的一代人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呢?社会各界为他们还能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呢? 对此丁教授也有想法:

我还想谈自己的一个期待,希望这个奖继续扩大,比如能否奖励给一些有潜质的人。。。资助长期的、专心做自己工作的人。。。发给处于上升期的年轻人,而不是功成名就的大家。


丁教授这点想法,与知社学术圈不谋而合。事实上,知社从去年起,已经开始大力推动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的评选,为年轻人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机会。知社也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一位非常出色的青年学者。他说:

未来科学大奖,从名字上看,就应该鼓励给未来的学者和未来的科研。所以,我赞同丁洪研究员,应该设立新奖项,专门给年轻学者(博士毕业5-10年内),乃至博士研究生。鼓励他们从事有创造性,和突破常规的研究。

这种奖励肯定有风险,因为年轻人还在成长,变数很大,所研究的题目也有待未来的评价。但目前的科研基金体系下,那些真正有创造性和反常规的想法,很难得到支持。因此,年轻学者即使有很好的新想法,也不敢拿去申请项目资助。未来科学大奖,就应该弥补这个缺憾,鼓励年轻人去做全新的研究,鼓励年轻人去冒风险挑战权威,去开拓新的未来。

能否找出有潜质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去做开拓未来的研究,才是挑战未来科学大奖专家委员会的重大课题。

而北大一位优秀青年学者在接受知社采访时,也说:

支持设立青年奖,奖励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国内虽然也重视青年科学家的培养,但支持力度还是不够。而青年科学家们正处于创造力高峰期,和事业的起步发展期,其中最优秀的尤其需要经费等的进一步支持。同时在北上广的青年教师经济压力也非常大。所以很有必要设立含金量高、奖励额度大且具备公信力的青年科学奖项。

而对我国在“未来科学大奖”激励下的优秀青年学者,Ising老师也赠送小词一首予以勉励:

曾经笃信铅华隽,独慕天山远。如今相对望京中,相问云关燕脉可无穷?明朝别过槐杨道,遥寄秦皇早。相约待到素秋风,应有香山梦里遍山红。

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这个奖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我们努力,就会有枫叶满山红的时候。

扩展阅读

 

2015, 那些闪耀中国的科技新星

2016闪耀中国: 微软学术|知社联合推出科技新锐评选

屠呦呦获奖感言: 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施一公履新,演讲谈人生经历与感悟

Nature专访潘建伟: 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成功发射

基础物理突破大奖: 揭秘王贻芳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