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编辑那些事 | JAP主编札记

2015-11-05 李江宇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你是否苦于学术起步艰难?是否纠结稿件百投不入?知社推荐JAP副主编揭秘期刊编辑背后的故事。




每次我看到这张漫画都忍俊不禁。不是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饱受审稿人和编辑折磨的作者,断不会有这么逼真形象的描述,寥寥数笔,入木三分。我将它分享在一个论文写作讨论群里,更是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恨不得线下一起抱头痛哭一场。


对于大部分作者而言,稿子投出去,就像进了一个黑匣子,中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只能靠惴测。小木虫论文投稿板块如此火爆,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大伙抱团取暖。我在去年担任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JAP) 的Associate Editor (AE)之后,就不断有青年朋友询问投稿方面这样那样的事情。所以想把自己的心得和经手的一些案例,陆续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每月一次吧。国人习惯于将Associate Editor 翻译成副主编,其实并不准确。JAP 大概有20多个 AE,就是一般的兼职学术编辑,上面还有三位Deputy Editor 和一位 Editor-in-Chief。他们四个人各自分管自己的领域板块,下面各有几位AE。这里我沿用大家习惯的说法。


如何打入编委会?


对于学术生涯已经起步的青年学者,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进入期刊编委会。这当然不仅仅是放在简历上光鲜亮丽 —— 中外很多的评价体系,从职称晋升到人才奖励,乃至一个院系的排名,都会看这个指标。对于自己而言,这也是学术上的一种肯定。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期刊邀请自己做编委乃至编辑呢?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期刊编委赢者通吃的现象非常严重,不少人在很多的期刊挂名,而自己则很难打进这个圈子。当然,现在各种各样新的杂志层出不穷,特别是开放获取(Open Access)类。我自己就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期刊邀请投稿、邀请做编委。这类期刊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大家收到这样的邀请也要慎重核查期刊背景,爱惜羽毛。对于主流期刊而言,我总结三点。第一个编委职位总是最难得到,后面的就会容易很多,大家要有信心和耐心。


1. 人脉

第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要有人脉,多认识人,认识重要的人。关系 (networking) 在社会上很重要,在学术圈同样重要。在中国很重要,在国际学术界同样重要,只是玩法的差异而已。不认识人,谁会提名你呢? 这一点,走心木10月14号在知社发表的文章“从我的印度导师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说起”,有精彩的论述: “如果朋友圈局限于一起合作的普通学生和教授,不知道大佬们是谁,或者只跟大佬们是握手之交,那么有资格提名的人里能想到你的机会就是千年等一回。”


对于我自己而言,在刚刚出道独立的2002年,因为要写一个多铁材料的基金本子,和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一位资深研究员取得联系,而他恰恰是JAP 的副主编。具体怎么搭上线的已经忘记了,我们都是做模型的,估计就是看他写的几篇文章,然后直接写电子邮件套磁。为此我还专门飞了一趟芝加哥去拜访他,纯粹讨论学术问题,介绍我的想法,没有半点别的企图。那个时候真的是非常饥渴,不放过任何的机会,Tenure压力山大啊。这样我们一起写了个基金申请书,送给美国能源部,石沉大海,没有拿到钱。但两人就算是认识了。后来我推动美国海军一个介电储能电容器的项目申请,也把他拉进来,他也专门跑到我们学校讨论本子。那笔钱是拿到了,不过我在项目批下来之前换了个学校,钱并没有带走。深度接触其实就是这两次,我们参加的会不太一样,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就是他,最后提名我做AE。


2. 口碑

从认识到提名,显然还有漫长的距离。这就引入第二点,要有口碑。这里所说的口碑,学术能力是一个方面,工作态度是另一个方面,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期刊编委其实有两种,一种就是顾问性质的荣誉性挂名,并不太涉及具体稿子编辑事务,因此名声越大越好,很多牛人挂名无数。另一种则是需要处理稿件的。JAP有一个顾问性质的编委会,另有二十多人的兼职学术编辑队伍,处理稿件。这其实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JAP这样的大刊,一年发几千篇文章,拒稿率百分之七八十,每个编辑一年要经手几百篇文章,而一般的文章至少也要经过两轮的评审,工作量可想而知。因此,主编找副主编,显然需要找非常靠谱的人才行,这个时候口碑和印象,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在我认识这位JAP副主编之后,他就陆陆续续给我送稿子审。我做的东西比较杂,力学、材料、物理都涉及一点,因此给他审了不少稿子。刚出道的时候审稿,当然也是给简历加分的事情。但后来基本上是不胜其烦了,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审稿邀请,还都是主流杂志,大部分只能拒审了。但因为是熟人,不是万不得已,他的稿子我基本上是来者不拒。也因为是熟人,审稿子也不敢马马虎虎,力求严谨准确,言之有物,而且也不敢拖的时间太长,尽量及时反馈。总之就是一句话,脏话累活没少干。他自己就曾经笑称,他是鞭打快牛。我想这是他后来提名我的重要的原因。


3. 机遇

当然人脉和口碑具备之后,人还需要一点点机遇。2014年,JAP前主编退休,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Andre Anders接任主编,推动一些改革。一个举措就是增加了三个Deputy Editor,四个人平行处理各个板块的稿件,相当于主编。这样AE队伍需要扩充,我的老相识就给我写了一个邮件,问我有没有兴趣。我们在电话里面大致聊了聊,我就把这个任务接了下来。


回想起来,我和他完全是工作来往,没有任何私交。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进JAP的编辑部,因为研究更偏力学一些。不过回过头来一想,我觉得自己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态度比较认真,面也比较杂,很多东西都涉及一点,什么都没有做的特别好。对于一个期刊编辑处理稿子而言,也是马马虎虎够了。


投稿的几个环节


不过接受做这个AE后,才发现真的不是什么好差事。协议是每周工作4个小时,实际上是远远不止。大概看了一下,这一年处理了不低于500篇稿子,当然包括修改版。目前手头就有四十多篇稿子在审稿流程的各个阶段。最初的想法是每周末花半天时间处理,后来发现根本不现实,必须见缝插针,随时工作。




这里就我们的工作流程,和作者及审稿人分享几点我的心得。


新稿子进来,根据领域分类,会到四个主编手上。主编们要么自己亲自处理,要么分派给旗下的副主编。最终处理的主编副主编会大致浏览稿件,做几种选择:(1)送审;(2)建议投其他刊物;(3)直接拒稿;(4)要求补充材料。第四类相对比较少见。


1. 题目摘要很重要

浏览稿件,最重要的,肯定是题目和摘要。我本人一般是不太看Cover Letter的,基本上没有时间。 摘要吸引人就直接送审了,摘要不肯定的时候,看看前言、结论,浏览一下图表,做一个决定。因此摘要是非常重要的,要简洁明了突出全文中心和亮点,切忌冗长啰嗦不知所云,一定要花时间仔细斟酌推敲。事实上,文章发表后,很多的读者也就是看看摘要,真有打动自己的地方才会下载全文阅读。因此这个门面非常重要。读完摘要,如果编辑倾向建议改投或者直接拒稿的时候才会再看看Cover Letter 和文章内容。今天对此不做展开,以后用案例说明。


2. 软件查重

在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软件查重。系统软件会给出一个文字重复比例。超过10% 我都会打开对比一下,超过20% 一般都会有些问题。所以这一点需要大家特别谨慎,不要copy & paste, 包括自己的文章,一定需要改写。 除了简单的文字重复外,这个软件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章的创新程度,很容易让编辑找到此前类似的工作进行对比,包括作者自己以前的工作。重复率高,实际上也给编辑建议改投或者直接拒稿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3. 建议审稿人

决定送审,就需要找审稿人。JAP近期的一个改革举措,就是将审稿人数增加到二。我认为这对保证期刊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大家负担并延长了审稿周期。现在绝大多数的期刊都会要求作者建议审稿人,而这个推荐的名单,我觉得是需要费一些心思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希望编辑能采用推荐的名单,二是希望被推荐的人能够接受审稿的邀请。不然,就是白推了。


从第一点来讲,最大的误区是是清一色的推荐同胞,而且有些时候,这些被推荐人也从来都没有任何的审稿记录。在这种状况下,除非是编辑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和人群,否则采用被推荐人的几率非常小。这样,编辑一般会选一两个自己熟悉的评审,然后在数据库里根据关键词随机选一些审稿专家,专业领域和兴趣的匹配度都有可能降低,从而延长审稿周期。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推荐清一色的大牛。当前,一般的人都非常忙,更别说大牛,被拒审的几率非常高。因此,推荐审稿人一定要有针对性,确定是小同行,会对你的这篇文章感兴趣,这样接受审稿的几率大,意见也会中肯很多。不然即使是朋友,也未必会接受审你这个稿子。另外就是要有代表性,尽量避免地域小圈子。第三当然是要避免利益冲突,特别亲近的合作者不要推荐,不然人家以此为由拒绝审稿,会令人尴尬。这样的情形在我手上就发生过。


针对审稿人经常拒审的现象,我现在一般都会在数据库里一口气找十几个审稿人备用。邀请当然都是一次只邀请两个,一个拒审才会依次邀请下一个,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多于两个的评审报告。这里,也恳请大家收到审稿邀请,要么接受,要么拒绝,但千万不要置之不理。不明确回复,流程就卡在你那里了,系统多次联系未果之后才会自动进入下一个审稿人,非常耽误时间。编辑最怕的就是这样的审稿人。如果一个文章找了十几个人都没有人愿意审,则可以直接拒掉了。我还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形。


今天就简单谈到这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问题虽然细小,不过确实经常会碰到,稍微注意一下应该就能够避免。下个月针对具体案例,再讲讲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


点击以下蓝色链接,即可阅读

哈佛传奇教授Whitesides的论文写作之“道”


希望切磋讨论的朋友,请搜索“scholarset”添加好友


喝茶聊天心有灵犀,钻研切磋触类旁通

论文技巧,基金攻略,大家访谈,高黑科技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