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请注意!开学季,手足口病又来坑孩子了!

最近这段时间,可能每个家长都是兴奋与焦虑的“矛盾综合体”。兴奋的是“万兽归笼”,焦虑的是,开学了,不少儿童常见传染病可能会找上门来,特别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的儿童,主要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该病潜伏期通常为2-7天,平均3-5天。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01


接触传播: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毛巾、食具、玩具、床上用品等密切接触传播。


02


粪口途径:被患儿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经口感染。


03


呼吸道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通过空气飞沫、咳嗽、打喷嚏近距离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及时接种疫苗。目前我国有肠道病毒71型疫苗(EV71疫苗),其作用是预防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EV71疫苗虽不能预防其他种类的肠道病毒,但EV71病毒正是引起重症和死亡的罪魁祸首,所以越早接种它越好。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的儿童,接种程序为接种2剂,间隔一个月。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饮食习惯。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做好室内室外的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开窗通风为主,每天2-3次,每次30-45分钟。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

每天对幼儿用品及时消毒。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

加强幼儿免疫力。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多带孩子出去运动、晒晒太阳;保证孩子充足地休息。

发现手、足、口疱疹皮疹患儿,应速去医院就诊,如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应尽量家中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一般需要2周。

常见认识误区


得过手足口病就不会再得了。

这个说法不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血清型有多种,手足口病患者会对感染过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产生保护性抗体,但是不同血清型抗体通常无法交叉保护,因此,患过手足口病的儿童可以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而发病。




图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疾控





往期推荐


比暴走还有效 靠墙做这件事可降血压

血管硬化从30岁开始!早发现就能避免心梗

老年人跌倒不是意外,要预防

6个“减油”小妙招,给您的健康“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