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释放重磅信号!

横贯线 横贯线 2023-08-03
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7月12日,李强总理再次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
仅仅相隔一周时间,两次重磅会议举行。上一次,经济领域专家们出席会议。这一次,企业代表们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美团、小红书、海智在线、货拉拉、阿里云、徐工汉云、抖音、智联招聘等企业负责人先后发言,拼多多、京东、欧冶云商、BOSS直聘、航天云网、卡奥斯等企业负责人提交了书面发言。
在这两次会议中,我认为北京释放了一些重磅信号。
1、是时候恢复振兴经济了,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各个地方都以恢复经济为重要任务。
2、我在此前的文章中也多次谈到过,过去的粗放的工业化时代过去了,房地产时代也正在过去,在我们缺乏经济新增长点的今天,在避免走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当下,依靠科技创新是最好的出路。先辈充满智慧地告诉过我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无论是专家座谈会还是平台企业座谈会,科技创新都有被提到。正如这一次,李强总理提到要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加大研发投入,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
3、内需和开放两不误。企业要利用平台优势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同时也要提高国际竞争力,敢于到国际市场拼杀,带动更多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4、搞经济,和企业沟通交流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要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推动经济发展。
5、当下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有一些困境,但是仍要坚持信心。正如李强总理在会议上所说,要坚定信心向前看,努力破解“成长的烦恼”。
尤其是,要增长一些平台企业的信心。7月12日,也就是在座谈会的同一天,国家发改委还在官微发布了一批平台企业在支持科技创新、传统产业转型方面的典型案例,涉及腾讯、美团、阿里巴巴等多个企业。
或许,越来越广泛的认知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企业家们很重要,因为他们是最聪明的一批人,他们是带动就业的人,他们是让国家有竞争力的人,所以,在“成长的烦恼期”,企业家们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希望政府和企业这样的交流长期保持,而且政府应该坚守服务的角色定位,更多的是解决困难。
此外,我依然保持此前的观点,那就是不仅是上层保持跟专家和企业的交流,基层的政府也要保持跟老百姓的交流。此前我在《压力大!北京召开重磅会议》中谈到过,最近很多地方都在搞什么文明创城,然后撕掉店家玻璃上的红色贴字,弄得老百姓哭笑不得,不知道几个红色的字到底影响了什么城市形象,也不知道红色的字撕掉后,街上来往的人又怎么知道店里卖的些啥。还有,街道两边的门牌,非要搞得统一化,弄得各个商家毫无个性而言。
老实说,一些类似的举动对商家的心很伤害,也影响到他们在生意和投入上的积极性。很多地方部门,应该与商家有沟通机制,而不是一味地搞单边决定思维。
另外,我认为对于老百姓而言,地摊经济应该活跃起来。很多地方现在街道干净整洁了,但是人气也没了,没有地摊了,老百姓们的平价消费也没了。钞票不流通起来,就像血液不流通一样,时间长了,经济就糟糕。
还有,千万不要小瞧地摊经济,地摊经济越多,灵活就业的人就越多,而且,有些人靠一个小地摊,甚至可以养活一家人。
去年我们公司门口的街道上,一到傍晚时分,出来摆摊的人就多了,简直就是小吃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去年疫情原因,大家要挣钱,相关方面管得松点。我跟一个做米团的大姐问,她一个小摊一天能挣多少钱,她说一天能卖出上百个米团,纯利润有两三百块钱。这么算下来,这位大姐在一个小县城,靠卖米团一个月就有大几千的收入。
这对于她自己和家庭来说,是一笔让她很开心的收入了。
可是到了今年,街道上开始冷冷清清了,因为摆摊的不让出来了,我也再没见到过那位大姐了。街道冷清了,就连两边正规门店的生意也跟着冷淡了。因为道理很简单,人出来得少了,花钱的就跟着少。
原来的一个烧烤摊,也会助力街边奶茶店的生意,奶茶店的生意也会助力旁边甜品店的生意,奶茶店和甜品店也会助力中间的两元店的生意。简而言之,别看地摊经济很底层,但它们内含的经济规律和逻辑是一样的,它会让老百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现在老说就业难,大家都挣不到钱,那老百姓们自己有挣钱的方式,有自主就业的方式,为什么不能灵活一些呢?
大家钱都挣不到了,要那么点面子有啥用?
大家钱都挣不到了,谁来给解决就业呢?
或许,地毯经济不会让国家的实力变强,也不会增加多少税收收入,但是地毯经济可以让很多老百姓灵活就业,有点微薄收入,增强自我信心,维系家庭幸福生活。
树挪死,人挪活,越是艰难的时候,越应该充满智慧些。

往日好文

重磅签约,重庆能起飞吗

破防,楼市降价潮来了!

压力大!北京召开重磅会议

房价跌回5年前!

破防!楼市大利空

抛售!房价只有下跌一条路


关注“横贯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