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是民族之魂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

赵徐州 曾江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02-14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70年来,新中国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前行,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不懈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70年来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围绕相关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从您的专业领域谈一谈如何正确认识新中国70年来的变化发展成就?

陈众议: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再过两年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中华民族在短短的一个世纪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可谓震古烁今。但是,翻检我们每一个自己,又能否像曾经的保尔?柯察金那样无愧人生无愧时代呢?这可能不是一个伪问题。2017年12月26日,就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法国百年老刊《世界报》罕见地用六个中文大字作为头版头条的标题:“中国,强国崛起”。与此相仿,美国、英国、德国的主流媒体也纷纷在报刊,甚至封面渲染中国崛起。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确已今非昔比;但另一方面,从有关报道的实际内容看,西方远未适应这一现实,甚至还想方设法地阻华遏华。而现在我想说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又如何呢?我们够不够自信,够不够自明?为了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不由得想起了清教牧师温斯罗普在新大陆——满目疮痍的马萨诸塞湾的那次关于“山巅之城”的布道。他说:“我们将成为山颠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光都在注视着我们;因此,如果我们在实现这一事业的过程中辜负了我们的上帝,致使上帝不再像今天这样帮助我们,那么,我们终将只会给人们留下一个故事并成为全世界的笑柄。”他同时还将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比作人的躯体,大家都是躯体的一份子,必须为这个躯体的强健而不懈努力。我们知道,“山巅之城”的说法来自《马太福音》,却深深地印在了美国文化的根里。

中国社会科学网:对于外界的不解或者抵触,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陈众议:如今,我们比鸦片战争以来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我们的“上帝”——人民,包括逝者和来者都注视着我们,看我们能否在强起来的道路上迈出稳健、有力的步伐。这就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建设层面的事情了,它还直接指向我们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于是也就牵涉到我们需要兴什么样的文化这个关键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走的是一条同心圆式的既有内核,又有外延,达则兼济的复兴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网:当前,我们应该如何瞄准外国文学文化前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

陈众议:“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之一。由是,我们的文化传承中既不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也不缺敞开胸怀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气概。“兴文化”自然要兴一切优秀的文化。这既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自救不擅,何以救天下?同样,己所不欲,焉能施人?然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早在我们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哲人那里得到了充分论证。几千年来,时移世易,但人心未变,大国的倾轧依然在修昔底德的陷阱里不断轮回、打转。如何打破这个陷阱,光靠我们的诚意还不够,我们的文化宣传需要更加策略,更加“太极”。

问题是,从温斯罗普到好莱坞梦工厂,美国用了整整三百年;而我们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慢慢来。君不见以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而且正以几何级的速度呼啸而来? 因此,作为人文工作者,我们不仅面临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阻挠,而且日益受到资本和技术理性的挑战与挤压。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兴文化”、如何瞄准外国文学文化前沿,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理悠同和审美互鉴,其背后深层次、多维度的价值角逐已然白热化。

因此,如何不以己悲而悲、不以己乐而乐,同心同德,通过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发展来强健我们的文化母体这个根本,并尽可能地将其美好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显然是我们的急切需要。这与继续并且更好地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并不矛盾。前面说过,中华民族历来善于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否则势必封闭僵化、固步自封,而我们刚刚为此付出过近乎没顶之灾的沉痛代价。但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必须不忘本来:守护好本民族文化根脉,从而以文化人。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具体谈一下,当前如何能更好地将“兴文化”落到实处?

陈众议:当然,以文化人还必须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大到国法,小到个人诚信和道德操守,只有在法规和文化互为补充时,我们的国本才更加牢固。因此,围绕个人诚信和道德操守设置一套法规,似已迫在眉睫。后者可让那些目无法纪、毫无敬畏和一切肆意妄为者无处遁迹。宝岛作家柏杨说过,文化不仅仅是你读了多少书,也不仅仅是你有多少学问,而且还应该加上你的品行、立场和举手投足之间所散发的气质。用大先生鲁迅的话说,文化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总之,只有当我们足够好时,才可能得到全人类由衷的尊重,也才能更好地守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造福人类。我想,这应是“兴文化”的最终目的。


精彩推荐

【H5】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新年贺信

申报2019年度“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类项目的通知

2019年,做一个被学生怒赞的高校教师并不难!(附十大高校最新教学趋势)

中国学者在巴基斯坦取得考古新成果

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学术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黄琲  排版编辑:黄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