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伏瞻:为加快构建“三大体系”提供重要平台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新一届编委会。刚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作了工作汇报,几位编委也谈了很好的意见。我代表院党组,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新一届编委会,向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创办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表示诚挚敬意和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刊、报、网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问候!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伴随着改革开放而生。当年,我们的老院长胡乔木同志曾殷切期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刊物,他还形象地比喻,作者在这个刊物上发表文章,就像“鲤鱼跳龙门”。40年来,虽不能说《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所有文章,都字字珠玑、篇篇名作,但确实在相当大程度上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记载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民族齐奋进的光辉历程,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面旗帜,成为展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外了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一平台,一大批青年作者名扬学术界,一大批优秀成果走向海内外。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网融合发展,相得益彰,取得可喜成绩。
以《中国社会科学》等顶级期刊为代表的我院80余种学术刊物,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群,一定意义上不仅代表了我院的形象,而且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形象。来院工作近一年,我了解到,以《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法学研究》等为代表的期刊群总体上确实是全国最好的。因此,新时代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必须高度重视期刊的发展,院党组要重视,各所都要重视,千方百计把刊物办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成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的刊物。
借此机会,我就新时代办好我院的学术刊物,讲几点意见。
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我院的刊物,不是“同人杂志”,更不是什么“自由撰稿人联合体”。办好刊物,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自觉抵制来自“左”的、右的思潮的干扰。决不能出现与党中央精神不一致的言论,决不能为错误思潮提供传播阵地。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教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视野宏阔、理论深邃、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重大的原创性贡献,既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的研究对象。系统深入地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国理论界的重大责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大责任,是我院各期刊、出版社、报纸、网站的重大责任。《中国社会科学》和各杂志要精心组织有分量、有理论深度和学理厚度的文章,善于将政治术语转化为学术语言,努力推出研究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经典。
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出问题,是各杂志社工作的底线,也是一条红线。既要坚持正面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旗帜鲜明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成就,要严格按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口径,决不可出现与党中央精神不一致的言论。
二要以加快构建“三大体系”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并在致我院建院40周年贺信等重要文献中反复强调的,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崇高使命,是我院的崇高使命,是我院各学术杂志的崇高使命。
近代以来的学术发展史表明,一门学科,一种理论学术,一个重要范畴、概念和话语的出现并为人们所接受,往往离不开学术刊物等传播平台。从这个角度看,学术刊物、学术出版,是新学科、新理论、新学术、新范畴、新概念、新话语诞生的“助产士”和“摇篮”。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毋庸讳言,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战略目标相比,还有很多亟待改进和创新的地方。以我院为例,我们不少学科是从苏联那里学来的,有不少学科带有明显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还有不少学科是从西方“拿来”的,在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也有类似的情形。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不能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真正具有思想穿透力的学理解读,不能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和致我院贺信中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向全国社科界、向我院发出号召,交办任务,寄予期望,立意高远,话语殷殷,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奋力担负起加快构建“三大体系”的崇高使命。《中国社会科学》和各杂志要围绕“三大体系”建设这个中心,开办专栏,设置议题,组织学者,编发高质量稿件,使“三大体系”建设的研讨蔚然成风并结出硕果,成为“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
三要通过制度和编辑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刊物质量和影响力。质量是刊物的生命。实践表明,办好一个刊物很不容易,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接续奋斗;而要办垮一个刊物则很容易,一两个人心术不正短时间就可以办到。实践还表明,办好一个刊物,不断提高质量和影响力,制度是保障,队伍是关键。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要健全和严格执行匿名审稿制,执行严格、公开的编审流程,实行在阳光下采编,杜绝人情稿、关系稿、有偿稿,确保稿件刊发的严肃性、公正性和高水准。
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崇高事业。学术刊物编辑有别于其他通俗类刊物的编辑,不仅要有奉献精神,还要有专业学识;不仅要成为“杂家”,还要努力成为专家。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不仅需要一大批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而且需要一大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编辑人才。我们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加强编辑队伍的道德修养和个人自律;对于政治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编辑人员要提拔重用,对于以稿谋私、行为不端的编辑人员,一经发现必须调离并依纪处理;要推动形成事业为上、刊物为本、崇尚精品、追求卓越的办刊风气。
四要积极发挥编委会的作用。编委会是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力量。《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成员不少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专家,特别是本届编委会增添了不少新委员,也是去年新当选的学部委员,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形象和水平。要充分发挥编委会把方向、议大事、统全局的作用,充分调动编委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杂志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希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同志们一如既往地忠诚于党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讲政治、勤思考、敢担当、善作为,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网越办越好。希望我院所有期刊在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书写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主任;本文是作者2019年2月2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上的讲话)
精彩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发文机构榜单公布
最新中国智库综合影响力50强出炉: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列第一
蔡昉:稳就业的政策优先序和实施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暨2019年经济形势座谈会在京举行
【新著评介】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1978-2009)
原标题:为加快构建“三大体系”提供重要平台——在《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卓晶 排版编辑:张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