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为全面发展教育提供保障
提倡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立场,站在时代和教育的制高点上。社会转型是新时代的核心特征,是时代的制高点;“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制高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的前提条件,也是体育的心理基础、美育的基本内涵,并为劳动教育保驾护航。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倍数效应”,有的放矢地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构成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现实教育路径,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联系
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在德育的大框架下展开的,但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一是所附庸的对象不同。德育目标和内容是社会选择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的附庸;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完全属于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社会中每个正常的个体都是身和心的统一,它是人的附庸。二是理论依据不同。德育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等相关理论作为其主要理论依据,属于行为科学的范畴。三是工作原则不同。德育坚持价值导向原则,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出旗帜鲜明的判断、教育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则秉持“价值中立”的原则,要求在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选择。四是内容和任务不同。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人成为“人”,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对学生的学习、自我、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教育,重点关注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五是教育途径和方法不同。除显性课程外,德育需要借助隐性课程的强大力量,包括班级环境、学校氛围、校园文化等;而心理健康教育除依靠学校显性和隐性课程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外,还通过社团活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对部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干预,通过医院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矫正、心理治疗。
尽管如此,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很多一致性。首先,两者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我国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管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服务于这一总目标。其次,两者所遵循的教育规律具有一致性。只有以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再次,两者的教育内容部分重叠。在一些基本的文明习惯和道德规范上,如合作、团结、理解、尊重、奉献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是一致的。最后,两者的服务主体具有一致性。其服务主体都是“学生”,都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中的决定性作用。总之,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两者既有共性又具个性,且互惠共生、合作共赢。
心理健康教育是智育的前提条件
智力是智育的核心要素,其主要成分是思维。因此,发展学生的智力应侧重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心理潜能,并以发展的眼光对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智力特长的学生因材施教。正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训练和强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心智操作能力,学生的智力水平才能提高。
创造力是智力的核心要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紧张、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人的认知灵活性,而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则会引起额叶皮质、杏仁核和海马体的功能异常;脑成像研究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的额叶明显减小,并导致情感和认知功能的障碍。因此,创造力培养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并起着引导、维持和调节作用。一项对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发现,较多个性特征的成绩与学习成绩有高相关,学生优良成绩的取得更多以个性特征为转移。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是他们超常发展的重要内部条件。因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积极应对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增进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向上的积极心态和人格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应是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的心理基础
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强身健体。实际上,体育还具有“健心”功能,其“育人”价值体现在“育体”与“育心”的有机结合上。“育体”注重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具有外显性,而“育心”注重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具有内隐性。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的心理、精神基础。
体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身体自尊作为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个体自我运动能力评价、身体吸引力评价、身体抵抗力和健康状况评价。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呈正相关,也与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可使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程度显著提高。体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绪调适能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提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反映个体能否有效管理自身情绪状态的重要指标,其作用恰恰是缓解紧张情绪,维护情绪调节,帮助调节情绪冲动和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养成坚忍不拔的信念和挑战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在体育活动中最终“艰难汝成”,与之而来的往往是坚定的意志力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耐挫力。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是体育的灵魂,没有竞争就没有超越、创新和发展。有竞争就有合作,合作精神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情感,具有培养学生群体内聚力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团队合作精神意味着学生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美育的基本内涵
美育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段影响和教育学生,具有“入心、化人、怡情”的教育功能,其本身就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美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于他们的审美心理过程。在对美好事物的观察、想象和审美过程中,感知成分由于表象的再现、组合和改造而转化为情绪体验,而认知图式使情绪从合情转为共情,即情景情绪主观化。情绪伴随着对美的认知、理解而升华,作为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其他心理因素之中。同时,它又是触发其他心理因素的诱因。而通过审美活动的开展、深化,诱发出积极的审美情绪,才能使心理趋于平静、和谐。
美育最典型的形态即是艺术教育活动。英国一项研究通过互联网和相关组织对有心理健康需求人群参与的艺术项目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艺术活动有重要的心理健康价值和社会效益。因为置身于充分发挥自主性、保持创造冲动的艺术活动氛围中,必然会使人强烈感受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起其对生活的浓厚兴趣和实现自我的强烈渴望。心理健康教育也强调,自我实现不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也是触发个体内在蕴含的积极力量和品质的动力,这与美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作为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最普遍形式,艺术治疗则通过表达性艺术来进行心理诊断与治疗。它既是一种自发的艺术创造行为,同时也是心理咨询中用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艺术治疗整合了包括音乐、舞蹈、视觉艺术、文学、戏剧等活动在内的各种富有创造力的活动,给当事人营造出一种安全、无威胁的氛围,鼓励个体实现自我对话。目前国外盛行的音乐疗法和逐渐兴起的绘画疗法,在减少焦虑、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
劳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它是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手脑结合、身心和谐,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心理健康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并为劳动教育固本强基。
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愿望,才能产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进而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表现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心理倾向,并具体落实到劳动行为习惯中。毫无疑问,劳动为学生提供了撬动知识活力的“支点”,促进知识的掌握与迁移。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借助于骨骼、肌肉和与之相关的神经活动,形成并巩固劳动技能。个体经过反复训练劳动技能,将动作表象转化为实际操作的无意识行为时,就形成了劳动习惯。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劳动知识、态度、技能和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基础性保障。让学生在体味艰辛、挥洒汗水中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在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中锻炼意志。
劳动素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劳动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与此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提高自理、自立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学生在新环境中出现退缩、攻击和过分敏感而反应过度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应激心理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积极的挫折应对策略。
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面临新挑战,即需要唤醒学生对全部生活意义的追求。信息化、智能化不排斥人类劳动,反而对人的劳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时代劳动教育通过劳动唤醒个体对全部生活意义的追求,为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现实性。研究者对353名被试的测量结果发现,从劳动经验中获得意义和目的的能力与所有精神健康结果的改善有关,即意义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密切相关。新时代对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只有更为主动地探索生活的全部意义、发掘这种意义可能的空间,才能应对技术将生活单向化的挑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相关阅读
关注社交媒体使用者的心理健康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在京发布
【心理学】完美主义程度增加有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