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俞国良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10-31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业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曾对1987—2013年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横断历史元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下降,初一年级学生随年代变化的幅度最大;且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心理健康变化的幅度较大,心理健康水平也更低。对1990—2012年高中阶段学生(含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从1990年至2004年,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从2005年至2012年,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再继续恶化;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且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更快。而辛自强等人于2012年对1986—201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呈逐步提高趋势;在性别差异上,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趋势高于女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大学生基本相似。

互联网文化潮流和社会转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回顾上述几项研究,似乎随着年代的变迁,我国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没有发生恶化。这一结论似乎与我们的“常识”不尽一致。从已有研究结果看,由于所纳入关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的研究最近年限也只停留在2012年,大学生等的研究更是只停留在2010年,对于2010年以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究竟如何随年代发生变化,其结果不得而知,但从其发展趋势看,确实有值得我们警惕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或“恶化的先期征兆”存在。

当前青少年的成长,可以说与网络的发展和兴起同步,网络已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这是以前青少年所不具备的文化特征和时代背景。我们认为,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并不能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过度使用带来的网络和手机成瘾更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敌。其理由,一是社交媒体使用无法带来幸福感。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由于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在网络“屏幕”活动上,这意味着花费更少的时间在当面社交、印刷媒体、体育运动等“非屏幕”的现实生活上,而后者是与抑郁症状、情绪困扰等呈负相关的。换言之,社交媒体和电子产品的使用能够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影响心理健康。网络骚扰、较差的睡眠质量、较低的自尊水平、不良的身体意向等,是社交媒体使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二是网络与手机成瘾是心理健康的巨大隐患。业已发现,相比于轻度的电子产品使用者,重度电子产品使用者更可能体验到不快乐,幸福感水平较低,并有更高的自杀风险。在青少年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家庭、学校和同伴因素都可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影响,他们很可能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去寻求现实世界的补偿,即通过减弱入世心理中的拼搏精神和出世心理中的平常心而降低心理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三是网络信息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中的大量信息给青少年提供了许多上行社会比较的机会,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学生会让自己暴露于过多的同伴信息之中,而那些比自己“过得好”的信息则会影响他们的自尊、自我评价等。另外,网络中的一些“糟粕”本身也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社会转型也可能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当人们处于贫困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幸福感,但当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一个“拐点”后,幸福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就会变得复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群体的物质主义水平有所提高,而物质主义使青少年过度关注物质财富的重要性,加剧与传统规范、伦理的矛盾冲突,从而提高他们的消极情绪体验,降低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二是社会多元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青少年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需要在多种选择中进行取舍,其中的心理困扰、心理矛盾和冲突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现代社会的异质性较高,这种异质性会影响青少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异质性的前提下,青少年可能会同时存在对多个群体的社会认同,不同的社会群体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规范,当这些社会规范之间产生分歧时,他们就会体验到社会认同的冲突。三是环境不确定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转型的过程带来了更多的环境不确定性,从心理学角度看,不确定性意味着青少年无法对未来进行准确的评估,于是无法提前进行准备,进而引发焦虑情绪。随着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进程加快,中国社会开始步入个体化社会,以往由集体承担的风险逐步开始由个人承担。网络社会中,信息成为直接的生产对象,这就导致不确定性成为网络社会的本质特点。对青少年而言,向上流动的需求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共同造成了当代青少年的“阶层焦虑”,而所谓“从小赢在起跑线上”之类的心灵鸡汤,更是让青少年心理健康“雪上加霜”。

互联网文化潮流和社会转型过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不是线性的,更不是完全独立发挥作用,而是存在着叠加效应。我们认为,社会转型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深层原因,而文化潮流的变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的直接媒介,社会转型的过程通过文化潮流的媒介作用共同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宏观上,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从微观上,则需要根据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有的放矢地疏导、缓解和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减少网络与手机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从源头和政策上,国家和政府应加强对网络游戏、手机APP等的审核,加入防沉迷因素,例如禁止未成年人注册某类网络账号,当游戏时间过长或使用时间过长时,系统应及时予以提醒或禁止继续使用等,防止青少年迷恋网络。从教育对策上,应加强对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与手机的指导,引导青少年多参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与户外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用良好的行为习惯代替不良的喜好与陋习。从管理措施上,应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进一步清除对青少年有害的信息,尤其关注带有明显自杀暗示性或涉及自杀方法的网络信息,防止青少年通过网络产生自杀意念或行为,保护青少年健康上网、绿色上网。

第二,缓解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社会转型是历史的必然,不可逆转;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是可以缓解,甚至避免的。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社会矛盾、心理冲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因此在预防和减少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应针对社会转型制定相应对策。一是努力避免青少年学生因经济困难产生不良心理后果。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均衡教育资源,完善资助政策,使经济困难的青少年学生能够享受相同的教育条件。二是引导经济困难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经济收入距离增大的现象,防止他们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产生不良心态,应将自身经济条件的劣势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三是在青少年学生中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克服可能出现的极端物质主义倾向。

第三,重视家庭和学校的保护性作用。文化潮流和社会转型的叠加效应,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系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家庭和学校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载体,在其中不仅起到传导作用,也能发挥保护性作用。如果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则能防止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在家庭层面,应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升婚姻关系质量和亲子关系质量。在学校层面,则应提高学校的认同感,增加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严惩一切师德禁行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成为他们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杜绝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从而为他们提供安全的微系统环境,抵御外在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侵扰。

第四,持续关注女生心理健康。几乎国内外所有的研究证据都表明,在青少年群体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并且这种差距还在随着年代的变迁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这表明,女生对于文化潮流、社会变迁的敏感程度要高于男生。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女生的心理健康予以更多关注。从社会层面,应进一步倡导尊重女性的社会氛围,维护女性的平等地位;从学校、家庭层面看,则应多关注女生的日常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及时帮助她们解决现实问题和心理问题,把解决心理行为问题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真正提高女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精彩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1-2月后期资助项目结项名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0年1-2月结项情况通报
科学与人文携手抗击疫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卓晶   排版编辑:张卓晶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