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脱贫攻坚取得关键性胜利
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江西省上犹县脱贫攻坚取得关键性胜利。行走在上犹县的坡岭村落,探访精准扶贫带来的变化,脱贫户、村干部、扶贫干部、相关学者等脱贫攻坚战参与者让记者深切体会到,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贯穿于上犹县精准扶贫的全过程;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进一步锤炼了科研工作者的学术品格,将扶贫实践的论文写在了红土地上。
上犹县的脱贫实践洋溢着哲学社会科学的智慧与力量。
激发内生动力 以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志萌表示,我国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大幅度提高了贫困群众收入水平。
上犹县是山区,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954户44606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50个。截至2019年底,全县50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未脱贫困人口减少至41户110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4.59%下降至2019年底的0.03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835元上升到2019年的11551元。
正是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让很多因病、因劳动力丧失致贫的人,大大减轻了负担,让他们重新获得通过辛勤劳动致富的权利。
上犹县元鱼村村民蔡序珍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他患病后,家庭陷入困境。2013年,蔡序珍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全家及时享受到健康扶贫保障,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大病救助“四道医疗保障线”补偿后,报销比例在90%以上,大大节省了医疗开支。“四道医疗保障线”、新农保、人身意外保险等都由政府代缴。这两年,蔡序珍和妻子在附近乡镇经营水果店,还享受了5000元创业补贴。2019年,他们的家庭收入达到5万多元、人均8700多元,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2016年,元鱼村村民蔡联介因交通事故致残后陷入困境。在当地政府帮扶下,蔡联介先后发展了油茶低改、蔬菜种植和鸡鸭养殖,并在村里的安排下参加了农技培训。2019年,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多元。对未来,蔡联介充满信心。2020年,他扩大养殖规模,今年有望增收2万元左右,家庭收入将再上新台阶。
元鱼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解放表示,全体村干部和帮扶力量凝心聚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时关注户情村情,对可能致贫、返贫的群众给予帮扶。坚持党建引领和发展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做到“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李志萌认为,还是要坚持外部帮扶与内生动力结合,形成正向引导激励机制,把扶贫脱贫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不能掉以轻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檀学文建议,应增加应急、兜底、展期等举措,做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准备。其一是适当扩大监测范围和频率,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应急性帮扶措施,如扩大消费扶贫,新增以工代赈、扶贫公益性岗位等,对冲疫情影响。其二是将兜底保障脱贫的范围从无力脱贫户扩大到疫情冲击户,综合利用好低保、社会救助机制,不设指标,应兜尽兜。其三,对稳定脱贫起根本支撑作用的产业、就业等政策措施,要注重夯实基础,并在今后几年设置巩固提升的扩展期或缓冲期。
以产业为龙头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上犹县通过产业扶贫,确保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南昌大学教授钟贞山表示,上犹县通过打生态扶贫、交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的组合拳,夯实了农村发展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驻上犹县扶贫干部、上犹县副县长刘红雨介绍,从2015年底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挂点联系上犹县营前镇蛛岭村扶贫工作。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250万元,县级层面整合资金270万元,利用废弃鱼塘兴建了蛛岭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16年5月并网发电以来,年均发电约55万度,每年可产生收益约60万元。收益主要用于确保全村建档立卡户每年有3000元左右的收益,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脱贫;确保村集体在2020年前每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益,2020年后有80万元左右的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2017年,蛛岭村顺利实现退出贫困村行列。
元鱼村长期突出产业和就业增收。解放表示,在就业方面,充分利用当地就业扶贫特色“6+1”模式(车间+贫困户、农业+贫困户、能人+贫困户、单位+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小微企业+贫困户)助力就业扶贫。2018年,元鱼村全村如期脱贫。元鱼村村主任吴世均对记者说,为带动村民增收,村里成立了油茶合作社;为发展集体经济,建了一个30千瓦光伏发电站。仅2019年,村集体收益就有23万元左右。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极大完善。上犹县委党校副校长刘宗贵对记者说,脱贫攻坚补齐了民生短板,乡村公路、卫生室、学校、有线电视、宽带等覆盖率大幅提高,大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创新党群联系工作模式
钟贞山表示,上犹县在扶贫工作中开创了“乡间夜话”工作模式,使精准扶贫有了具体的工作抓手和落实措施。“乡间夜话”工作方法将成为党开创农村工作的新机制。
“驻村工作队和选派的第一书记充实到贫困村,极大地提高了村级干部的队伍素质,使最基层村干部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助推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脱贫攻坚工作,一大批干部攻坚克难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特别是青年干部熟悉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刘宗贵表示,通过脱贫攻坚,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檀学文表示,脱贫攻坚战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开展了大规模社会动员,大批年轻干部在扶贫一线得到锻炼,为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有益基础。
李志萌表示,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构建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创新完善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在减贫方面的巨大成就坚定了全球减贫信心,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全球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的实践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从未缺位,在农村贫困状况调研、贫困标准制定、扶贫政策制定和评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檀学文表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一是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央和省市等各级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意见。二是给予智力支持,以第三方身份实施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为各级党政干部、群众开展讲座、咨询,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探索脱贫道路。三是展开学术探索,出版或发表学术成果研究阐释精准扶贫思想,总结中国特色扶贫经验,评估扶贫政策效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刘红雨表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一方面,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特色和优势,解决“扶智”与“扶志”的问题。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上犹县定点扶贫中,通过邀请医疗专家义诊、宣讲授课、捐赠图书、光伏扶贫、共享养牛等,很好地体现了“志智”双扶的成效。另一方面,注重扶贫项目的精准调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扶贫和国情调研、制定全域旅游规划、赠阅《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方式发挥自身优势,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食粮。
“在精准扶贫中,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模式建设、扶贫方式完善与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建设等方面。”钟贞山对记者表示,脱贫攻坚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整体性提升和完善,也是党在农村工作机制的新变革。相关学者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美丽乡村生态规划、农村文化文明引领、安全和谐农村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志萌表示,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各地创新实践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等多种创新的经验样本和模式。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更深度调研,挖掘和总结、提炼和提高,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理论支撑。
刘宗贵认为,未来,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怎样在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的转型中准确把握总的趋势,如何推动扶贫工作方式从集中作战向常态化推进、扶贫政策从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扶贫目标从实现精准帮扶向推动共同富裕发展等,有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