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认知诗学:一种文学批评新路径

张同德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10-31
鲁汶·楚尔是以色列当代杰出的文学认知研究领军人物,在诗学语音学、比较文学、经验主义美学等领域多有建树,《建构一种认知诗学的理论》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著述。该著作将认知诗学从最初的学术构想稳健地推进成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促进认知诗学的理论推广和学理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深化文学阐释理论
鲁汶·楚尔提出,认知诗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理论方法论,用以阐释诗歌语言和文学形式,或阐释批评家的决策如何受人类认知过程和信息处理模式的制约与形塑。这一概念界定了其认知诗学的两个主要探究领域,一是诗歌结构与它所产生的感知情感之间的关系;二是当非理性情感迸发,闯进我们的秩序世界时,批评家所征用的认知策略和决策。这些有益探讨对诗歌鉴赏和批评理论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在“认知性”上,鲁汶·楚尔认知诗学着眼于人大脑的自然能力(包括短时记忆和知觉的格式塔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知制约观。其中,记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制约因素。短时记忆机制对语言结构的组织有重要影响,人类语言的可切分性和可组织性正适应了人类记忆的这一认知制约。而知觉的格式塔原则有助于我们把某个刺激模式最大程度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刺激模式越简洁,占用的心理加工空间就越少,越容易将其控制在短时记忆范围内,因而越容易形成节奏。这样就可从认知制约的视角来解释众多的诗歌传统,如诗体、节律、顿歇、诗何以歌等诗学现象,都是为了适应人类大脑的自然能力和认知制约而采取的认知策略。鲁汶·楚尔认知诗学从认知过程的普遍性着手,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文学文本被过度解读为文化产物的倾向。
在“诗学性”上,鲁汶·楚尔认知诗学所要探讨的是,诗人如何借助言语手法去调动和征用与情感过程密切相关的认知资源。或者说,诗歌是如何在视觉、听觉媒介的辅助下,摆脱其逻辑的、程序化的概念范畴对常规认知过程的强烈干预而实现其感知效果的。从这个意义上着眼,鲁汶·楚尔充分肯定了曼弗雷德·比耶维斯奇(Manfred Bierwisch)对“诗学”的界定:“其实际对象是发生在文学文本中,并决定诗歌特定效果的独特规律;归根结底,是指人们创造诗歌结构并理解其效果的能力,即我们所说的诗学能力。”也就是说,他对诗歌文本情感效应的认知研究具有强烈的认知美学意义。
由于对“认知性”和“诗学性”的认识不同,鲁汶·楚尔提出了有别于其他学者的研究假设。其中一个重要假设是:“诗歌出于审美的目的,利用了最初不是出于审美目的进化而来的认知过程(包括语言处理过程)……诗歌阅读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对认知过程的修正甚至是变形,以及它们对并非原初‘设计’用途的适应性。有相当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重要的诗歌效果都是对常规认知过程强烈干预或延迟的结果,也是审美目的对认知延迟的影响加以利用的结果。”基于这一研究假设,鲁汶·楚尔认知诗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既然诗歌语言跟所有语言一样,就其本质而言是概念性的、逻辑性的、序列性的、线性的,那么诗歌语言是如何传达出非概念性的、非线性的情感体验的?换言之,诗歌复杂的符号系统是如何借助大量的言说策略捕捉到感知品质的?因此,发现诗歌的结构手法和组织方式如何被用来传达出宗教—神秘诗、浪漫主义或象征主义诗歌中情感的、感知的、神秘的、浪漫的等诸多不可言说的品质,是他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
开创诗学研究范式
本体论诗学研究要么热衷于文学批评的史学研究,要么浸润于文学文本的修辞学研究,鲁汶·楚尔跳出了这一窠臼,转而将目光投向诗歌审美效果被触动、被激发的认知过程上。这一方面远离了浪漫主义情感泛滥的流弊,另一方面摈弃了现代主义理性、秩序等“丧失个性”的、照相机镜头式的美学追求。他借助读者认知机制的普遍性和共通性,消解了理智与情感的分野及诗歌作品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对立,以系统的方式将“诗歌的特定效果”与“发生在文学文本中的独特规律”联系起来。
鲁汶·楚尔理论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既没有停留在诗歌文本的微观分析上,也没有徘徊于其文化研究的宏大叙事上,而是回归到具有涉身性、情境性和隐喻性的人的认知处理上,即认知的稳定性、有限性、经济性和认知风格。在鲁汶·楚尔认知诗学的所有理论阐发中,我们都可认识到这四大因素对他在不同著述中所论及的各种认知机制的影响。也就是说,鲁汶·楚尔在其著述中所探讨的语言学的、诗学的、心理学的、神经学的及概念意义上的诗学策略,都是在克服认知有限性或违反人类认知系统常规运作过程中实现诗歌感知效果的。这就是鲁汶·楚尔认知诗学所践行的、因认知受到干扰或延迟而产生的陌生化模式。
由此,鲁汶·楚尔在总体上倡导了这样一种主张,即诗人、作品、读者和世界之间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关联在一起。一方面,诗歌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艺术品本身”,读者可凭借自身的认知策略和批评态度直面作品而不必听命于诗人;另一方面,作品文本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读者的反应(即批评家的决策),这就使批评家的研究路径从“意义导向”转向了“感知情感导向”,从悬置的、隔离的、孤立的诗人、作品或读者元素,转向了诗歌语言与读者情感之间作为结构相似性的审美品质,从艺术所表现的“内容”(what)转向了艺术表现的“方式”(how)。由此,他开创了一种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即鲁汶·楚尔诗学研究的认知陌生化模式。
更新阅读分析方法
鲁汶·楚尔认知诗学,无论从国别文学角度还是从比较文学角度,也无论从文学批评视角还是从认知文化视角来看,其研究风格、研究范式及理论路径等无疑都是拔新领异的。他没有盲目信奉和追随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纷繁的概念、理论和范式,而是坚持利用认知科学所提供的分析工具探索其对诗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并反驳了来自批评家的两种指责:“分析批评破坏了读者对诗歌的感知体验”和“诗歌的感知效果完全是主观的,无法付诸系统的实证研究”。
由此,鲁汶·楚尔认知诗学的理论提供了许多关于文学阅读的认知分析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借助认知科学的理论工具,有效地把诗歌的感知效果和诗歌的文本结构关联起来,以多视角、宽视野、跨学科的研究方式探究如下问题:诗歌文本中那些被征用的形式多样的文学手法,对读者常规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实施了怎样的有组织的暴力行为,来实现诗歌的审美目的和感知效果。在此基础上,也可阐明诗歌中非概念化的情感体验是如何在概念性诗歌语言的结构中表现出来的。
鲁汶·楚尔在其理论著述中所增补的大量美学论述是开放的、包容的,他对诗歌文本感知效果的认知研究,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现有关于情感效应的理论与方法。这正是鲁汶·楚尔所主张的,文本的理解不是对文本之中固有意义的解码行为,而是在文本基础上利用认知资源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一种身心运作的过程。
在当前认知诗学研究领域,我们需认真对待鲁汶·楚尔的认知诗学理论。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认知诗学研究,成为无数后来者思想灵感的源泉,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分析视角和认识事物的方式。他利用形式各异的认知工具解释诗歌创作和读者体验等现象,探讨诗歌文本与读者感觉效果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将人的主体性、身体的独特性和体认的基础性等身体体验、空间体验与互动方式融入诗学研究中,在理解自身和空间的基础上阐释诗歌文本,从而开创了一种文学批评新路径。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

相关阅读

间性研究:从比较文学到跨语境诗学

二冯诗学的价值与影响

通往语言的路途——海子诗学语言观简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冯枫添  排版编辑:冯枫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