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三个命题
马克思教育思想中有三个重要的命题:一是关于教育的性质,讨论教育与阶级的关系;二是关于教育的方法,强调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是关于教育的目的,主张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三个命题不仅曾经对中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与阶级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的阶级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内在一致的。经济利益是最根本的阶级利益,物质生产活动是最首要的历史活动,强调的都是物质性对精神性的决定意义,即通常所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就教育的阶级性而言,教育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教育的内容、目的和方法等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最终是由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意味着任何教育——无论看起来多么具有普遍性——都必然代表着特定阶级通常即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不过,统治阶级总会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是全社会的普遍利益,从而也把自己阶级的教育思想说成是全社会共同的教育思想。就像封建时代的教育只能是地主阶级的思想教育,代表着土地贵族“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世袭罔替”的利益诉求,而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则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教育,代表着资本豪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利益诉求,如此而已。但它们都宣称自己揭橥的是教育的“永恒规律”,而与特殊的阶级利益无关。只有马克思主义从不掩饰自己的阶级性,公然宣称共产党人“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即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使教育成为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工具。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从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就像哲学从不带有时代的特质,是同样不可能的。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教育阶级性的思想?一方面,教育的阶级性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任何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对教育施加影响,这是关系到为谁培养人的大事。1949年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新教育要“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毛泽东也说,“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些主张都是理所当然的,是教育阶级性的必然要求。我们今天仍然一如既往地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都是教育阶级性的体现。
另一方面,教育的阶级性并非教育的唯一特性,也不见得总是教育最首要的性质。教育的阶级性可以说是一种特殊性,但教育除了特殊性之外一定也有普遍性,比方使教育成为可能且必须由此出发的人的自然属性。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分为三种,由低到高分别是植物性灵魂、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具体表现为人的天性、习惯和理性。每个人身上同时具有这三种灵魂,否则要么教育就成为不可能(如果人缺乏理性),要么教育就根本不必要(如果人可以不受天性和习惯的束缚)。教育的目的即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最终促进天性和习惯服从理性的指导。这种基于教育普遍性的思想和教育的阶级性思想一样,都揭示了教育的某种性质。依赖观察和思考的不同角度及目的,教育的特性是多方面的,比如民族性、历史性、伦理性等。用阶级性遮蔽乃至取代教育的其他特性不符合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宗旨,并可能在实践中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在著作中多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问题,认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就是说,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要从早期教育开始,而不是等到受教育者的人格和身体都成熟之后。马克思想要改造的“现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即通过教育“把人训练成机器”,从而无限度地追逐资本利润的畸形社会。什么是教育?马克思说:“我们可以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这三种教育都应该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而言,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手段和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命题主要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脱离社会生产生活的纯粹理论教育和书本知识,主张培养既有文化素养又有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命题的原则立意本身没有问题,但从教育实践来看,存在如下几种偏差。
一是把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仅仅理解为粗重的体力劳动,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目的仅仅理解为对体力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狭隘的理解和马克思设想中应该与之结合的“技术教育”基本上没什么关系。这不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排斥理论教育和书本知识,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解为单纯地反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种理解严重背离了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本义,须知在关于教育的“三件事”中,马克思是把智育(主要通过理论教育)摆在第一位的。书本和理论是无数前人的智慧结晶,离开这种知识的传承,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就变成单纯而粗蛮的体力劳动了。
三是过于强调就业导向,轻视乃至抛弃基础和冷门知识。应该说,关注就业也就要求关注产业发展,围绕就业设置专业和课程,本来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种合理方式。但不能因此就置教育的基本规律于不顾。约之,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不能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要考虑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无论如何不能因此荒废基础理论教育。而且,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同生产劳动的结合仅是其中一种,没有必要将之绝对化。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为什么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意味着,在马克思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毛泽东也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标,并指出达成目标的具体方法。因为,在现代机器大工业条件下,他敏锐地观察到生产过程不仅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技术,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文化知识,传统时代处于分离状态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现在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这对马克思而言意味着一种重大社会变革的契机,即有史以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差距有望缩小甚至消灭,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在技术革命的基础上真正呈现出了现实性。这就是说,马克思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立意,不是一时一地的职业训练和提高劳动效率,而是通过人人接受文化教育并同时充分熟悉生产过程,最终达到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鸿沟的目的,从而使得未来社会的每个人都同时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文化人和劳动者,即“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着眼宏大而长远的教育目标,和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等级的和非等级的正义研究”(19BZX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阅读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岩 排版编辑: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