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讨会召开
9月26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云南省委副书记王予波出席会议并致辞。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主持开幕式。
李毅表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讨会的举办,是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列重要论述的有力举措。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之要、现实之需。我们要弘扬艾思奇“忠诚战士”精神,学习他坚强的党性和为党为人民做学问的情怀,学习他为现实服务的态度和勇于斗争的精神,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干在实处;要继承发扬党校优良传统,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走在前列,更多更好开发优质网络课程,打造引领大众、引导舆论的新阵地,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赵奇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理论,是源于实践、为民造福的理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实践中寻找答案,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在对人民群众讲实话、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过程中传播新思想,让理论的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权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价值追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表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要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人才队伍建设,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容体系,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话语转换,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认为,理论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逻辑是理论的,广大群众只有从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入、印证、强化中,才能真正接受、理解、信服、遵循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要通过理论宣传、教育、普及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充分展现出来,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瑞才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理论学习宣传创新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要求,就要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适应理论创新的发展。要在不断创新中重点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学习宣传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载体平台创新、方式方法创新。
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原院长郝立新看来,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看,理论的人民性与大众化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人民性是大众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大众化是人民性的必然要求和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品格,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欧黎明认为,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研究走深走实,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学习宣传研究,以创造性的学习、宣传、研究方式,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研究产生实效。
会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云南省委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以及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大学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大学以及云南省社科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关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卓晶 排版编辑:张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