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宝鬘论》颂词传讲(3)——搔痒则安乐,无痒更安乐 | 上师UC开示
《中观宝鬘论》颂词传讲(1)——先求“增上生”法,后得“决定胜”
我看看还多不多啊……好像我念传承的时候特别着急。其实也不需要那么着急,慢慢来就可以,我们一般听《大藏经》的传承都要好几个月……我害怕你们打瞌睡,睡着了……现在看到世间人特别忙,有时候就觉得很可怜,不过也很理解大家……所以听法很不容易的。我在这里啰啰嗦嗦,耽误大家的睡眠,明天工作也没精神;等下你关了电脑,有些家人不信佛教的话,他也会批评你——“你刚才一直听什么课啊?!”这样就又受批评。(上师笑)
(上师念一段传承)
他说我们不净的身体用各种词句来装饰有什么用呢?说这个身体是多么多么美啊,通过各种广告……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身体也知道,别人的身体也可以知道。这里有很多断除贪心的窍诀。
(上师念一段传承)
“搔痒则安乐,无痒更安乐。”我们以前也用过吧,有些人觉得:啊,你们出家人这么痛苦啊,你们怎么怎么……世间的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其实搔痒是觉得有一点点舒服,但如果身上没有痒更好。所以我们依靠一种欲望来获得快乐的话,实际上没有欲望也许更快乐。
这是龙猛菩萨的智慧,但世间的主流思想不是这样的。所以有时候佛教个别的一些思想,跟我们大多数的价值观有一些冲突也情有可原,因为整个趋势并不是这样,周围的宣传、广告,还有很多媒体,从小我们都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成长,不管东方西方都是这样。所以我们的习气可能跟佛教的道理有一定的距离。
(上师念一段传承)
这里讲真正菩提的因。很著名的一个教证:“菩提心为本,坚固如山王,悲心遍十方,不依二边智。”很多《入中论》的教证和这个经常用的嘛。这个教证意思是说,我们想成佛的话,要有对众生的大悲心,还有行菩提心和愿菩提心,以及不依二边的智慧。智慧和悲心、菩提心,这三者就是成佛的因。
所以我们佛教徒要看看自己对众生有没有悲心?度众生的菩提心产生了没有?是否懂得无我的智慧?这三个非常重要。有了这三个,那么自己的学佛、大乘佛教的思想没有问题;如果这三样都没有,表面上我们做什么、说得再好听、吹得再好,实际上根本可能没有抓到。
有时候我去东南西北全世界各个地方的时候,经常有一些担心,就是很多人学得那么少,真正证悟空性的、在这方面努力的人并不是很多。当然我们哪怕是行持一个善法,做一个好人、善良的人,这也是很难能可贵的;但如果按照大乘佛教更高的一些要求,我们每个人可能还要不断地努力。
(上师念一段传承)
这里三十二相讲得比较广,八十随好只是简单的一个偈颂。佛陀的庄严身体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以前也讲过,光是佛像就这么庄严,那佛陀真正的身相是不可思议的。小的时候我都经常想,长大以后有机会、有财富的话,我一定要请一尊很好的释迦牟尼佛的佛像,一直这样梦想。
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自己要有很好的佛像,而现在我看很多人都有机缘拥有庄严的佛像。今天我们这里这一尊也给大家看一下(上师举起面前一尊金的释迦牟尼佛像)。
希望我们佛教徒如果有机缘的话,自己也随身带个小唐卡、小佛像;如果没有信仰的话,用佛像做装饰也可以的,作为平安的标志也可以的。
(上师念完第二品传承)
(待续)
——索达吉堪布2018.02.27第122次网络开示
来源于智悲佛网
若向外走,你会做梦;
若向内走,你会觉悟。
欢迎加入佛学会,
开启生命的觉醒之旅!
▼
春节春意暖 桂林佛子爱心如春风 送进特困重病户佛教与科学|念力强大神奇的作用,不信可以试试!
开示|动中禅:与生活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