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入门》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石大教务 2022-07-15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入门》

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01

案例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入门》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一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本课程开设目标在于使学生认识民族自身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能够用英语熟练对外介绍中国文化知识。

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中国简史、中国文化形成的基础、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国语言文字及书法、建筑风格、传统节日与民俗等方面。课程以英文进行课程讲授,解释重点术语,阐释文化背景,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以历史、宗教、文学、经济、建筑、民俗等为主题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启发学生思辨;引领学生鉴赏翻译名作,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02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在教学中,我们打造以文化知识为主,英语技能为辅,名家译作为补充阅读材料的多层次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上通过知识点讲述、文化概念输入、跨文化对比、以及跨语言对比,提升学生文化传播与交际能力,增强跨文化敏感性,提升民族自豪感,并最终以知识育人的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1.通过跨文化对比,扩宽渠道、丰富方式、塑造全景化

例如比较莎士比亚与杜甫诗歌;对比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唐传奇《叶限》与Cinderella;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等等。在整个讲授的过程中,中西对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跨文化对比、对外传播能力。

2.通过思辨阅读,进行头脑风暴

针对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思辨问答”,通过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扩充知识面,提升英文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思辨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小组任务贴近国家发展战略与地区定位,充分发挥英语专业优势

如:天主教在中国传播与儒家思想结合的梳理、翻译任务;北京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外宣提案任务。充分发挥小组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任务这种大作业形式,深入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型思维能力、学科体系能力、结合学科背景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全方位教学情境

通过线上活动、线上同伴、线上资源等线上课堂的补充,构建多空间融合的混合式学习环境及学习情境。依托互联网与社区分享等技术,使学习情境现实与虚拟融合,成为一种具有目标性的长期存在的学习活动,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学知识传播、分享和转移。


03

心得体会

目前学生对课堂中加入中西文化对比,以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方式非常感兴趣,认为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功底和英文能力。

每节课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每个小组有不同的任务,知识分条缕析,既强调稳固的基本功,又重视输出的内容与质量,能够言之有物,思想有深度,提升了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课程思政

感谢外国语学院

唐萌萌老师供稿


石大教务,与你一路相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