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信用平台要是都这么用,环评市场早就净化了
文/汤贤乱
环评信用平台本是个管理上的技术创新,这一点不可否认,不然固废管理、排污许可和土壤风控修复系统也不会纷纷效仿。打造各类数据平台,也是信用中国和数字化政府建设的大势所趋。
但两年多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环评信用平台一直没发挥该有的效能。就像能号令武林的屠龙宝刀一样,虽是至宝,但在盲叟谢逊手中十年,无任何作用和功效。
清合投稿作者卡巴斯基在《信用平台本是个好东西,无奈有些人太“聪明”》这篇文章中吐槽过此现象,也曾提出过建议。
上个月底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诚信档案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笔者撰写《环评诚信档案专项整治,谁在乎?之后呢?》一文,除了呼吁拓展环评市场,重塑行业生态,关注从业人员,又重申了几点关于环评信用管理的四点建议。
今天看到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监管工作的通知》,里面正有平台注册审核检查、加强编制单位监管的相关内容,似乎是对清合建议的遥相呼应。
当然,江苏省厅大概率没看过清合的文章(清合影响力还没这么大),他们此举是主要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的要求,打击环评弄虚作假、借证挂证,以提高环评质量。
那就当英雄所见略同吧,殊途同归,大家共同的认识是,环评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然保留的利器,尚不能放松管理而任由其荒废。
生态环境部今年提出严惩环评弄虚作假的指导性意见后,也确确实实陆续通报了几十起典型的案例案件,取得了以儆效尤的效果。
但这些举措都偏末端治理,在源头防控这方面,缺乏有力的措施,或者说没有把信用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起来,以至于不能防范于未然,把环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其实,环评信用平台是人过留声、雁过留痕的,很多超额承担工作量、从业信息频繁变更、上传虚假社保凭证的动作,是极容易被稽查发现的。只要严格管理,真抓实管,要打击环评单位弄虚作假、鱼目混珠并不难。
以前各级主管部门疏于管理,让环评商人及南郭先生趁虚在行业中搅和许久,获益不菲。如今官方要进行环评诚信档案专项整治,强化环评监管以提高质量,自然会慢慢地回归到信用平台上来。
信用平台就像一个小池水,所有的环评水鱼都在里面游,要捉几只混迹其中的鳖,那还是轻而易举的。
江苏省的这份通知,就是一个强化监管、精细措施的信号,如果能严格落实下来,必定能打倒一片在环评行业混水摸鱼的南郭先生。如果全国各地都这么操作,那环评市场必能得到净化。
咱们来简要分析一下江苏省这份通知的内容。
第一条,就“接纳”了我们关于注册审核检查的建议,即对在信用平台注册的环评机构,开展现场人工检查。
按贤乱的意见,除了软性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和档案管理体系,硬性的办公场所也要看。之前就有新闻报导说,某环评机构注册的办公地址,其实是一家烧香拜佛的场所。
现场检查,软硬兼施,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平台注册的环评机构不是僵尸企业,不是皮包公司,不怕联系不到负责人,或缺乏送达处罚决定书的地址。
再者,若发现虚假信息或条件不满足环评工作需求的,不应止于失信记分,还应要求停业整顿,直至合格方可承接业务。
第二条的定期更新业务承接情况,掌握从业者的工作量这条,生态环境部在广州绿网的推动下,已经在实施了。部办公厅定期将高产人员的名录下发各省,要求靶向监管,加密复核抽查。
第三条也有不少地方已经采用实施,此前就有群友发的环评工程师在某项目现场举着职业证书和身份证拍照的相片,虽然样子不美观,但起码也能叫环评师本人郑重其事,严肃对待环评工作。
第四、五条要求也不是什么新的创举,平素在地方上也有见到,但是否能严格执行而不打折扣,就看各地主管部门的力度了。此类要求以前常见于市区级的环评管理文件,在省的层面来统一要求的,江苏省应该是行动超前的。
这份通知给贤乱的启示是,倘若不能踏实扎根环评咨询行业,或缺少真正的技术人才,任何一家靠变现政商关系而混迹于环评行业的掮客公司,都很难同时做到以上五点要求。
偶尔捞点环评小活的玩票公司,在强监管的背景下,一旦觉得做环评麻烦,或认为精力和成本的投入远小于利润产出,那他们也不敢再轻易染指环评了。
江苏省这样做,有利于保护真正从事环评的企业,营造良好的生长和竞争环境。长期看来,是有助于行业清理整治和环评市场净化的。
当然,政策的生命力,关键还是在于执行、执行、执行,希望其它省份也能见贤思齐。
—END—
原创不易, 请多鼓励, 欢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