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字是我们忧郁的承载

汤贤乱 清合 2021-04-16


(一)

在网上写一篇文章,似乎不是那么轻快,我原本喜欢动笔写字,而且还是钢笔,拿一支派克在手,犹如握着千军万马的指挥剑,思维活跃时,可以文不加点。

如今,网络媒体时代,写作被称为码字,带点情绪的写手,被称为键盘侠。其实,敲键盘远比在纸上书写麻烦,不但要专门“加点”,还要去选择输入法跳出来的字,并定期保存,万一一个不小心,网络故障了,断电了,冥思苦想的美妙字句,就香消玉殒了。

童话大王郑渊洁,坚持以毛笔著作,实在难得。毕竟书香书香,有纸才有书,有书才有香。

无论文字的载体是啥,有人把它写出来,便是作者思绪的流淌,落在纸上,输入电脑,都表达着一份情感及心境。

开心豁达的人,常常吟诗歌唱;沉闷失落的人,多著忧伤文章。世间乐事不多见,因此,文字承载的,往往是忧郁、悲伤或迷惘。

(二)

每日游走于街市,感觉身边走过的人都十分忙乱。之所以在忙后面加个“乱”字,其原因是,我觉得很多人都是盲目的,仿佛除了赚钱,这世间再没有其它理由,可让他们如此奔波。

或许这就是生活眼前的苟且,向往着文人口中的诗与远方,想去探索它们的真谛,答案苦寻不着,只能在忍受之余,故作表面坚强之状,不再费思量。

无论生活给了怎么的苦难,日子总会过去,我们早已忘记了初恋分手时的悲痛,毕业论文时的煎熬。所以,放下忧愁,等到十年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今日这些琐事,它必将化为尘土,算得了什么呢?

我佯装浪漫主义之人,似乎绝少去为现实的琐碎事情烦恼。一向我行我素,因此,总会给人一个狷介文学青年的印象。

事实上,我觉得,没有天生的市侩,人人都怀藏着一颗文艺的心。但凡智力正常的人,不论打渔的,种庄稼的,还是收破烂的,总会在生活之余,发现一点诗意的存在。即便是脑瘫了,也有像余秀华一样的例外,写出了几千首的好诗。

生活处处是文艺,一抹新绿,一场清雨,一轮明月,一处余霞,都能引发诗意,并让人在朋友圈分享。

文艺于我,表现得相对明显,且持久一点。无论是先贤的箴言,还是自己的感悟,文字,总承载我的忧伤,是我从浮躁复归恬淡的良药。但同时,也惧怕文学和诗意,一是我没打算以全部的心思来对待,二是我于此始终不够自信。我对文学有如情人之爱,虽出于真挚,却始终不能取之为妻,共度一生。

(三)

文字是我的思量,我常在纸上的日志里为未来呐喊,为眼下兴叹。所以当我过一个月或几日翻之前的日记时总会失笑,笑当时的想法幼稚、偏激、理想化。

日志是思想的轨迹,来时的辙痕,可窥探伸向远方道路的端倪,我会经常以此来反省自己。渐渐地,我似乎知晓了经历生活酸甜苦辣的诸般滋味,对于世事便没了多大的感慨,心态趋于成熟了。

趋于成熟就是趋于隐逸,趋于淡泊,趋于无争,也是趋无能。

淡泊之人做不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世俗之事,缺乏有效的判断和执行。若心已远而身未脱离现实世界,变得容易忧愁和郁抑。烦恼也于是滋生,身体逐渐趋于萎靡,心累。

心累时,再倒转去想,既然连生活的各种滋味都尝过了,还有什么可悲叹的呢?于是又说服自己,平静内心,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

在这样一个循环的矛盾圈中,日子在一天一天地过去,改变是微不足道的,只委屈了那些本身无辜的文字,承受了我的忧郁,或悲哀。


推荐阅读:《经典散文读本》,采桑子主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