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止语里的自由

禾牧万穗 原宿自然环保农场 2023-03-23





大暑自然营第一天手记




第一天我便感受到了舒服。


早上的静坐结束,才刚刚6点不到。今天我们组轮空,不用值日,我本打算静坐完继续“冥想睡觉”。但是躺下来却又睡不着了。心里想着那些昨天拌好的泥巴、收拾清爽的户外厨房,就特别期待赶紧出来干点活。


我来到户外厨房灶台的区域,对面的湖面上飘来阵阵凉风,四周一片静谧,只有10只小鹅在围栏外面吃草时嘴巴集体磕碰地面发出的声音。另外一面是板房餐厅,我知道现在那个区域聚集的人数挺多,做早饭的,早值日卫生的,洗漱的,等等。但是几乎没有通常的喧闹声音发出。


有人向我这个方向走来。


我没有听到往常那种熟悉的招呼声:

呀!崔崔,你在干嘛吗?(废话,自己不会看嘛?)

呀!这个做得好好啊(废话,不好我会干这个吗?)

崔崔,我可以帮你做什么呀?崔崔你来看看我手上的这个行不行?崔崔你能来给我示范一下吗?。。。(想帮忙自己不会看吗?这么多问题到底是想帮忙还是来添乱?)


当然,这时候我一般都会笑眯眯的回应:

我在糊泥巴呀。

我在做烟囱部分啊。

这是一个户外厨房呀。

嗯,这样差不多的。

之类的。


当然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问题:

这个比例是什么呢?

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呀?

。。。

静心的劳作全然变成了一次采访。我并不在意这种临时的变化,只要大家是真诚而有需要的。而有时候的发问是随意发生随时结束,采访者也经常心不在焉,只是作为搭讪,并不在意我的回答内容。如果要频繁应付这样的询问会让我沮丧。



那个正走过来的人是小姑娘天天。


我正站在灶台外边,背对湖面对板房,手里在给不锈钢的圆形烟囱糊上一层麻丝和泥混合的外壁,是防止烧火时金属烟囱太烫,会误伤人。也是为了整体的统一,金属制品在整体的土黄色泽里多少显得有些突兀。


天天她走到我的对面,灶台的另一侧,她背对板房,面向湖面,我的方向。

虽然是止语,但我们并未绝对禁止说话。我还是轻声和她打了招呼:天天早啊。


她没有说话,但是对着我微微的笑着点了一下头。

然后我们都再没有作声。


天天走到快要碰到灶台壁沿的时候停止了脚步,她站住了。已经靠得非常近了,她静静的看着我的手,先把一坨坨拌好的麻丝泥扯开,变成一块块边缘不规则的薄饼状,然后贴在烟囱壁上,细细的包裹着,从下往上延申。


我猜想她一直站在这儿,想要干什么?或许好奇看几眼就自己离开了,也或许是不是会想要问什么问题。毕竟止语的游戏对一个孩子来说,好像不是那么确定。周围也并没有人或明显的标识告诉她不要说话。


也因为止语是大概的共识。让我有了即便看到人没有说话也不会感到欠缺礼节。而堂而皇之的我行我素,沉浸在自己一心一意当中。


沉默了好一会,我以为好奇结束,如果不能说话,孩子应该会很快离开了。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我觉得有些神奇。


天天把手伸进我们中间的那只盆里,拿出一块土团,扯开,摊平,递到我手上,我手里还在上一个步骤的时候,她便把摊平整的泥块放在最靠近我手边的地方。


这里发生得非常自然,天天接替了我手上的一部分工作,而让我的手只需要在最关键的地方。


当我移动到另外一个烟囱的时候,我们也并没有交流示意,向平时一样说:我到这边来了噢。我就直接过去了。我以为她会就此打住的。趁着我移动位置的时候,恰时收手,离开这个事情。毕竟对于一个只有11岁的孩子来说,有规律的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只是在为一个成人持续的打下手,并不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天天把对她来说还有些沉重的盆小心挪到了另一个烟囱那儿。

继续刚才的动作,为我提供合适大小的泥饼。

就像是两个长期一起工作的人一样自然默契。


没有一句问询,她便知道我要什么。

没有任何泥作的经验,她仅仅靠观察便学会了给我提供所需。


我内心有一丝丝的触动。


一个黑色的身影移动过来,高娃也来到我的对面,和天天站在一起。

她重复了天天刚刚的举动,先是站了一会,似乎是在观察我们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然后似乎心领神会了,伸出双手,加入了天天的做饼子行列。


贴饼子的效率明显提高很多,我经常对饼子应接不暇。

她们熟练得像干了很久一样。(也说明只要静下心来泥巴的事情其实非常简单)

而我没有耗费一点点吐沫星子,这在几年的建造生涯中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大部分人,刚刚来到这里,刚刚接触到泥土作业,甚至还没有开始动手,都是免不了要问出很多问题的。


我不便说:

你这个问题太简单,只需要仔细观察,你便会找到答案。

或者:只需要你自己亲手来这么几下,大部分问题便会自动解答。

所以大家在充分的观察之前,就随意问出一堆问题,真是不喜欢动脑筋啊。


止语。让我发现,其实真不需要说那么多话。

部分基础问题可以不用通过问答(只需观察和模仿实践)便能得到解决。


而这次大暑营,让止语成为一件正常的事情。





为什么要做大暑营?

这个在推文里说过,我们感受过在大暑天气里,离开空调房,自然流汗,所带来的身体的畅通。内心里一直有一个这样的种子,希望和更多的人一起感受这种身体的自然变化,减少对空调的依赖。回到身体的本源。



为什么要止语?

平时的农场日常里,我们常常被动进入止语的状态,因为身边没有别人,农场仅有的几个人大概都分散在各个角落,忙着自己手头的事情。(这时候不由得感叹,农场真是太大了,我们可以一天都见不到彼此,除了吃饭的时间)而当我们常常完全沉浸在手头的事情上时,这样的事情往往时相对简单而重复的,体力劳作。也是不大被看得上的,现代人总是以事情的复杂程度来定义高下,而以为自己终于脱离了最“低级”的劳作,如做饭,卫生清洁,拔草等,而沾沾自喜。


我们收获的是身心的舒畅,对于我来说,还有各种平时积累下来的,对一些人事发出的疑问思考。而当有访客来到,或举办我们传统的活动时,这种内心的宁静又会被频繁的打断和破坏。当我在抹泥的时候,我不再能享受到那样身心如一的流畅,我不得不面对热情的人儿的各种问题,他们发出的赞叹,疑问,好学的问题多多,表现出对这个农场,对我们的好奇和好学之心。面对他们的层出不穷的问题,我既不能简单的笼统回答,更不能粗鲁的制止他们:别说话。那样的话,虽然大家表面可能安静了,但是内心一定还是会又嘀咕,而他们内心的嘀咕也一定会通过某种看不见的媒介传递给我,那我也是无法继续静心下去。所以因强制而带来的表面的安静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想起阿芬昨晚的分享:冥想不等于不说话,不说话不等于安静。

有时候止语是因为内心宁静,但是也有时候内在是混沌的无知的。

那样的状态不是冥想。


虽然我们非常渴望与外界的链接,农场也需要一些访客和活动来达到可持续。

但是最舒服的状态,便是我们自己舒服了,访客也一定会舒服。展示自然而然的我们的生活,一定不是为了某次活动而刻意做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


所以,流汗与止语的营,便是这样在大暑里,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第一天晚上的烤火足浴,天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