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好意思,我不准备卸载滴滴

法之剑 2021-06-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呆萌小奔 Author 呆萌小奔

滴滴顺风车车主杀死女孩的案件嫌疑人被抓了,但是关于滴滴的讨论没有结束。在这个案子里,滴滴平台对车主信息的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客服的错误处理方式,是招骂的重要原因。从郑州空姐一案到乐嘉女孩案,滴滴该骂,该重罚,但我并不认为他就应该倒闭。有个朋友昨天在微博上截图自己卸载了滴滴,我唱反调一般的回复了一句不好意思,我目前还会继续用滴滴(不知道会不会被拉黑取关)。原因如下:

(一)滴滴的产品线,我经常用的是出租车、专车和代驾,用的最少的是快车和顺风车

(1)出租车最大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离开打车软件很难打到车,二是经常性的拒载,三是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始终存在。

没有打车软件,高峰期打不到车、拥堵路段打不到车、冷僻地段打不到车、机场火车站打不到车。当然有了打车软件,高峰期也经常不加费用不接单。在路上,现在没有打车软件的情况下你招手拦车基本停的空车很少。像北京南站、济南站这些我最常去的火车站,没有打车软件想打车真的太难了。

拒载是出租车让我最讨厌的地方。近了不去、热门地段不去、高峰期说自己要换班不去。在机场、火车站这种情况更严重。一口价、拼车等情况很难有哪个城市敢说自己的火车站汽车站机场门口没有。扎堆的出租车司机是在等太阳?

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也是。整体来说,出租车车内干净情况是要比专车脏不少的,副驾驶座前哪个司机身份标识的小牌牌对不上司机本人的情况在各个城市都会遇到。

整体来看,出租车有出租车公司备案,有政府交通运输部门的许可,总让我觉得会比滴滴专车、快车之类的更可信,但是乘坐体验真的不好啊,打车真的好难啊!有了打车软件,都没有解决打车难的问题,没有打车软件的以前,打车就是个更麻烦的事情。

(2)专车是我现在首选的选择。原因主要第一是服务好一点,车内一般都比较干净,也比较安静,一般师傅就安静开车,不会跟出租车一样经常遇到带着国骂的出租车师傅;第二是个人感觉里面专车比快车规范、快车比顺风车规范。

(3)代驾我一般还是选择滴滴,虽然很多酒店门口会有五花八门的代驾,好像他们也有自己的计费平台之类的,但最常用的是滴滴,,因为离开饭桌前就可以预约好,不必去门口现找,而且觉得比那些不知道什么平台的代驾要略微靠谱一点。

(4)快车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司机和车都五花八门,素质参差不齐,大都是没事接单,车内情况也是各种。白天,我尽量避免打快车,但是很多高峰期的时候出租车不接单、专车达不到,又必须出门,就只能听天由命打快车,幸好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太不好的体验。

(5)顺风车主要是用来跨城拼车。例如我经常从济南和临沂双城跑,自己不开车的时候没办法就会选择顺风车。很多类似的顺风车主其实就是过去说的“黑车”,但确实他有几个方面比较方便,一个是时间自由,周五回临沂的火车只有下午16:30我赶不上,汽车最晚是六点,济南堵车以后我赶到车站经常来不及;另一个是减少了车站到两端目的地的时间和成本,顺风车都是门口接送,但公共交通我需要从站点再到目的地,所以相对来说顺风车比较方便。同城顺风车,基本没坐过,因为没啥必要。

但是顺风车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就是安全问题,济南到临沂260公里,全程高速上的行车安全是个问题,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安全也是个问题;第二就是实际上他的身份一直游走在相关规定边缘,很多顺风车实际上就是专业运营车辆,但是没有资质也没有监管,这个监管问题我的个人感觉就是滴滴等平台先干着,国家相关部委拖着,矛盾一直存在着。

(二)滴滴的监管不力问题不只是滴滴一家,我不太相信其他的打车软件平台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最直接的就是有些莫名其妙的账号在骂滴滴的时候同时追捧的优步,鼓吹他人性化、鼓吹他善待克服,但是没有一个账号鼓吹他监管的问题。因为很简单,打车软件都存在这些问题。

(1)滴滴既然在打车费用里面抽取提成,就应该负有监管责任。这笔分成你不可能白赚,你赚了就要干自己该干的事情。

事实上,我的一个直观感受是,同样的路程,专车费用>快车费用>顺风车费用,同时滴滴管理规范的力度排序也是专车最高、快车次之、顺风车最低。

可以理解,赚得多的滴滴肯定更愿意管,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规范底线的问题。对司机资质的监管、对保险费用的监管,包括滴滴平台上运行的车辆身份界定的问题,这都是滴滴应该解决的问题。其他的打车软件平台也是同样的道理。

(2)就是滴滴打到车以后不在滴滴平台支付的问题。这个问题专车没有遇到过,但是在快车和顺丰车都遇到过,特别是顺风车更是很严重。举个例子,顺风车全程120块钱,滴滴抽成20,司机赚到100,司机就会跟乘客商量取消订单,还是去哪个地方,乘客支付110块钱。这样司机多赚10块钱,乘客少花10块钱,滴滴平台不赚钱,但是司机和乘客都是愿意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基于滴滴联系上的同一段路跨城顺风车的微信群和qq群,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认识以后,跑跨城的黑车司机和经常走这条路线的乘客在微信群里面约时间地点坐车,连滴滴脆弱的监管都没有,更不安全,但是省钱啊,所以很多人还是愿意的。

严格意义上说,无论是司机要求,还是司机和乘客共识,取消订单以后他们的交易和滴滴就没什么关系了。但是这样的漏洞,客观上加大了隐患。

(3)就是什么样的监管是到位的。我在微博和朋友圈分别问了,大家提出了大概有几点。

第一是司机资质审核。大概有三个最基本的东西需要证明,一个是驾照、一个是行车证、一个是无犯罪记录证明。还有就是最近大家讨论比较热烈的征信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滴滴平台上的车辆和人员都是移动的,可以确定打到的车车牌和备案审核的车车牌一致,但是也有偷换车牌、用别人证照等风险存在。无犯罪记录证明只能说明以前没有犯罪,也无法确保今后不犯罪。所以资质审核肯定有用,但是不是绝对管用。

第二是车辆加装GPS。其实装有滴滴平台客户端的手机基本都有这个功能,但是问题是如果出现上文说的双方约定订单取消以后还是一个开车一个坐车走了的话,装GPS能有什么用呢?可能唯一的作用就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这个车辆吧。

第三是数据向公安部门开放。我认为这是非常可行的一条建议,但是有几个问题,就是这个数据开放到什么层级。比如属地管理,某一个市或者某一个省介入当地滴滴平台的数据库?我个人感觉这种数据开放的实际效果不如滴滴建立一个与警察合作的官方途径,而不是警方找滴滴还是要通过客服。

(4)管理成本提高的问题。

滴滴最重要的问题是它的管理水平没有跟上它的扩张速度,它抽去的费用只是作为盈利而没有更多作用于管理。

专车无论滴滴怎么提高价格,其实相对比较稳定;

快车不合算的时候很多人就不干了,也没啥问题。

但是顺风车其实最值得关注,因为这批以跨城为生计的司机和车,本身就在千方百计躲避滴滴的抽成。他们的监管,是个很难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我认为滴滴和快车合并以后,形成行业垄断,我的用户体验没有提升,但是打车价格涨得挺快

一家独大不是好事,司机拿到的补贴变少,用户花的打车钱没多,滴滴和快车合并以后我真没觉得是好事。

打车软件虽然还有其他几家,但是在滴滴面前就是大象和蚂蚁的区别。

国家反垄断法规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最新的网约车报告显示,滴滴出行专车活跃用户覆盖率占比达 96.7%,订单量市场份额报 94.6%。但是没有对快车、顺风车之类的进行评估。那么国家相关部门是否应该启动反垄断调查,值得考虑。

(四)滴滴打车成立六年了,网约车的管理及相关犯规依然严重滞后

滴滴打车最直接的就是触动了出租车行业的利益。作为用户,我们很开森的感觉到了滴滴打车的存在让出租车行业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也能直接看到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成本比网约车要高,这是不公平的。

专车、快车、顺风车的营运资质界定问题国家有一些动作,但是实际落地的并不多。营运资质问题没有解决,监管问题没有主动作为,一些类似保险之类的问题就一直拖着。这也是一种不担当、不作为。

网约车不应该成为营运车辆和黑车之间的灰色地带。他们的身份该怎么界定、他们的基本资质要求有哪些、他们的监管标准该怎么进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更加主动的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因为这是一个矛盾点而不触及。

我不会因为一时情绪的激动而去卸载滴滴打车,因为作为一个经常各地跑来跑去、飞来飞去的人来说,打车是我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与到地方再说再打车相比,打车软件最起码会多一点点羸弱的保证。核对打到的车的车牌、司机手机号码、关注行车路线、与朋友保持联系等也是我一直出门打车在用的小方法。

但我也同样认为滴滴的监管漏洞必须付出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惩的代价,而这些部门对网约车的监管相关标准,也必须抓紧落地落到每一个打车平台,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出行者的安全。

对编造“高考试卷掉包”的当事人,行政拘留吧!

防范疫苗企业作恶的应对举措

“半个演员”对抗地铁安检,网络辱警并叫嚣人肉警察,网友炸锅了

对于“房地产刁民”,政府应该准备一个应对的预案了

是不是精日对于罗永浩不重要,重要的是515锤子发布会前他火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