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狗奴是低配版洋奴,这是一个需要在发展中解决的问题

法之剑 2021-06-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行走与歌唱 Author 李北方

对养狗进行严格规范的行动首先在杭州发起,是有背景原因的。

9月7日,居住在杭州滨州区某小区的网红saya及其母,因为遛狗不栓绳而跟邻居发生冲突,网红之母动手打了一名孕妇,后又因拒不配合警察执法而被行拘。

11月3日,在杭州余杭某小区,一只小型狗追逐一个小孩子,孩子的母亲为保护孩子而驱赶狗,结果跟狗主人金某发生冲突,金某动手打人。狗主人金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警方刑拘。

从社会治安的角度,这两起事件都不算大,但通过网络传播,引起了全国性的关注。按照政府重视舆情的规律,这两件事无疑对推动杭州出台相关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是杭州的“小气候”。

与此相关的,还有全国性的“大气候”。发生在杭州的上述两起因为不文明养狗导致的纠纷,之所以引发全网(国)关注,就是因为不文明养狗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不文明养狗的反感和厌恶之情同样普遍存在。

在“小气候”和“大气候”的共同作用下,杭州的专项整治出台了。据媒体报道,具体规定有这么几项:杭州市区内遛狗时间为每天晚上7点至次日早上7点,且不得进入医院、学校、公园等公共场所;遛狗时必须系上狗链,并由成年人牵领,有粪便立即清除;无证养狗的,将没收犬只,并对犬主人处以3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11月15日至12月底是在集中整治阶段,期间,将从重处罚,罚款也会往顶格靠。

从规定上,看不出杭州将对流浪狗如何处理。在舆论热度起来后,杭州城管发布了一个说明,其中讲到,治理的重点是不文明养狗行为,处罚重点是不按规定养狗的人,而不是狗本身。

每一只流浪狗的背后,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主人,但有可能把这些人找出来,予以处罚吗?肯定不可能。流浪狗是没有主人,处罚没有对象,那么对流浪狗怎么办呢?这成此次行动的一个盲区。

其实,对人的安全威胁最大的,正是流浪狗。网上有消息说,杭州一年被流浪狗咬伤的人,就达到十万。全国范围内流浪狗伤人的数字没有看到,一定会是个惊人的数字。

在杭州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之际,温州发生了一起流浪狗伤人的事件,从前天(16日)开始,同一只狗连续咬伤了70多人

对养狗严格限制,规范管理,尤其是城市中,本不应该有任何的疑问,就算让市民投票决定,支持者也必定占压倒性的多数,因为不养狗的人毕竟是多数。

有支持,就会有反对,因为对养狗严格管理,必定“伤害”养狗人的利益,至少办狗证、打疫苗是要花钱的。一到掏钱的时候,抵触的情绪就出来了。故而,在舆论场上出现反对杭州对养狗进行严格管理的声音,这是正常的。

然而,对杭州相关规定和做法的反对,竟然酿成了一场声势不小的风波,这就不正常了。

风波的引爆点是一个谣言,一段当街打狗的视频被疯传,传播者故意歪曲,将其说成是杭州城管当街打死流浪狗。

就算当街打死了一只流浪狗,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把狗的位置替换为一头猪,那么什么反响都不会有。可偏偏这个社会有一群规模不小的“狗奴”,看见有狗被打死了,反应比他爹被打死了都大,然后就闹起来了。

杭州官方特地澄清了,实情是,某小区的保安抓住了一只屡次咬人的流浪狗,一个住户一激动,就冲上去给打死了。视频中穿制服者,并非城管,而是小区的保安。

可是在网上,事实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绪。在狗奴们把他们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之后,一波对打狗、对杭州的攻击就形成了。

在这一波舆论潮中,冲在最前面的是动物保护组织,但显著的特色是不少娱乐明星参与了进来。他们打着众生平等的名义,反对捕杀流浪狗,反对对城市居民的养狗加以限制。来自台湾省的女明星大S甚至喊出了“杀狗等于杀人”这等莫名其妙的口号。

与此同时,各式谣言也是不会缺席的。

其实我很有兴趣知道,温州在抓住那条连续咬人的流浪狗之后,怎么处置。在现今的舆论环境下,我猜他们是不敢把狗打死的,大概“供养”起来了。

实事求是地说,处置流浪狗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宰杀,在确认没有健康危害的前提下,将其变成餐桌上的食物。所谓收容的办法,是要耗费成本的,这部分钱必定要动用财政经费,这是无谓的浪费。

类似的屠宰方式,现实中大量存在,很多餐馆以肉质新鲜为招揽生意的手段,现场宰杀牛、马、羊,或者买肉,或者马上加工成菜肴。在这种地方,你见到有明星举着“众生平等”的牌子去抗议了吗?当然没有。

那些以“众生平等”、“一切生命都值得温柔以待”等高大上的口号反对捕杀流浪狗的人,在吃肉、穿皮草的时候,就把这个虚伪的口号忘光光了。

一些网友到大S的微博下面去提问,你婆家开的饭店卖鱼翅捞饭,你咋不为鲨鱼呼吁呼吁呢?还有人问,狗伤人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话?

这些问题明星们是不会回答的,其他在网上为狗狗们的权利鼓呼的狗奴们,也是不会回答的。他们的眼睛只能看到狗,却看不到被狗咬得面目全非的孩子,在狗伤人的事件发生声,他们从来闭口不言。

从狗奴们的表现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如何养狗这个社会议题,而是以爱狗的名义摆出一个自以为高尚的姿态——他们是有爱心的,他们通过高扬“狗道”而显得比其他人更加懂得人道主义。

一个人要想显摆自己的品味高,一定得通过特定的道具来实现,比如喝咖啡、喝红酒,而不是吃大蒜瓣。狗奴们便遵循了这种周立波式的逻辑,他们要显摆自己的高人一等,途径就是表达对狗的爱,比爱他们的爹妈都要虔诚的那种。

如果真正信仰“众生平等”,他们就应该对所有的动物一视同仁,一样爱猪、爱鸡、爱牛、爱羊。而狗奴之所以是狗奴,就在于他们只爱狗,狗是他们的咖啡和喝酒,其他动物都相当于大蒜。

这些心理上的逻辑是如何成立的,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狗是特别的?为什么爱狗、当狗奴就是高尚的?

要理解这一点,必定要和更宏大的文化议题联系起来,放到中西之争这个大的脉络中才能看明白。

在中国的传统中,狗是家畜的一种,养狗的主要目的是实用,或者用于放牧狩猎,或者用来看家护院。养一条狗时间长了,对自己的狗有了感情,不忍食其肉,是正常的,但这种爱与上升到对狗这个物种的爱,是有本质区别的。

把狗当做宠物,对该物种进行美化,施以与其他物种有差别的爱,是西方白人的习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这个习惯才被一部分人学习了过来。

自从一个半世纪之前,中国陷入相对于西方的劣势地位以来,中西在文化上的关系,也就不再是平等的交流和竞争,而是呈现攻守态势,西方文化带着巨大的势能对中国进行渗透。在这种位置差异的背景下,中国产生了无以计数的洋奴,洋奴们通过以各种方式攀附洋人,抱洋人的大腿,在同胞面前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以及实际的利益。

这种风气,在近40年内有过一波报复性的反弹,各种崇洋媚外的表现迭出不穷。

洋奴也是分等级的。高级洋奴顶着大师的光环,鼓吹全盘西化,论证西方历史和制度的合理性,论证中国自古以来一团漆黑。干这种工作是需要一定的水平的,至少也得在欧美的大学里混一个博士学位,获得在国外或者国内大学任教的资格。

中等洋奴当公知,创造事实,发明历史,怼天怼地怼空气,反正什么都是体制的错,都是中国的不是。公知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发明历史至少要懂点历史,创造事实总要了解一些事实,所以读点书还是必要的。

次等洋奴,当公知粉,一切行动听号令,偶像让骂谁就骂谁,形势需要传什么谣就传什么谣。公知粉的要求就低多了,不过至少也要背下来几个概念,几个抬杠的公式,得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抛几个自由、民主一类的概念,标榜一下纳税人的身份等等。

往下,再等而下之的,就是狗奴和女权婊了。这些个货的水平最低,入门的门槛当然也最低,连最简单的教条都不用学,只要摆个姿势就可以了——洋人喜欢狗,它也喜欢狗。

所以说,狗奴是低配版的洋奴。

配置虽然低,气势并不输给任何人。除了标榜爱狗的姿势,有些激进的狗奴还把理念付诸行动,比如跑到公路上拦运狗车,抢劫别人的财产,谁惹了他们不高兴,就人肉别人的地址,上门骚扰,等等。

狗奴们自以为执法者,是不穿警服的警察,这个架势跟美帝国主义是不是很像?在这层意义上,狗奴倒是最优秀的洋奴,跟公知什么的比,他们才真正学到了洋人霸道的精髓。

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个需要在发展中解决的问题呢?洋奴是历史的产物,是中西在近代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均衡的态势下产生的,故而,需要到了中西力量对比发生逆转之后,洋奴才会消失。

如今,中美关系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多了就不说了,这里只表达一个希望,愿民族复兴的大业早日实现,那时候在文化和思想领域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姜文说,中国的航母是美国的两倍的时候,中国电影就走向世界了。诚哉斯言。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洋奴,以及作为低配版洋奴的狗奴。我并不期待这些个货会真正地改邪归正,他们很可能会寻找其他的方式作妖,但至少不再粉狗了。

我不是说到那时候就没有人把狗当做宠物养了。我对养狗人没什么偏见,我自己就养了几条小鱼,没事就看几眼,挺开心的,故而我理解也尊重选择养狗的人。我只是希望形势发展得再快一点,那些通过养狗、爱狗来装大瓣蒜的那些人,早日灭绝。


温州一疯狗咬伤73人,疯狗当前,打狗势在必行!

狗奴比疯狗更可恶

余杭遛狗打人事件:狗奴眼里人不如狗!

二哈当街小憩,遭车撞受伤,狗主车主担责各半?

宁做美国狗,不做中国人?好吧,如你所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