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兵陶冰峰回忆512抗震救灾:作为军人,我们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

法之剑 2021-06-17

编者按:应庄志明律师的推荐,刊发此文


谨以此文纪念汶川5.12特大地震十一周年祭


2008年5月,那时我已从新疆借调到了位于陕西某部队机关宣传科服役,主要负责新闻报道工作。


5月12日下午刚上班,我正在 9楼办公室接收传真,突然感觉窗户玻璃在咯咯响,当时还以为是外边在施工,可大楼突然晃得更厉害,只听走廊有人大喊:地震了,大家赶快下楼!


地震?!这时整个大楼已经在严重摇摆,当我们从楼梯撤离时,人被摇晃得撞来撞去。第一次面临危险,感觉生死就在一瞬间,可当时却并没有感到害怕,或许是已经忘记了害怕,沉着冷静的与战友们有序撤离。当到了四楼时,楼梯口的墙皮已经开始脱落,看到此,心想,看来要被埋在这里了。当时心里唯一让我牵挂的就是,当兵四年还未回家,没能见上父母一面……

我们还是安全撤离到了办公楼前广场,广场已经聚集了很多官兵,因为其他楼层比我们下得更快些。到了楼下,才得知原来是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因为部队所在城市离得很近,所以震感很强烈。虽然也是受灾地,但我和战友们很快进入了战备阶段,北京总部也随即下达了救灾预先号令。当时,得知预先名单没有自己,我立刻向上级打了申请上前线的报告,并顺利获首长批准。

我跟随第一救援队向灾区挺进

5月14日上午,震后第三天,在做好充足准备后,我们作为第二炮兵抗震救灾第一救援队前进指挥部正式奔赴灾区。一路上,很多贴着标语的民间救灾车辆也奔向灾区,军车浩浩荡荡行驶在路上,路人们纷纷驻足观看。看到有群众对着军车竖起大拇指,心中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部队临时休息

下午6时,我跟随前进指挥所车队穿过北川的标志性建筑-羊角门,先遣到达了北川境内,但由于前方堵塞,直到晚上9点多,部队才艰难进入临时驻地-任家坪。


 救灾部队总指挥向北京介绍情况

车队刚停好,通信保障分队立即架起了卫星通信电话,我们救灾部队总指挥于副司令通过卫星电话在任家坪向北京总部介绍了有关情况,并随后带队进入县城勘察。紧接着,各种大型装备也跟上来了,灾区群众纷纷驻足观望,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声振奋人心。

 救灾前动员

 连夜开展紧急搜寻

凌晨3时和6时左右,我们的救援大部队分别抵达任家坪,少将副参谋长做了简单动员后,部队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救援工作。

 震后的北川县城(望乡台)

直到15日天亮,我才发现原来小小的任家坪收费站附近,不仅集结了我们部队千余名官兵,周围还驻扎了好多其他军区的部队。后来,香港红十字会、日本救援队的帐篷也安扎在这附近,道路的两旁堆积着大量的饼干和矿泉水。如果把北川比作战场的话,任家坪就是这场抢救生命战争的中军帐,一条条命令从这里传出去,一份份捷报从前方传回。

 任家坪收费站

任家坪是通往大禹故里、羌寨旅游区的入口,这个昔日车流不息的地方,经历地震的洗礼后,已变得残破不堪,建筑物顶上“任家坪收费站”中的“任”字只剩下半边“人”了。

如今,这里的人们不知该何去何从,一个年轻女子背靠着车轮坐在地上,脸上充满了惊恐、沮丧和无奈,一个原本普通的收费站在某一天竟变成了阴阳相隔的门槛,里面的人拼命向外逃,外边的人大量涌进去,寻亲、救人......

 部队官兵开展救援

 翻越塌方处进入县城

 我和战友姜涛合影,救灾时我们一直并肩同行。很多人说我们像亲兄弟,还经常把我们认错了

5月15日清晨,喝了一碗白粥后,我和战友姜涛背着相机进入了北川县城,一路上看着眼前的惨像和遍布四处的遇难者尸体,深深令人感到生命的脆弱,我们含着泪水用快门记录了这一切,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祈祷战友们能够救出更多的幸存者。

 救援现场


 一名幸存者被救出

在县城一整天,直到晚上我们才回到营区,吃了一碗泡面后,又到机关报社的帐篷继续加班写稿件。当回到帐篷,已是凌晨,发现地铺已经睡满了,一个人在营区晃悠了半天也没找到地方睡觉,后来索性就躺在了两位战友的中间,也没有被子。这是我第一次最快速度入眠,刚躺下不到2秒就睡着了,或许是真的累了……

 5月16日,我部利用大型机械设备成功打通北川生命通道,为大部队救援行动赢得了宝贵时间!

 北川信用社前  

5月17日那天,有传言说唐家山堰塞湖决堤了,成千上万的人从县城往外撤,任家坪一下子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志愿者的车辆也在瞬间撤出了好远。作为军人,在这个时候依然坚守震区,还有战友正在北川执行挖掘金库任务。

 紧急救治昏迷群众

一个妇女在奔跑中由于过度紧张,突然晕倒在路边,幸好被我们部队医院的医护人员发现,将她带回营区进行了紧急救治,醒来后又给了她一些食物和水。

男生跟随部队官兵一起寻找父亲

当天,部队重点是北川国税局和信用社,在国税局已经救出了4个幸存者了,信用社救出了一个。局长的儿子21岁,正在西南科技大学就读,他的父亲和姨都被埋在这里,我记下了他和他父亲的详细信息,希望他父亲的名字能出现在幸存者名单中,也一直陪着他等待,等待生命的奇迹。

当时仍然有余震,战士们钻进废墟搜寻幸存者,随时都有被埋的危险。男孩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父亲的消息,他返校之后,官兵才发现他父亲的遗体,很遗憾……

 官兵从北川县城出来,必须要消毒

5月20日,预告说有余震,晚上北川灾区又下起了雨,央视新闻播出消息“北川可能有汛情,请救援人员注意安全。”余震、洪水,都在威胁着战友们,驻扎在任家坪的部队越来越少了,因为部队还有重要任务,所以我们仍然一直坚守着。听说北川的水库每天都在3米的速度增长,现在成了一颗定时炸弹。

父母看到新闻,焦急得联系我,面对父母,只能告诉父母都是谣言在传播,没有汛情。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作为军人,我们知道,必须要坚守到最后一刻!



灾区做新闻,和战地记者一样,再危险的地方,也要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6月25日上午,我奉命前往“老虎嘴”采访救灾官兵架设桥梁的新闻。之前只在录像中看过“老虎嘴”的险峻,果然险如其名,路面只有2米宽,凹凸不平,好多碎石头,一边是大河,一边是大山,而且山体很不稳定,到处插着“小心碎石,快速通过”的警示牌,路边到处是被砸得稀巴烂的汽车,一辆自卸车被砸得像一堆烂泥。面对这样的险情,作为共和国军人,我们始终是义无反顾的一次又一次奔赴救灾一线……

在灾区的日子,我的工作是采写一线新闻,让更多的人了解灾区情况、鼓舞官兵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在帐篷中撰写稿件

每天,背着相机拿着采访本穿梭在救灾现场,用相机记录下生命的奇迹,用文字描述灾区军民鱼水之情。经常是拍着拍着眼泪就模糊了双眼,写着写着泪水就打湿了稿纸。

 在帐篷中主编《工兵战报》

在及时采写救灾新闻的同时,上级还交给了我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承办部队救灾快报《工兵战报》。之前没有任何报纸编辑排版经验,我找到一套软件,用了一整夜对着说明书学会了操作方法,第二天就开始正式办报。

 后方官兵组织参观《工兵战报》展

抗震救灾《工兵战报》展区

《工兵战报》作为救灾一线的重要刊物,给前线和后方官兵带去了极大的精神鼓舞。时任司令员靖志远、政委彭小枫在赴灾区慰问官兵时也对报纸给予了高度评价。

 军民鱼水情

 部队撤离临时驻扎的营区

8月23日下午,在灾区奋战100余天后,部队返回驻地。载誉而归的救灾部队车队刚刚进入市区,几千名当地群众夹道欢迎,少先队员为我们献上鲜花,戴上红领巾。


在部队抗震救灾总结大会上,我也被光荣的授予个人三等功称号。

这就是军人的使命,这就是军人的荣誉,当人民有难,永远是军人冲在最前面,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离开部队近八年了,这一段参与救灾的岁月,在我的人生中写下了浓厚的一笔,也是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去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祭,受邀参加网络名人北川行活动,很遗憾,因工作关系未能前往。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到新北川看一看。

我们的爱《直到永远》

祝福中国!

祝福北川!


作者:陶冰峰

2019年5月12日


女婿擅自拧开电梯门,老丈人踩空电梯井身亡,情况有变化了……

女明星为什么喜欢嫁老头?

逃票还打人?倚老卖老被揍,网友直呼打得好!

戴院长:“要是我老婆死了就好了哦!”

老上访爱上了老接访,生死不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