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国民待遇和留学生
先说三个师老师的故事吧!
故事一:矫情的女生
大学时师老师曾经追过一个女孩子——以我的眼光,当然是女神啦!
女神么自然比较矜持,所以先从晚上校园的散步开始。
深秋的某天晚上,当我们走到一片幽静的树荫下时,这女生突然抱怨:师师,今天天冷,忘了穿外套了。然后眼角抛过来一汪秋水。
我顿时心生厌烦,当作没听见,不料她反复抱怨天冷、似乎还有点生气。我忍无可忍了只好告诉她:这么大了不知道照顾自己吗?尔休想得到超同学待遇,老子还冷得不行呢!我的外套我自己还要穿,再说你穿了也不合适,你平时就不知道多喝热水吗?……哎吆喂,同学你怎么走了?等等我呀!
……
我后来再也没见过这个女生,听说嫁给了我的竞争对手,日子居然过得还可以、因为家里有矿!
妈妈的,这种水性杨花的女人、不要也罢!
我现在的媳妇才貌色艺是不如你,但脾气比你烈、体重比你大、打鼾比你强!不服气咩?
故事二:懒惰的访客
师老师在深圳买房是2001年,单价4950、现在已经八万多了。可是因为媳妇保守、屡屡压制我新的购房计划、导致没多买几套、现在都买不起了,只好把旧房子装修了一下找找新感觉。
装修结束后很多同事上门参观叙旧。这伙人一进门就要我帮忙找拖鞋泡茶啥的,我很生气,毫不客气地训斥他们:你们凭什么想得到超家人待遇?我们家人都是自己找拖鞋泡茶的,你们算老几啊!
然后他们接受了我的批评,讪讪地坐了几分钟、很快就离开了,去小区去看我另外一个同事老李、老李当时正在跟我竞争部门经理的位子。毫无节操的老李带他们吃饭喝酒打牌品茶按摩唱卡拉OK,真叫人鄙视!
一个月后,老李得到了部门经理的位子,因为民意测评比我高。
对此我毫不在意——老子保持了风骨,金钱地位算什么啊!你工资涨了一大截无非支持你去帕劳斐济马尔代夫旅游,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小区游泳池一样潜水、到花鸟市场的水族箱一样看热带鱼!
故事三:无礼的客户
有一次某个外国客户要来我司参观,我负责到机场接机。
当时这个客户正在找合作方,犹豫手里的大合同到底给我们还是给我们的对手。
对接机这件事我是很反感的,因为从机场到我们公司可以搭公交:机场大巴330二线到终点、转乘8路和2路再走三分钟就可以了;想打车机场也很方便,无非从候机楼出来拐三个弯、步行八分钟、排队二十分钟等出租车而已。
忍着怒火终于等到了客户,这厮居然示意我们帮忙搬一下行李,我终于爆发了:You do not want……算了,我还是说汉语吧,你休想得到超合作待遇,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能指使老子干这干那的,你自己没有Hand和Foot吗?Your face not red吗?
然后我扬长而去,这客户居然也不要脸地大发雷霆,最后被一旁觊觎已久的竞争对手接走了,这个大合同很快给了他们。
我的领导为此居然通报批评了我,扣了我好几级工资。
靠,你们这些奴颜婢膝的怂货。要不是大爷我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早就把你们蹬了!
好了,师老师的这几个故事讲完了。
是不是觉得师老师原则性特突出、平等观念特强烈、具体做法最解气?
我们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打击这种超国民待遇的歪风邪气!
当然,有脑子的人会明白两件事:一是这些事全是师老师瞎编的、二是明白了超国民待遇是怎么回事。
所谓超国民待遇,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
在中国,超国民待遇是指中国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外商直接投资高于本国国民投资的待遇,如中国对外资企业一直采取税收优惠、投资优惠、外汇管理优惠等许多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在开放初期对中国更多地吸引外资的确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优惠措施也渐渐削减,国家有步骤将外企的政策拉入国内企业同等位置后,这种所谓超国民待遇也将付诸历史。
简而言之,超国民待遇的意思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更好地吸引我们短缺的外资,国家给予外商的一些优惠政策。
这当然有必要,否则人家为啥选你?彼此互利的交往才能成交并更加持久。
我相信当时一定有人反对这样的做法,因为这给中国企业造成了一些困难。
然而总体而言,这个做法是利大于弊的。而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已经逐渐在降低甚至取消这个优惠了。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有分的道理、合有合的道理,分分合合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工作的起步阶段肯定需要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商场的开业促销、比如双十一网购的打折、比如燕昭王的千金买马骨、比如商鞅的南门立木——要是现在还有这好事,我愿意天天从北京中关村朝北京亦庄扛木头!
想想吧,扛根三丈长(折合现在6.75米)的木头就能得十两黄金(相当于现在6000块钱、后来发下去的是提高了赏金:50两黄金折合30000块钱)——按照某些人批评超国民待遇的尺度,商鞅当场就该车裂了吧。
实际上商鞅23年后才被车裂,而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强盛起来、最后统一了中国!
如今的陕西商洛商鞅广场——
现在国家不大提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了,但新的举措是有的、照样被一些人批评——
他们不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不懂中国既然在自由贸易中取得了优势、就要设法用这个优势继续挤压欧美日的道理,不懂一带一路需要彼此的深度融合。
他们认为开放就一定是卖国、一定就是向欧美日投降,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1842年、那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
所以超国民待遇和别的事物一样,也是要辩证分析、一分为二的。
这个问题毛主席早就谈过了,比如1929年古田会议上毛主席撰文《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谈到了绝对平均主义行不通的问题——
绝对平均主义的来源,和政治上的极端民主化一样,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不过一则见之于政治生活方面,一则见之于物质生活方面罢了。
纠正的方法:应指出绝对平均主义不但在资本主义没有消灭的时期,只是农民小资产者的一种幻想;就是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红军人员的物质分配,应该做到大体上的平均,例如官兵薪饷平等,因为这是现时斗争环境所需要的。但是必须反对不问一切理由的绝对平均主义,因为这不是斗争的需要,适得其反,是于斗争有妨碍的。
明白了超国民待遇的方方面面,我想你会更加理解留学生舆论风波的本质!
这次舆论风波背后百分之百有敌人的黑手!轮子的图你看不出来?
对于留学生的相关概念,通常的解释是这样的——
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中国大陆把前往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学习也称为留学,这是由于这些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美国等国家组织的海外短期的交换学生计划,其英文“Study abroad”直译也为留学或海外研修(中国大陆称为海外交流)。
留学的学生被称为留学生。
留学生这个词来自日本——唐朝时,日本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过长,所以日本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前者长期留在中国学习、后者经过短期学习后随遣唐使回国。
后来,留学生这个词便被一直沿用了下来,凡留居外国学习的学生,都称留学生。欧美那时刚从树上下来不久、忙着打架,没有参与这个词的创造。
留学的原因很多,大致如下——
1、旅游
2、开阔眼界和经验
3、学习与该国有关的语言、文化知识
4、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在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留学的学生中,这个原因最为常见
5、外交原因。政府之间为了表示亲善合作,可能互派学生、官员或者军人到对方学校学习
6、就业因素,以取得外国名校文凭作为个人未来就业市场的优势
7、青春期心理,急于离开父母
8、锻炼生活独立能力
9、与移民有关的原因,例如随父母暂时居住在外国的未成年人
10、以留学生身份申请学生签证,获得暂时定居权
11、熟悉该国社会,积累经验,为以后永久性定居作准备
12、单亲家庭,跟随监护人
……
显而易见,留学生的留学目标通常是更为发达的国家,人往高处走么,否则耗费了金钱时间反而到落后地区、那不是吃饱了撑得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留学生成绩通常低于留学国家的学生水平,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得到更多关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相应的学伴制度在多国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国外有无学伴制度和中国存在学伴制度是独立事件,中国的大学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留学生管理模式。
所以上面列出的留学生的诸多原因中,“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是最为常见的,也是这次留学生舆论风波的焦点。
那么好到什么程度算是更好呢?这是一件不好说清楚的事情,但知道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没这个待遇人家可能就不来了,中国的留学生工作自然就大受打击了。
所以片面地去看一些零散信息是无助于深入思考的,比如留学生的吃饭、住宿、学伴、补助等等,那跟中国学生的待遇不是一回事。非要拉在一起比较,那不相当于“西部人民还在吃草、国家为什么搞航母探月北斗”吗?那不是公知汉奸的话术吗?
比如贵州天眼,那玩意拿来当太阳灶煮饭烧水不是更好吗?——没辙,有的人眼光仅仅在吃饭的层次!
你现在理解毛主席《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还反对了“极端民主化”了吧,你现在理解为什么“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是瞎扯了吧!
不信的话看看这次留学生舆情中某些自媒体的丑陋表现、看看某些宣传正规军的浅薄低劣。这些人或者一叶遮目、胡说八道,或者迎合民粹、推卸责任,或者落井下石、肆意发挥。
而象师老师写的这种有理有据的文章反而会被删除!
我们的宣传啊……没法说!
相比而言,外交部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在7月1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到:最近在山东大学发生了“学伴事件”,事件发生网上出现了一些歧视非洲留学生的言论,你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耿爽回应称:你提到的针对非洲留学生的言论我没有看到过。我能告诉你的是,我们欢迎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进修,这对促进中国同有关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两国民间友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我也要强调,外国留学生也是外国公民,他们在中国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同时他们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也会依法得到保障。
事实上志向高远的国家对留学生的优待是普遍现象,以公知小清新最爱跪舔的美国为例,历史上就很照顾中国留学生。
1863年中国第一个留学生项目启动,1872年第一批留学生到了美国(詹天佑就在其中),他们起初都被安排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些家庭中,让他们与美国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同时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美国政府和民间对照顾中国留学生颇为积极,以至于日久生情,很多房主都想把女儿嫁给中国留学生。
美国著名记者马修.李屡屡在记者招待会上为中国主持公道、怒斥美国发言人。他的曾祖李恩富就是最早一批的中国留学生,后来娶了新英格兰的伊丽莎白(英国丘吉尔家族的远亲)。李恩富规定自己的所有后世子孙的中间名字叫“Vaille”,这时为了纪念在他12岁初到美国寄宿时,给他人生中第一个吻的房东Vaille太太。
下图是马修.李,右上角是李恩富——
等到了用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科班年代,美国的想法更加直白了:1908年,伊力诺依大学的校长詹姆斯给罗斯福总统提交了一份《关于派遣教育考察团去中国的备忘录》,其中有如下内容——
在中国若想要在商业、知识以及精神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利益,那么这个国家就必然要成功地教育中国年轻一代。假如美国前能将中国学生成功地吸引进来,并且进一步发展,那么美国这种从文化上控制中国的方式无疑是最巧妙的
我们可以不让华工入境,但我们必须善待中国学生
这种道德的影响的扩大,甚至从纯物质的观念来说,也能比用别的方法收获更多
哪一个国家能够成功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就将因此而在精神与商业两方面收获最大的回报
如果美国在35年前能成功吸引中国的留学流,并使其壮大,那么我们此时就能以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那就是以知识和精神操纵中国领袖的方式
与军旗相比,道义与精神将更有力地支配美国在商业上持久地获利
……
虽然中国目前的留学生工作是为了一带一路的更好发展、跟美国的做法形似而神不似,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对吧?
值得一提的是,詹姆斯写报告的初衷是对中国留日学生大大多于留美学生而忧心忡忡——1907的数据:前者超过9000、后者不足300。
你现在理解为什么之后日本侵略中国会那么顺畅吗?理解那时汉奸会如此众多吗?
要知道凯申物流总监也是留日学生,日本人二战后还给他修了碑——
同当年美国焦虑吸引中国留学生不如日本类似,这次留学生舆论风波的背景之一是美国在争取留学生这个领域已经感受到了中国的压力。
这事信不信由你、咱们走着瞧。
超国民待遇和留学生的问题我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你还不理解的话我就实在没辙啦!
最后说说山东大学的事情——山东大学的留学生工作并无原则性错误,他们贸然道歉其实让事情更加复杂。
他们应该好好反思,苦练内功、理解互联网舆论,以后少给国家添乱。
我第一次知道这所大学是关于三八妇女节,看看他们洋洋自得的炫耀——
呵呵,“女生和妇女只差一日”,这种污糟下流的标语能被奉为至宝、长期宣传,我只能认为学校的某些价值观出了问题。
也许这次深陷舆论风波就是报应!
希望能痛定思痛,不要丢孔孟之乡的脸、不要辜负国家的投入!
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这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第一部分。中国人民军队的建设,是经过了艰难的道路的。中国红军(抗日时期是八路军、新四军,现在是人民解放军)从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创始,到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个时期内,红军中的共产党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学到了许多东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毛泽东写的这个决议,就是这些经验的总结。这个决议使红军肃清旧式军队的影响,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这个决议不但在红军第四军实行了,后来各部分红军都先后不等地照此做了,这样就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军队中的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以后有广大的发展和创造,现在的面貌和过去大不相同了,但是基本的路线还是继承了这个决议的路线。)
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四军党内种种不正确思想的来源,自然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但是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也是使这些不正确思想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大会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指出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方法,号召同志们起来彻底地加以肃清。
关于单纯军事观点
单纯军事观点在红军一部分同志中非常发展。其表现如:
(一)认为军事政治二者是对立的,不承认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甚至还有说“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会好”的,则更进一步认为军事领导政治了。
(二)以为红军的任务也和白军相仿佛,只是单纯地打仗的。不知道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特别是现在,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
(三)因此,在组织上,把红军的政治工作机关隶属于军事工作机关,提出“司令部对外”的口号。这种思想如果发展下去,便有走到脱离群众、以军队控制政权、离开无产阶级领导的危险,如像国民党军队所走的军阀主义的道路一样。
(四)同时,在宣传工作上,忽视宣传队的重要性。在群众组织上,忽视军队士兵会⑴的组织和对地方工农群众的组织。结果,宣传和组织工作,都成了被取消的状态。
(五)打胜仗就骄傲,打败仗就消极。
(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一种放大了的小团体主义。
(七)有少数同志囿于四军的局部环境,以为除此就没有别的革命势力了。因此,保存实力、避免斗争的思想非常浓厚。这是机会主义的残余。
(八)不顾主客观条件,犯着革命的急性病,不愿意艰苦地做细小严密的群众工作,只想大干,充满着幻想。这是盲动主义的残余⑵。
单纯军事观点的来源:
(一)政治水平低。因此不认识军队中政治领导的作用,不认识红军和白军是根本不同的。
(二)雇佣军队的思想。因为历次作战俘虏兵甚多,此种分子加入红军,带来了浓厚的雇佣军队的思想,使单纯军事观点有了下层基础。
(三)因有以上两个原因,便发生第三个原因,就是过分相信军事力量,而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
(四)党对于军事工作没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也是形成一部分同志的单纯军事观点的原因。
纠正的方法:
(一)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肃清单纯军事观点的理论根源,认清红军和白军的根本区别。同时,还要肃清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的残余,打破四军本位主义。
(二)加紧官兵的政治训练,特别是对俘虏成分的教育要加紧。同时,尽可能由地方政权机关选派有斗争经验的工农分子,加入红军,从组织上削弱以至去掉单纯军事观点的根源。
(三)发动地方党对红军党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
(四)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
(五)编制红军法规,明白地规定红军的任务,军事工作系统和政治工作系统的关系,红军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士兵会的权能及其和军事政治机关的关系。
关于极端民主化
红军第四军在接受中央指示之后,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减少了许多。例如党的决议比较地能够执行了;要求在红军中实行所谓“由下而上的民主集权制”、“先交下级讨论,再由上级决议”等项错误主张,也没有人再提了。但是在实际上,这种减少,只是一时的和表面的现象,还不是极端民主化的思想的肃清。这就是说,极端民主化的根苗还深种在许多同志的思想中。例如对于决议案的执行,表示种种勉强的态度,就是证据。
纠正的方法:
(一)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首先,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危险,在于损伤以至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至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使党担负不起斗争的责任,由此造成革命的失败。其次,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这种自由散漫性带到党内,就成了政治上的和组织上的极端民主化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根本不相容的。
(二)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其路线是:
1 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以建立领导的中枢。
2 上级机关要明了下级机关的情况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
3 党的各级机关解决问题,不要太随便。一成决议,就须坚决执行。
4 上级机关的决议,凡属重要一点的,必须迅速地传达到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中去。其办法是开活动分子会,或开支部以至纵队的党员大会(须看环境的可能),派人出席作报告。
5 党的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对于上级机关的指示,要经过详尽的讨论,以求彻底地了解指示的意义,并决定对它的执行方法。
关于非组织观点
四军党内存在着的非组织的观点,其表现如下:
甲 少数不服从多数。例如少数人的提议被否决,他们就不诚意地执行党的决议。
纠正的方法:
(一)开会时要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有争论的问题,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调和敷衍。一次不能解决的,二次再议(以不妨碍工作为条件),以期得到明晰的结论。
(二)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乙 非组织的批评:
(一)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但是红军党内的批评有些不是这样,变成了攻击个人。其结果,不但毁坏了个人,也毁坏了党的组织。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纠正的方法,在于使党员明白批评的目的是增加党的战斗力以达到阶级斗争的胜利,不应当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
(二)许多党员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这是因为一般党员还不懂得党的组织(会议等)的重要,以为批评在组织内或在组织外没有什么分别。纠正的方法,就是要教育党员懂得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
关于绝对平均主义
红军中的绝对平均主义,有一个时期发展得很厉害。例如:发给伤兵用费,反对分伤轻伤重,要求平均发给。官长骑马,不认为是工作需要,而认为是不平等制度。分物品要求极端平均,不愿意有特别情形的部分多分去一点。背米不问大人小孩体强体弱,要平均背。住房子要分得一样平,司令部住了一间大点的房子也要骂起来。派勤务要派得一样平,稍微多做一点就不肯。甚至在一副担架两个伤兵的情况,宁愿大家抬不成,不愿把一个人抬了去。这些都证明红军官兵中的绝对平均主义还很严重。
绝对平均主义的来源,和政治上的极端民主化一样,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不过一则见之于政治生活方面,一则见之于物质生活方面罢了。
纠正的方法:应指出绝对平均主义不但在资本主义没有消灭的时期,只是农民小资产者的一种幻想;就是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红军人员的物质分配,应该做到大体上的平均,例如官兵薪饷平等,因为这是现时斗争环境所需要的。但是必须反对不问一切理由的绝对平均主义,因为这不是斗争的需要,适得其反,是于斗争有妨碍的。
关于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在某些党员中浓厚地存在,这对分析政治形势和指导工作,都非常不利。因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至于党内的主观主义的批评,不要证据的乱说,或互相猜忌,往往酿成党内的无原则纠纷,破坏党的组织。
关于党内批评问题,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
纠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一)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二)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三)党内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关于个人主义
红军党内的个人主义的倾向有如下各种表现:
(一)报复主义。在党内受了士兵同志的批评,到党外找机会报复他,打骂就是报复的一种手段。在党内也寻报复;你在这次会议上说了我,我就在下次会议上找岔子报复你。这种报复主义,完全从个人观点出发,不知有阶级的利益和整个党的利益。它的目标不在敌对阶级,而在自己队伍里的别的个人。这是一种削弱组织、削弱战斗力的销蚀剂。
(二)小团体主义。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表面上不是为个人,实际上包含了极狭隘的个人主义,同样地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红军中历来小团体风气很盛,经过批评现在是好些了,但其残余依然存在,还须努力克服。
(三)雇佣思想。不认识党和红军都是执行革命任务的工具,而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不认识自己是革命的主体,以为自己仅仅对长官个人负责任,不是对革命负责任。这种消极的雇佣革命的思想,也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表现。这种雇佣革命的思想,是无条件努力的积极活动分子所以不很多的原因。雇佣思想不肃清,积极活动分子便无由增加,革命的重担便始终放在少数人的肩上,于斗争极为不利。
(四)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见于享乐方面的,在红军中也有不少的人。他们总是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他们要到大城市不是为了去工作,而是为了去享乐。他们最不乐意的是在生活艰难的红色区域里工作。
(五)消极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不做工作。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教育,但也有是领导者处理问题、分配工作或执行纪律不适当。
(六)离队思想。在红军工作的人要求脱离队伍调地方工作的与日俱增。其原因,也不完全是个人的,尚有一,红军物质生活过差;二,长期斗争,感觉疲劳;三,领导者处理问题、分配工作或执行纪律不适当等项原因。
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教育,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再则处理问题、分配工作、执行纪律要得当。并要设法改善红军的物质生活,利用一切可能时机休息整理,以改善物质条件。个人主义的社会来源是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在党内的反映,当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说明这一点。
关于流寇思想
由于红军中游民成分占了很大的数量和全国特别是南方各省有广大游民群众的存在,就在红军中产生了流寇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思想表现在:一,不愿意做艰苦工作建立根据地,建立人民群众的政权,并由此去扩大政治影响,而只想用流动游击的方法,去扩大政治影响。二,扩大红军,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⑶、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要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三,不耐烦和群众在一块作艰苦的斗争,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凡此一切流寇思想的表现,极大地妨碍着红军去执行正确的任务,故肃清流寇思想,实为红军党内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目标。应当认识,历史上黄巢⑷、李闯⑸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
纠正的方法:
(一)加紧教育,批评不正确思想,肃清流寇主义。
(二)对现有红军基本队伍和新来的俘虏兵,加紧反流氓意识的教育。
(三)争取有斗争经验的工农积极分子加入红军队伍,改变红军的成分。
(四)从斗争的工农群众中创造出新的红军部队。
关于盲动主义残余
红军党内对盲动主义已经做了斗争,但尚不充分。因此,红军中还有盲动主义思想的残余存在着。其表现如:一,不顾主观和客观条件的盲干。二,城市政策执行得不充分,不坚决。三,军纪松懈,特别是打败仗时。四,还有某些部队有烧屋行为。五,枪毙逃兵的制度和肉刑制度,也是带着盲动主义性质的。盲动主义的社会来源是流氓无产者的思想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的综合。
纠正的方法:
(一)从思想上肃清盲动主义。
(二)从制度上和政策上纠正盲动的行为。
注释
〔1〕 见本卷《井冈山的斗争》注〔5〕。
〔2〕 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的短期间,在共产党内曾经出现一种“左”倾盲动主义倾向,认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所谓“不断革命”,中国革命的形势是所谓“不断高涨”,因而不肯去组织有秩序的退却,错误地使用命令主义的方法,企图依靠少数党员和少数群众在全国组织毫无胜利希望的许多的地方起义。这种盲动主义的行动曾经在一九二七年底流行过,到了一九二八年初渐渐地停止了下来。但有些党员也还存在着这种情绪。盲动主义就是冒险主义。
〔3〕 见本卷《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注〔9〕。
〔4〕 黄巢(?——八八四),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八七五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黄巢聚众响应王仙芝领导的起义。公元八七八年,王仙芝被杀后,黄巢收集王的余部,被推为领袖,号“冲天大将军”。他领导的起义队伍,曾经多次出山东流动作战,转战于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陕西等省。公元八八○年,黄巢攻破潼关,不久占领长安,建立齐国,自称皇帝。后因内部分裂(大将朱温降唐),又受到李克用沙陀军及诸道军队的进攻,黄巢被迫退出长安,转入河南,由河南回到山东,于公元八八四年失败自杀。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持续了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农民战争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受到贫苦农民的拥护。由于黄巢起义军只是简单地进行流动的战争,没有建立过比较稳固的根据地,所以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流寇”。
〔5〕 李闯即李自成(一六○六——一六四五),陕西米脂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一六二八年,即明思宗崇祯元年,陕西北部形成农民起义的潮流。李自成参加高迎祥的起义队伍,曾经由陕西入河南,到安徽,折回陕西。一六三六年高迎祥死,李自成被推为闯王。李自成在群众中的主要口号是“迎闯王,不纳粮”;同时他不准部下扰害群众,曾经提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妇如淫我母”的口号,来约束自己的部队。因此,拥护他的人很多,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主流之一。但他也没有建立过比较稳固的根据地,总是流动作战。他在被推为闯王后,率部入川,折回陕南,经湖北又入川,又经湖北入河南,旋占湖北襄阳、安陆等地,再经河南攻陕占西安,于一六四四年经山西攻入北京。不久,在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兵联合进攻下失败。
最后提示一下,看完这篇文章后觉得意犹未尽的读者可以继续去看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这有助于继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