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沈阳厕所形式主义背后,媒体记者采访是否存在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河堤中路 Author 河堤中路
前方高能预警,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一、
沈阳厕所问题,被人抓了现行,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点没啥可说,比如,家里没人也修厕所,不用辩解,形式主义,欺上瞒下。
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想弱弱的问一下,媒体记者真的懂农村厕所吗?媒体在报道沈阳形式主义的时候,记者是否存在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呢?因为从报道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1、媒体报道说,8万厕所,废弃5万,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是估计的还是统计的还是猜测的?记者调查都是什么原因废弃的?是否有统计?说句实话,我是质疑这个数据的,尤其这个数据的统计标准是什么呢?比如,有多少是在厨房旁边修的厕所?有多少的给不住人的房子修的厕所?还有哪些弃用的情况?记者是否调查?
2、媒体报道说,农村厕改只管建、不维护,没有定期清理粪污的服务保障,还要老百姓自己掏腰包,这样的惠民工程谈何“惠民”?
我想问的是,以前农民家的厕所,谁来清理?需要不需要花钱?媒体记者了解吗?如果以前都是农民自己清理或者花钱清理,现在改造厕所外加还要求清理粪便,这合理吗?这个问题,记者是否有调查?
3、厕所对着厨房,还没有上下水,这是真是假?这还是厕所吗?修厕所的时候,村民为啥没反对呢?还有,我想问,这个地方原来是厕所位置吗?如果是那么这怪不到厕所改造,如果不是那么没有上下水的抽水马桶厕所根本不能使用,记者为何没有多问几句?哪怕一句,这个厕所真是惠民改造的厕所?这个厕所是否使用过?大小便去哪了?
等等,还有一些问题,就一一赘述了。
二、
帮助农民建设厕所,这是好事,对的事,厕所革命,对于农村是一个改变卫生条件,改变生活面貌的基本方法。
我不知一次说过,我是农村长大的,知道农村的旱厕是怎么回事,其实,修厕所,帮助农民改建厕所,在农村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农村厕所,只有在农村呆过的人才有话语权,那些城里的网民,用城里的思维,来看农村厕所问题,那么肯定还是靠着主观想象与脑补的事实来分析判断。所以,还是历来的问题,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出偏颇。
我说说农村厕所是怎么回事,农村厕所一般在居家院子里的角落,离屋子远一点,避免有味,条件好一点的,有盖儿,可以挡风雨,条件不好的没有盖儿,有的厕所也是比较糊弄的,其实,厕所好不好,完全可以看出来这家是不是过日子的人家。
厕所里面,一般2平米左右,挖一个大坑,用砖和水泥砌出来粪池,这就是厕所了,农村厕所用石灰来消毒,厕所要拉满了,就需要淘厕所,也叫淘大粪,有个著名的劳模叫时传祥,就是淘大粪的,有一张著名照片就是国家主席和时传祥合影。
农村厕所在冬天比较遭罪,一是冻屁股,二是粪便会冻上,懒人家就可能越堆越高,不可描述,冬天厕所不臭,厕所堆满了也需要淘,当然更准确的说就是用镐刨,因为冻了,崩身上也不臭,当然,如果冰化了,就那啥了。
我们看待农村厕所问题,不可因噎废食,不可抓次要矛盾而忽视主要矛盾,这个问题,还要看主流,厕所革命是对的,对于修建厕所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也要监督,改进,帮助政府把好事办好,真正为农民谋福祉。
另外说一句,现在农村厕所问题,可能并不是修厕所的问题,而是粪便怎么处理问题,以前的粪便,掏出来后,掺土沤一年发酵,可以当肥料,那时候,粪便也是宝,但是现在,粪便真没地方处理,就可能随处倾倒,污染环境和水源,这个问题要重视。
三、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找了一个外地的村支书朋友,了解他们村改造厕所问题,他们村有600户进行了厕所改造,村民满意率几乎100%。
我问他,为什么沈阳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帮我分析了两点:
1、沈阳周边农村,有很多人都进城了,导致房屋闲置,所以有一些形式主义。
2、沈阳周边农民,见多识广,很多人都使用过冲水马桶,所以,对厕所的期待值比较高,跟纯粹农民期待感不同,所以获得感不同。
我最后的想法是,希望媒体的报道要经过深入调查,而不是走马观花,浮皮潦草,加上很多记者,城里人,不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习惯于脑补的情节,想象的事实,然后就得出了并不一定客观真实准确全面的结论。
另外,媒体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偏听偏信,不去调查核实,拿个案当共性,考虑问题简单粗暴机械,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已经见到太多了。
厕所革命是一件好事,我们就要把好事办好,舆论监督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我只希望媒体能够深入一线,舆论监督能够再扎实一点,批评再客观一点,证据确实充分一点,结论再准确一点,说服力再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