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极限打压……

杨国英 法之剑 2022-11-27


文 | 杨国英
财经暖男 | 只说有用的

激荡时代,
遍地战场。

今天,不谈股市,讲讲楼市。

  • 股市是中美财富博弈的主战场,掌握了这一逻辑脉络,未来走势才能一目了然。


  • 楼市是国内财富博弈的主战场,这是中国特色经济的现实折射,只有拓宽了这一逻辑维度,才不至于被过量信息绑架。


招式用尽,极限打压开始。

这两天,一份网上疯传的《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让炒房客人心慌慌。

这份《告知函》显示,由于被查出信贷资金违规使用,要求3月底前归还500万贷款全部本息。


另据媒体报道,北京、上海、以及广东多家银行正提前收回违规涉房贷款,防范资金违规挪用,还终止违规客户授信额度。



清理经营贷,这一次动真格了。

经营贷流向楼市,套用经营贷贷款炒房,这不是什么新闻,而是10多年的惯例了。

对此,银行一直心知肚明,基层业务人员也一直热衷配合。

但是,为什么这一次动真格?

这是因为,针对核心城市的政策调控,能用的招数,现在已经全部用完了——理论上的招数,仅剩下房地产税这一大杀器,但这需要立法程序,至少还要再等两年。

从去年底至今,三个月时间,核心城市的政策调控,累计已超过了100条。

调控频次之高,历史罕见;调控招式之猛,历史罕见——包括不限于打击假离婚(假结婚)、提高限售年限、新房积分制排序、二手房挂牌限价、压缩贷款占比等等。

调控招式,猛到极致,就连本应完全市场化的二手房,深圳都推出了挂牌参考价制度。

而现在调控招式,已近乎用尽,只能追溯到涉嫌违规的经营贷。

追溯既往,极限打压。

在强烈的政策打压之下,许多人对楼市的未来,犹如雾里看花——看涨吧,政策在一个劲地打压;看跌吧,核心城市的房价,却又一个劲地上涨。

前路不清,追问政策诉求。

近5年,我们的楼市调控,都是一句话概括的:房住不炒。

做明白人,得对“房住不炒”进行追问——为什么房住不炒?

这就涉及国内阶层的财富博弈。

“房住不炒”是政策指向,抑制由不动产导致的贫富差距、并尽可能规避金融风险,这才是楼市调控的核心诉求

让房价跌,这从来不是楼市调控的诉求,否则,如何理解去年8月哈尔滨出台的《购房补贴政策》?!

这两年,城市在加速分化,房价在加速分化,而楼市的调控,事实也在分化——在重点城市启动罕见的政策打压时,部分城市,比如哈尔滨等,却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政策,直接或间接力挺当地的房价。


从全局看,这几年楼市调控的诉求,从来都不是让房价跌,而是让房价稳——“不暴涨不暴跌”就是稳。

换言之,政策希望,重点城市的房价涨得慢一些,部分城市的房价跌得慢一些。

  • 重点城市房价,必须涨得慢一些。


让在重点城市工作的刚需一族,有机会上车,并能分享到重点城市带来的不动产价值红利。

这是政策对刚需人群的支持,这也是国内财富博弈,对普通阶层的政策倾斜。

否则,任由重点城市房价一味大涨,刚需一族还怎么追得上——将一年暴涨(比如50%),调节成四五年的匀速涨(比如每年10%),这对刚需一族,显然是更有利的。

所以,现在看到,一线和二线重点城市,不仅在强压房价的大涨,同时,限价新房也全部优先给无房户。

  • 经济下行的二线、广大的中小城市,房价即便跌,也得跌得慢一些。


这是政策对经济下行城市的支持,避免房价急速下跌,对当地普遍群体造成明显的资产缩水。

当然,间接也希望稳定当地的财政、以及避免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楼市无小事,
是最大的政治,
是国内的财富主战场。

楼市一战,
极限打压,
只为普遍人的机会公平。

全球激荡,
国内博弈临近收官,
迎接外部财富战争,
正当是时。

王毅:如果美方选择极限施压,中方坚决奉陪到底终极制裁,改写世界秩序的一仗
讨伐方方的“大字报”,太极雷雷的“严惩卖国贼”...这些操作很熟悉
为什么质疑方方就会被贴上“极左”标签?
对口分包,一场极具中国特色的病毒围剿战开始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