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设立“基本清零”标准,对自己没信心?

法之剑 法之剑 2022-11-27

文|庄志明律师


最近我在阿里参加#幸福阿里网络媒体行#活动(不是马云的阿里,是西藏的阿里地区),快乐满满,见识满满,日程满满,所以没时间看网上的各种热点,西藏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俊男靓女让我忘却红尘,“看淡世间事,修得平常心, 过眼云烟事,都付笑谈中”。

 

这样的日子岂不快哉?然最终我还是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回家了,并启动“居家”模式。

 


今天下午,社区打电话让我去楼下做核酸检测,顿时感到“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大多时候西藏在我们的梦中,现实情况是疫情仍旧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关注,我们要警惕,我们要战斗!

 

今天上海的网络大V“风的节奏吹”发的一个帖子让我再次关注和审视上海的疫情。

 


#上海社会面基本清零标准#

去年五一,上海熙熙攘攘,

今年五一,社会面亲邻。

不要基本,

上海加油。

 

吹老师的“社会面亲邻”是故意还是误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吹老师的“不要基本”是其心理的真实写照。吹老师都很含蓄地拒绝上海的“基本清零”了,可见上海的这一防疫新“标准”多糟心,多不受人待见。

 

做事最怕“基本”二字,一有“基本”,水分就大了,实操就模糊了。

 

其实此前我便对上海的“基本清零”表达不满了:

 

个人认为,要么就是清零,要么就是未清零,不带基本清零的。

如果搞个基本清零标准,那以后操作上名堂就大了。不建议搞这些虚头八脑的概念。

当然了,如果调整防控思路,说不清零也可舞照跳,马照跑,这个我不反对;但弄基本清零我极度反对。又当又立,会引起道德滑坡的。。。

 

上海的“基本清零”标准啥意思呢?

 


#上海社会面基本清零标准#即,以行政区为单位,区内社会面(含管控区、防范区,以及非闭环管理的社会流动人员等)阳性感染者数量日趋减少、风险可控;如果连续三天单日新增数占区内总人口数比例小于十万分之一,就可以认为社会面基本清零;如果连续三天单日新增数为零,就实现了社会面清零。

 

说得很明确,单日新增数和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到一定范围即为“基本清零”。那问题来了,如果“社会面基本清零”可以作为一个标准,那又为什么还设立“社会面清零”标准?

 

如果连续三天单日新增数为零,就实现了社会面清零。”这说明上海是希望社会面清零的。上海“社会面清零”目标已定,又何必在前面还设个过度的“基本清零”标准?

 

由此可见,在防疫的操作逻辑上,上海是犹豫不决、缺乏定力的。定了“社会面清零”,那就该一往直前、心无旁骛地向前冲。现如今弄个“基本清零”标准,其实意味着对“社会面清零”目标的不坚定,不自信,不拼命。说到位点:是给自己留后路,下台阶。

 

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上海此番猝不及防地弄个“基本清零”标准很可能是“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

 

防疫是需要一股狠劲、猛劲和蛮劲的,优柔寡断、马马虎虎、摇摆不定的态度是办不了大事的。

 

这是我对上海的一点批评意见。

 

当然了,也可能是站位不同,境界不同。不排除上海对防疫再次进行新的探索,把“动态清零”的“动态”进行量化,如此的话,那说明防疫政策的调整。上海将防疫探索做成功了,那可是对中国防疫贡献了上海智慧,善莫大焉,希望如此吧。。。


读法言法语,请点击关注最上方蓝字“法之剑”

 庄志明律师(微信号lmz8848)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上海疫情严重冲击,需要考虑经济托底了

和投诉如皋香肠的那位上海市民说几句

复盘上海疫情中的舆论认知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上海南桥镇扔辽宁捐赠蔬菜事件舆情的四个阶段。

疫情中的几例上海居民生活见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