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庇护工场“梦生民”:身障者快乐生活的乌托邦
文:李宜芸/口译:五十岚祐纪子。
来源:社企流
本文共计2567字,建议阅读7分钟。
快靠近日本知名的能登半岛,在石川县羽咋市某个主要干道旁,有个社区居场所的实践。由一般社团法人つながり(意指串联、连结)经营的课后日间照顾与身心障碍庇护中心「梦生民」,与其说是庇护中心,倒不如说是一家货真价实的咖啡厅吧!
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大蛋糕柜,后方是一位身心障碍者坐着轮椅,身着厨师服帽协助柜台结帐。
往里走有各个用餐的空间,长廊底还有另一片天地,平常是课后辅导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让孩子疯狂的游戏场。某侧的墙上是小型攀岩场,天花板间架起了一个网架,四处都隐藏着祕密通道可以爬上爬下、通往各处,当然也少不了各种乐高与绒毛玩具。
我们还在欣赏整个空间的设计,一回神,余尚儒医师的孩子瓦拉、瓦力就挂在网子上跟我们打招呼了。
梦生民不像台湾常见的庇护工场,身心障碍朋友在厨房里做面包或排排坐做着手工艺,较少与外界互动;这里窗明几净,装潢以木头原色为主,椅子上多色的抱枕让人不禁想埋进去。在餐厅忙进忙出的工作人员,端着咖啡、餐点、擦桌子,看到我们还给予腼腆的微笑。
餐点只能说是人间美味,吃到泪流满面,尤其糙米饭煮得松软、粒粒分明,一群人讨论着等等要来认识厨师,询问他煮饭的祕诀。咖啡与茶品也相当优秀,顺口好喝,尤其是甜点起司蛋糕,当天买了块蛋糕带回民宿,隔天晚餐时瞬间被瓜分完毕。
输
这么好吃的餐点,还有协助送餐的伙伴,多数都是身心障碍者。梦生民的负责人吉田女士与菊泽女士说,她们一开始打定主意开咖啡馆时,就想要让社区居民真心觉得咖啡好好喝,不是因为是身心障碍者做的而说好喝,而是会做好喝咖啡的人是身心障碍者。
吉田女士与菊泽女士本来在社会福利相关组织上班,但机构的环境太过保守,她们的表现太过突出,因此两人辞职离开,结果机构中有 13 位身心障碍的孩子跟随他们。
(梦生民楼中楼的空间设计成孩子可爬上爬下的游戏场,才一转眼,孩子就挂在上面跟你打招呼。摄影:李宜芸)
打造身障者也能自在工作、生活的环境
她们在 2009 年创办一般社团法人 つながり,同年第一间身心障碍庇护中心「乐生」(意指快乐生活)落成,6 年前在这里开设「梦生民」。
梦生民的日语听起来是大人小朋友都喜欢的「姆明」(台湾称作噜噜米),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大家听到姆明就会很喜欢」,负责跟我们介绍的吉田女士笑着说。梦生民的核心理念是「希望成员们可以从事与人互动的工作」。
除了这两个地点外,另有 3 个团体家屋,分别叫做「微笑」、「幸福」,最后一间因为 3 位男性住民很喜欢日本偶像团体 AKB48,所以取名为「AKB」,社区居民都很喜欢他们。吉田小姐指着照片说:「这位住在附近的阿嬷是我们的声援团。」社区居民时常一起交流、唱歌。
平时的梦生民,前面开着咖啡厅,工作人员一共有 25 位,在这边很难分辨谁是伙伴、谁需要支援。比如说,刚进来梦生民,伙伴想找洗手间,询问一旁穿着工作服的年轻孩子,对方腼腆不语,却往后开了一扇门,指引洗手间的方向。另一位协助上餐的女孩手脚利落,一转眼桌面就收拾干净。梦生民的工作人员充满活力,并让人在工作中活出自我。
这里没有指导者时时在旁的监督与叮咛,每个人都是彼此互补的伙伴。大家一起思考如何让身心障碍的伙伴能顺畅的服务。像是饮料,梦生民不会一杯杯地上桌,而是装在茶壶里,搭配杯子一同上桌,这样身心障碍伙伴即使手或脚步不稳,也不容易在服务时溢出,还可以让客人喝完续杯,客人也开心。
(这里的茶水不先帮客人装好,而是装在茶壶里,让身心障碍的服务人员可减少茶水溢出的情况。摄影:李宜芸)
沟通至上,没有参考书的课辅班
梦生民除了是庇护中心外,每天到了 4 点,我们目前所在的空间就化身为课辅班。巴士从学校载来下课后的学生,也有一些是家长带来的孩子,多数来自附近的社区。这里不只有普通班学生,也有身心障碍的学生或发展迟缓的学生,最晚可以陪伴孩子到 7 点,年龄从小一到高中都有。
虽然是课后辅导,但这里没有规矩、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这个空间与众人互动,在互动中学习成长。
输
吉田女士说,虽然外头有许多该怎么教导、训练自闭症孩子的「参考书」,「但我们不做这些,我们不做任何的训练,而是强调沟通。」
她进一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彼此学习,在互相学习过程中,我们还是会看到,做为一个人,有些不该做的事情。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形时,就跟孩子沟通,做为一个人应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除了平时的生活与沟通外,每年社团法人的大会,会邀请所有照顾者与被照顾者,一起在会议上用演戏的方式讨论对孩子较为艰深的问题,例如爸爸、妈妈过世怎么办?「用『讨论』的方式,对这群孩子来说还是很难也无法深入,但是用演的方式,孩子可以去体会与理解发生什么事情。」菊泽女士说。
经营つながり,当然还是会遇到困境,不过她们有很好的「欧巴桑」伙伴——Support House 的山本女士与宫之森咖啡的加藤女士,任何问题都是一通电话,便开始讨论、解决问题。
「虽然加藤女士在富山县,我们在石川县,但我们心理的距离很近。」吉田女士说。她们还一起开读书会,成员来自附近县市,讨论如何经营社区的居场所。
(这是由身心障碍朋友精心制作,梦生民人气最高的点心,只要一杯就能拥有梦生民所有口味的蛋糕。摄影:李宜芸)
吉田女士还说:「其实我们经常遇到问题,我们就问山本女士,照她的方法去做,真的可以解决问题。」语毕,4 位就吱吱喳喳起来,笑声不断。
吉田女士前一份工作是照顾长辈,她坦言,一开始乐生与梦生民的作法在日本还算相当前卫,是体制内不曾有的服务,她们也曾犹豫与徬徨。然而,在与「欧巴桑」们互动后,知道方向没错,逐渐对自己做的事情产生信心。
加藤女士过去是教特殊教育的老师,对于梦生民不分你我、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空间的方式给予肯定:「孩子在这可以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就像大杂烩,孩子有很好的成长环境。」
访谈结束的同时,外头渐渐传来孩子奔跑嬉闹的声音,今天参与课辅的 17 个学生已经到了,各个活泼有元气。
看到我们,有位女孩开心地拉着我们的手到她喜欢的位置坐着,这是一个类似天井的户外空间,有几张椅子错落。
下午 4 点多,天还很亮,太阳暖烘烘的。虽然我们彼此语言不同,却能感受到她因为我们的来访而开心,就像是至今参访的每个社区居场所,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位置,与人自在互动。
——全稿完——
• end •
编辑: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
文:白筱
3. 中国式养育的过与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