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道·专题 | 今天,我们怎样践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模、学者、网友们说……

工人日报 2023-02-09

● 辛勤劳动在任何年代都是备受推崇的品格


● 国家对劳动和劳动者都十分尊重


●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幸福感、获得感



有人说时代变了

“劳动光荣”过时了

劳动者的地位也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

“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受到一些挑战


有的人认为

踏实肯干不再是美德

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才是值得羡慕的

有的人热衷于投机取巧一夜暴富

还有的人好逸恶劳

不愿靠知识、技能和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在他们眼里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意义或许就是小长假


然而,他们忘了

美好梦想要靠劳动才能实现

发展难题要靠劳动才能破解

事实上,不论社会文明和发展程度如何

辛勤劳动在任何年代都应是备受推崇的品格


那么,怎样理解劳动?

怎样营造以辛勤劳动为荣的社会风尚?

怎样让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来听听劳模工匠、专家学者和网友们怎么说吧


近日,我们在微博上发起了关于“劳动”话题的讨论,来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说的~↓ ↓ ↓


再来听听劳模工匠和专家学者怎么说~↓ ↓ ↓


  “劳动光荣”的理念过时了吗?  

李万君

全国劳模、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

焊工高级技师

我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今天的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劳动创造价值,只要坚持用工匠精神做事,任何人都有出彩的机会。2019年国庆阅兵时,我站在自己为之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复兴号列车花车上,真正感受到劳动和创造带给我的自豪感。

李万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时的“复兴号”彩车上


王树军

全国劳模、潍柴集团机修钳工、首席技师

“劳动光荣”的理念永远不过时。28年来,公司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平台,支持我一步步成长,让我从一名维修工成长为大国工匠。我自身的感悟就是,只要勤奋工作,在岗位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就能将所从事的工作做到极致。

王树军在操作机械设备


杨冬梅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重要论断,他说,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劳动,是社会围绕转动的“太阳”。

李睿祎

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

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是人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活动的前提,人要解决吃、穿、住的生活问题,必须从事生产劳动。人们从劳动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从劳动获得的劳动果实中得到尊重,任何一种劳动都是人的价值的实现和肯定。

  劳动者不受重视了吗? 

李万君

当前,劳模工匠经常有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展示自己,能够感受到国家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崇。我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能成为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为广大职工代言,这些都是广大劳动者社会地位提升的体现。我的创新工作室得到国家和公司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国家对劳动者还是十分尊重和重视的。

党的十九大期间,李万君代表一线产业工人走上代表通道


王树军

不可否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十多年里,工业在我国曾有“遇冷”的现象,很多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当工人。但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较为关键的,也较难实现,它涉及领域众多,需要深厚的专业积淀,同时容易受到“卡脖子”制约,是一项长久工程。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己的技能人才来突破。因此,要不断提升工人待遇,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学习技术的氛围,为精英人才创造回归工业发展的环境。

  如何让劳动者获得感更多、

幸福感更强? 

王树军

我们必须倡导以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为荣的社会风尚,同时应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在政策上有侧重地进行引导和支持,使亟待发展的产业能够获得较大提升。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最终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李万君

要大力宣传劳动者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为技术工人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

我希望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产业工人,使他们通过劳动过上美好生活,带领他们用工匠精神保证中国高铁跑得又快又稳,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万君在车间带领工友与外籍专家探讨技术攻关


李睿祎

要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者学先进赶先进,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内化自觉行为。同时,切实提高劳模工匠和普通劳动者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


杨冬梅

当前,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广大劳动者对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全面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促进一线职工作用发挥的制度措施;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保障劳动者权益,顺应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 张菁

编辑 | 陈晓燕 张菁


工道    第78次推送


【往期精彩】

工道·一周速览|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揭晓;多地交流产改经验,王东明提出要求


工道·专题 | “公交司机在生命最后一刻踩住刹车”,除了感动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工道·专题 | 近4成新增外卖骑手来自工人,“技能饭”不香了?真相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