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脉简介

2016-05-18 中医宝典


  经脉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经是直线和主干之意,与络相对而言。


  《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是中医学中经络的一种。经络中主干为经脉,分支为络脉。


一、正经


  正经有十二条,分手足三阳经和手足三阴经,合称“十二经脉”。与此十二经对应又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二、奇经


  奇经有八条,也称作“奇经八脉”。

  督脉

  任脉

  冲脉

  带脉

  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有: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二、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


  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

  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三、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其中,足三阳经筋起始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胸。


四、十二皮部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为依据而划分的。故《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考,诸经皆然。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同时,皮部不仅是经脉的分区,也是别络的分区,它同别络,特别是浮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三、经脉分布


  阴经分布于身体于身体内侧(胸腹部)、四肢内侧,会聚于胯底会阴穴,属于六脏(心、肝、脾、肺、肾、心包)。


  阳经分布于身体外侧(腰背部)、头面、四肢外侧,会聚于头顶百会穴,属于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其中阳经合于其本经,阴经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


  十二筋经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十二皮部分布于体表皮肤,按照十二经脉划分出十二块区域。


  奇经八脉不属脏腑,无表里关系,与十二经脉不同,所以称奇经。


  任脉分布在腹面正中轴线,总管全身的阴脉,称“阴脉之海”。


  督脉分布在背部正中轴线,总管全身的阳脉,称“阳脉之海”。


  冲脉从头到脚贯穿人身,称“十二经脉之海”。


四、经脉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中手三阴三阳间、足三阴三阳间,形成表里关系。

  足太阳-足少阴

  足少阳-足厥阴

  足阳明-足太阴

  手太阳-手少阴

  手少阳-手厥阴

  手阳明-手太阴

  其中三阳为表、三阴为里。并且太阳对少阴、少阳对厥阴、阳明对太阴。


  奇经八脉无表里对应关系。


五、经脉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联系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的两经,并补充十二经脉之不足。


  “十二筋经”约束骨骼、关节曲伸,保证人体运动功能。


  “十二皮经“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发的地方,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藏象学说

  1. 藏象学说简介

  2. 藏象学说理论形成

  3.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4. 藏象五系统

  5. 脏腑关系


  1. 运气学说(五运六气)

  2. 精气学说

  3. 气血津液学说及辨证


阴阳学说

  1. 阴阳简介

  2. 阴阳特性

  3. 阴阳变化

  4. 阴阳属性

  5. 阴阳关系

  6. 阴阳临床应用

  7. 阴阳相倚

  8. 阴阳渊流


五行学说

  1. 中医五行简介

  2. 五行归类的方法

  3. 五行的相乘、相侮

  4. 五行的相生、相克

  5. 五行的制化、胜复

  6. 五行的母子相及

  7. 五行指点

  8. 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

  9. 中医五行归类表


相关文章

  1. 中医学简介

  2. 中医史

  3. 中医治病的实质

  4.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5. 中医的起源

  6. 中医的历代称呼

  7.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1. 中医辨证“辨症”

  2. 病因辨证:外伤证候

  3. 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

  4. 病因辨证:七情证候

  5. 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

  6. 脉象分类与主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