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膏方之源流
编者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像蛇冬眠前要储存能量一样,服膏方也以冬季为佳。膏方能滋补身体,治疗预防的功效。现在工作压力大、体弱多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选择。请听胡冬裴教授讲解膏方的历史渊源,助您更正确地使用膏方~ |
中医膏方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发挥着独特的功用。中医膏方是根据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研究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救偏祛病的中药方剂。长期以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发挥着独特的功用,在祛除疾病、改善体质、补益虚羸方面功不可没。
膏方概念与作用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最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外用膏剂,即今骨伤科、外科常用的软膏及硬膏药,古代称为“薄贴”,常用于外科疮疡疾患或风寒痹痛等证,其效甚佳。内服膏剂,是将饮片再三煎熬,去渣浓缩,加冰糖或蜂蜜收膏,可长期服用。滋补药多采用膏剂,故又称膏滋药,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的作用。秦伯未尝谓,“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诠释揭示膏方之本。
膏方作用包含“救偏却病”的双重作用。因病致虚、因虚致病,可用膏方;慢性、顽固性、消耗性的疾患,亦可用膏方调养,所以膏方不同于其他补药、补方,它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随着人们对疾病实质的深入了解、认识,对“进补”意义更深层次的拓展,许多医家提出膏方并非单纯之补剂,故辨证选药须视患者体质,施以平补、温补、清补、涩补、调补之剂。还须根据疾病施治,需要时可配以祛邪软坚等药,万不可认为膏方为专门补品,贸然进服。
膏方起源发展
◎膏方渊源
内服膏滋是由汤药(煎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服用,故有相当漫长的发展历史。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具有膏剂30余方,制作时加用膏糊剂而称为“膏之”。胶类药汤药配成剂型应用。
◎历代膏方特色
◇汉唐时期膏煎同义
凡称膏者,一般含有动物类药,但亦有用枣肉等烂如腻膏之物的。而“煎”的范围较广,凡煎煮黏稠度较高的药物,如蜜、酥、饴糖、滋腻药汁、枣膏、动物脂肪及皮骨等都可称为煎。
《黄帝内经》记载有豕膏、马膏。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乌头、蜜),猪膏发煎(猪膏、乱发),其制法类似现代膏滋方的制法,也是将膏滋方作为内服的最早记录。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诸膏方制剂有用苦酒(即醋)与猪油作溶剂的特点,药制成后,既可外用以摩病处,又可内服。如黑膏(生地黄、豆豉、猪膏、雄黄粉、麝香等),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南北朝时陈延之的《小品方》中有地黄煎(生地黄),是单独一味作为滋补膏方。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膏方的制剂有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如金水膏功效润肺化痰,将药味水煎去渣后浓缩,加炼蜜收膏。《千金方》中有个别“煎”方已与现代膏滋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将药味捣碎,取汁,去滓,熬如脂状,纳蜜,煎如饴状,治阴虚咳喘已久,功能养阴润肺,降气化痰。王焘的《外台秘要》载“古今诸家煎方六首”,这些煎方均强调作滋补强壮剂。
唐以前称膏者,有内服也有外用,作用以治疗为主;称煎者多作内服,除用于治疗外,亦已作为药饵补剂用于养生。
◇宋元膏方承袭遗风
到了宋朝,煎则逐渐为膏所代替。宋元时期之膏方,基本沿袭了唐代的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时《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是一首著名的膏方,时至今日,仍广为沿用。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自然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之栝萎根膏,以生栝楼根和黄牛脂共同制成,功用养胃生津。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上述两方均以滋养为主。宋代医家许叔微用治失眠和疮疡肿毒的宁志膏、国老膏则以治疗为主。宁志膏将药物共为细末,炼蜜成膏,功能宁心安神。而国老膏则是以甘草浸泡,熬煮,去滓,收膏而成,功效以清热解毒缓急为主。
◇明清膏方更趋成熟
膏方发展至明清,已进入成熟阶段。其标志为:正规命名,规范制作,数量繁多,运用广泛。
膏方的名称,多采用“某某膏”的方式命名。明代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谓:“膏者熬成稠膏也。”膏已成为滋润补益类方剂的专用名称,煎则转为水煎剂的同名语。而膏剂逐渐偏向补益,膏滋备受朝野欢迎,医家更是撷取膏滋之长,加以辨证处方,调治体弱之人,从而出现了因人处方而制的膏方,由于疗效显著,不断得以发展,成为中医药剂中的一大剂型。
制作方法已基本固定,即用水多次煎煮,浓缩药液,最后加蜂蜜成膏。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所载通声膏,将药物共研粗末,熬透去渣,加入杏仁液、酥、蜜、姜汁、枣肉,再煎收膏而成,功用补气润肺,化痰利窍,专治气阴耗伤之咳嗽气促,胸中满闷,语声不出之症。明代《景岳全书》所载两仪膏,取人参120~250g,熟地黄500g,水煎2次,取浓汁加白蜜120~250g收膏,以气血双补,形气兼顾。治疗气血两亏,嗜欲劳伤,胃败脾弱,下元不固诸证。明代朱谟著《本草汇言》,内载柿饼膏等多种膏方,并阐明膏滋制备和服用方法等。韩天爵著《韩氏医通》,收录有“霞天膏”,治沉疴痼疾等。洪基著《摄生总要》,从壮阳填精法立论,纂辑了诸如“龟鹿二仙膏”(鹿角、龟板、枸杞子、人参)等著名的抗衰老膏方,至今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龚廷贤著《寿世保元》集抗衰老膏方,如“茯苓膏”、“银叶膏”等,亦多佳效。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载有膏方医案,《叶氏医案存真》中,治精血五液衰夺,阳化内风之证,治咳甚呕血吐食,均“进膏滋药”。吴尚先著《理瀹骈文》,载有内服膏方,吴氏制方,基于外治与内治相通之理,主要取辨证论治之内服汤丸制作膏药。指出:“膏方取法,不外于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不仅香苏、神术、黄连解毒、木香导滞、竹沥化痰,以及理中、建中、调中、平胃、六君、六味、养心、归脾、补中益气等,为常用之方也。”《清太医院配方》和《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均收录了很多著名的抗老滋补膏方,从顺治帝始,膏滋方在慈禧光绪年间所用甚多,《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内服膏滋方共28首。晚清名医张聿青撰有《膏方》一卷,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医家运用膏方的经验。此时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龟版胶、鳖甲胶等以加强补益阴精的作用,并增加膏剂的黏稠度。强调运用配制膏方尤强调辨证而施,不拘泥于补益之膏方。张氏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明代时期亦有膏方,其组成较简单,如三五味,或十余味,药量较轻的特点。这与现代膏方有很大不同。明清膏方运用的许多特点值得借鉴。
◇近代膏方
近代,膏方续有发展,历史悠久的中药店,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等均有自制膏滋药,如首乌延寿膏、八仙长寿膏、葆春膏、参鹿补膏等,制合方法,皆有其独特之长,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许多著名中医专家,均有配制和应用膏滋防治疾病的经验体会,如秦伯末老,在运用膏方上卓有成效。蒲辅周老中医,在调理慢性病时,喜用膏丸缓图,临床治验甚多。近代名家丁甘仁亦擅长以膏论治,颇具影响。
综观古今,可见膏方之源远流长。除了补益膏剂之外,还有诸种具有其他治疗功效的夏枯草膏、蒲公英膏、忍冬膏等等,可谓丰富多采。膏方宜主收藏之令的冬季服用,效果更佳,但也并非局限于冬令季节,只要于病有利,一年四季皆可。既可在无病时单独服用,又可在病中与煎药同服或病后服用调养身体,以促进病后恢复健康。膏方调治方法,实为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古为今用,我们应当很好继承、整理、研究和发展,使其对人类的健康和长寿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介绍|
胡冬裴,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女医师女教师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国家级中医教学团队成员。“百通疗法”课题组核心成员。海派著名美容专家,影视文艺圈内知名的皮肤保养美容顾问。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2),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