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荆芥
荆芥篇
产后血晕第一要药——荆芥
不同情况下的伤风感冒,需要用到不同的风药,比如冬月用麻黄,夏月用香薷。
不同的人也会用到不同的风药,好比如说,刚生完小孩的产妇,如果不小心招风受凉,引起头晕发热该怎么办呢?
这时可不是一般的风药能够解除,必须要找一味能引药入血分,可以祛血中之风的药,那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看的血中风药首荆芥。
有个产妇,生完娃子后,才十多天,就觉得坐月子呆在卧室里太无聊了,于是想到外面走走。 家里的老人跟他说,产后体虚要注意避风冷,把帽子也戴上。谁知这产妇却说,都什么年头了,那些都是旧封建留下来的传统。在一般医院里生完小孩没多久就可以上班工作,于是这产妇便不以为意。
趁着清晨比较清凉,便到外面踏青散步,刚开始很开心,可被凉风吹久了,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头开始有点晕。甚至身上隐隐感到,阵阵发热,马上回到家里来,不过已经慢了。
她不知道产后血海不足,百脉空虚,最容易伤风受冷。即使家里窗户要开,也不能开得太大,特别是对于体虚之人,更要严格地遵守坐月子的规矩,安安心心地养好身体。
就像蚕茧一样,为什么要有一个保护茧壳在那里,你太早把它剪开来,不让它在里面好好休养一阵子,等它要破茧而出产卵时,必定会大受影响。因为过早着了风伤了冷,生长发育就会大受损害。
这可怎么办,既然不能出门看医生,那就只好把医生请到家里来。小指月跟爷爷到时,发现产妇已经卧病在床,头晕发热,非常难受。
小指月一摸,脉浮。重按,一派亏虚,这该怎么办?
用发散的风药,就会拔肾气,让虚者更虚;用补益的药物,身体有风邪,还外感发热,根本补不进去。这时老先生说,女科里头有个血中气药,此物善于入血能够把风气拔出体外,是善于理血中风邪的风药。傅青主在他《傅青主女科》书中,最善于用此药,治疗女人血中风邪瘀滞,你说这是什么药呢?
小指月立马反应过来说,难道是荆芥?老先生点点头说,是荆芥。
荆芥分为荆芥跟荆芥穗,荆芥穗发汗之力更大于荆芥,而且能直达下焦,把妇人伤血过后招引的风气拔出来。
小指月又说,怕不怕风药动血呢?老先生说,有是证用是药。本身妇人产后血虚,可以在煎汤时冲化点红糖进去,祛风养血两相宜。这样发散风邪不伤气,深入血分又不耗阴,治疗产后血晕发热最妙。
果然这产妇刚吃完药后,本来头晕发热的,马上脑中一下子清醒过来,身上微微出点汗,但又没有湿透衣服,很是舒服。还不用服用第二剂,本来卧病在床的,就可以起来了,这时老先生说,坐月子要谨慎,防风第一。
这产妇羞愧地低下头,她知道自己的偏执最后带来了麻烦。所以马上听从家里人说的,产后要少碰水,少吹风,要好好静养,少看电视,少玩手机。
回到竹篱茅舍,老先生翻出了《本草思辨录》,指出那句话,小指月才恍然大悟,心想爷爷太厉害了,每用一次药都有古籍依据,都是出自古人的经验,看来我还是要多读古书,原来用荆芥治疗产后血晕发热,古人已经反复验证过了。
随后小指月把《本草思辨录》上这句话抄录在小笔记本上:“荆芥散血中之风,为产后血晕第一要药。”
治荨麻疹的金刚钻
荨麻疹怎么办?周身肌表上下有风团,抓哪哪痒,一痒就能抓出一片红疹子来,严重的痒到烦躁失眠睡不着,非常难受。
竹篱茅舍里头就有一个小伙子,荨麻疹已经有三年多了。起因是吃了一次海鲜,发得太严重,搞得几年都睡不着觉,瘙痒难耐。老爷爷叫他脱下衣服来,小指月一看,从胸到手臂到后背,甚至到腿上,出来的红疹,堆成一片一片,像一朵一朵血红的云一样。这小伙子都不敢往脸上抓,再抓下去,整个脸看起来都要毁了,因为脸上都有两条抓痕。
小伙子皱着眉头说,大夫,我怎么想哪里,哪里就痒呢,哪里痒就想抓哪里,不抓都不行,一抓就是一条一条的血痕。
老先生便问小指月说,这是什么邪气在作怪呢?小指月想都没想就回答说,风邪!
老先生又问,为什么呢?小指月说,“风者,善行而数变”,就像打开一个窗户,风无孔不入,想钻哪就钻哪。
老爷爷又问,像这种急慢性的风团,皮肤为什么会瘙痒呢?这个小指月就有点回答不上来了。
爷爷便接着说,痒为泄风,你看去瘙一下,气血疏通,他就舒服,说明血气不太流畅。你想想有什么最快的办法,让他局部肌表血气流畅,风邪得到疏泄瘙痒熄灭呢?
小指月想来想去,都是最起码要开汤药服用后看效果。这时老爷爷说,你去把那罐子里前几天打的荆芥穗粉末拿下来。
老先生随后把粉末舀出一勺,把它敷在手臂上瘙痒的地方,帮他用手掌来回反复地搓,就像搓洗衣服一样,皮肤很快就觉得有点烁热,但随后这小伙子反而觉得有些清凉舒适。
然后老先生叫小伙子依样画葫芦,搞些药粉子,在另外一边的手搓起来,搓到发热为止。然后又叫小指月帮这小伙子在背部搓上药粉子,因为背部小伙子自己搓不到。这样周身上下瘙痒的地方,都搓了好几次药粉子,搓到发热,热过后,皮肤表面就变得清凉干爽,非常舒适。本来边看病手都像猴子一样停不下来,忍不住抓耳搔腮,想不到一搓完这些药粉子,浑身舒适,瘙痒立止,前后完全是两个人。真是痒的时候坐立不安,痒一止后,气定神闲。
老爷子问,小伙子怎么样啊?小伙子开心地说,老先生用的真是神药啊!我痒到睡不着,怎么现在一点都不痒了,这太神奇了。
小指月看了也哈哈大笑,说,爷爷想不到你还有这招,今天我又学到一招了。
原来荆芥穗,可以祛风散邪,治疗一切急慢性风团,荨麻疹瘙痒。原以为要放到汤里面煎,想不到直接用药粉子搓皮肤,效果来得更快。
爷爷这时笑笑说,这只是一时治治标而已。小伙子担心地说,那我回去还发不发啊?
老先生笑笑说,以后少吃海鲜鱼肉,饮食清淡点,身体就会好,别那么嘴馋,病从口入,乱七八糟的零食要少吃。
小伙子点了点头,然后老先生又叫小指月开上两味药,用一两的生地黄配上五钱的荆芥水煎服。老先生说,这个方子是治疗急慢性荨麻疹,肌肤瘙痒发红的特效方,回去吃上几剂,把病根也挖掉。
小指月今天又受益匪浅,一个荆芥穗外搓方,一个荆芥配生地黄内服方,内外兼治,标本并行,其病立愈。
小指月又问爷爷说,为什么要加生地黄一两呢?老先生笑笑说,治风要先治什么呢?小指月马上把他那医理顺口溜背了出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老爷爷便说,这就是了,生地黄最善于养阴凉血,荆芥穗善于疏通气血,驱散风邪。这样生地黄能够滋养阴血不足,荆芥穗能够疏泄风邪有余,这样有余得以疏泄,不足得以补益,所以疾病就痊愈得快。
小指月高兴地把这个内外兼治,标本并行的招法记在笔记本上,将来治疗起荨麻疹之类的疾患,又多了一把金刚钻。
赌鬼的眼疾
荆芥是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而且它能入血分以祛风,这是难能可贵的。
有个赌鬼,经常熬夜打麻将,赌钱至通宵,白天就睡觉,没有人能够劝得服他。这该如何是好呢?
老先生对小指月说,爹劝不服娘劝不服,疾病一到,你就服服帖帖。很多人就是这样,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病痛的紧要关头,都不能回头是岸。
这个赌鬼长期熬夜,刚开始头晕目眩,他以为没什么,只是偶尔疲劳而已。想不到一天比一天加重,最后发展到眼睛都出血,而且瘙痒。这下可把他吓坏了,周围的人,还以为他得了什么大病,都对他敬而远之,不再跟他结伴一起。他这时才知道自己真出问题了,马上到处寻医。很多医生都以为他这是肝火上冲,用泻火之品。但居然没办法把眼中出血以及瘙痒止住,照样每天双眼红肿,想抓痒也抓不了,而且弄得头晕目眩,浑身上下都难受。
这样在家里卧病了半个月,还是没好。甚至家里人认为,是不是恶鬼遮眼,连求神拜佛的举动都做出来,发现还是没什么效果。无奈之下,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得知这赌鬼的过往,便说这个病不治的话,接下来眼睛就会瞎了,再也看不见东西了。 这赌鬼听后,吓得冷汗淋漓,双腿都跪下去说,老先生老先生,请发发慈悲,救救我吧!
老先生说,不是我不肯救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救得了你自己。赌鬼喃喃自语道,我自己能救我自己,我有这本事吗?
老先生笑笑说,病是自家生,为什么自家救不了自家呢?睡养眼,你多少年晚上没有好好睡过了,你不是猫头鹰,不是蝙蝠,更不是老鼠,晚上应该合上眼睛的,你从来没有合过,这好好一双眼睛,不是被你自己折腾坏了,还有谁能搞坏你的眼睛呢?这药只能治三分病,眼睛还要靠你七分养啊,你能做到以后不熬夜吗?
赌鬼听了后,犹豫了一下,然后好像终于下定了决心,又重重地点了几下头,像捣蒜一下,我能,我能!
老爷爷接着说,生病不是要你的眼睛,而是要你知道去休息。睡养眼,没有一味药能够比睡觉更能保护自己眼睛的了。这次我给你出个招,如果下次再出现这问题,用药就没效了。然后小指月就从罐子里头,拿出已经准备好的荆芥穗粉末。告诉他每次服用三钱,用酒来送服。
这赌鬼用了三天过后,眼睛红肿消退了,痒也没了。本来看东西有些模糊的,居然恢复了正常,清晰了起来,而且原本那种头脑晕晕沉沉,不清醒,甚至疼痛的感觉也一并消失了。
这一次生病,让他在失明的边缘上走了回来。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你不要命了可以继续去熬夜去赌博,如果接下来还想过得好一点的生活,就要找一份正经的事儿干。于是村里少了一个赌鬼,多了一分安宁。
小指月早就在笔记本上对照着《眼科龙木论》里头一句抄了下来:
“一切眼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晕目眩,用荆芥穗打成粉,以酒送服三钱即愈。”
止嗽散里头的荆芥
“名医不治咳,治咳丢脸面”。小指月便拿着这句医学顺口溜,问爷爷说,为什么连名医都对咳嗽头疼呢?为什么他们很难治好咳嗽呢?
爷爷笑笑说,《黄帝内经》怎么说的,哪些脏腑能令肺咳嗽呢?小指月马上想到条文上面说的,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爷爷点了点头说,咳嗽难治不难在用药,而难在辩证,难在找出病因来。
小指月脑中灵光又一闪说,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爷爷说的是这个道理吧?爷爷笑笑说,没错,没错!这个肺它属于金,像一口钟,钟非叩不鸣,你五脏六腑,情志饮食之邪,从里面叩它会鸣,你外感六淫伤风受冷,从外面叩它也会鸣。这样虚实夹杂,寒热错综,病因难分,所以下药不易。小指月哦地一声,点了点头,连咳嗽一个小小的疾患都不是那么简单。
有个咳嗽了一个多月的患者,他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爷爷把完脉后说,脉浮,你吃了什么药呢?这病人说,什么川贝止咳膏,还有雪梨膏,还有镇咳水,所有能治咳嗽的药物我都尝了个遍,怎么还是咳呢?而且现在一吹风,咳得更厉害,甚至有时还咳点血出来。
小指月一摸这脉象,点了点头说,这脉浮,怕风,遇风咳,还是一个表证。爷爷便问,那既然是表证,他用了大量往里收的药,会有什么结果呢?小指月笑笑说,闭门留寇,咳嗽想好也难啊!
爷爷又问,那该怎么办啊?小指月笑笑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开门逐寇,给邪以出路。
爷爷点了点头说,好,用含有荆芥的止嗽散。小指月马上把止嗽散的方歌背出来:
止嗽散用桔甘前,
紫苑荆陈百部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
姜汤调服不必煎。
然后从药罐子里面,拿出已经打成粉的止嗽散,包了几包,给这病人。
这病人看这么少的一点药,便怀疑地说,我这病有一个多月了。这病人一着急,说话一快点,又咳了好几声。
小指月笑笑说,吃药又不是吃饭,你放心拿去吃吧!治上焦如羽,小剂量的散剂,取它散者散也,更快速地能够把你身上留下来的风邪散出去。
这病人又说,那我咽喉有点痒,怎么办呢?一痒咳嗽就加重。小指月笑笑说,这里头有荆芥,专治咽中风痒咳嗽,而且你还偶尔咳嗽带血。《本草备要》中说,荆芥功本用治风,又兼用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也。李士材曰,风在皮里膜外,荆芥主之,非若防风能入骨肉也。
难怪止嗽散中配有荆芥一味,因为它性味平和,寒热皆宜,又是解表药,善于通理气机。这荆芥是血中风药,善于祛血中风邪。
这病人也听不懂血中风邪,但见这小孩子谈医论药,头头是道,于是便拿着药散回去,用姜汤煎煮过后,调服了,还真管用。
小指月包了六小包,这病人只吃了三包,咳嗽就好了。他居然还把另外三包药送回竹篱茅舍来,再次感谢道,这么好的药,可以留给别人留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三小包药,解决了一个多月都搞不好的咳嗽,为什么呢?这些药又没有什么特别的,而且简单便宜,为什么效果却这么好?
爷爷说,药无贵贱,当机者良,病人是外感风邪咳嗽,吃了大量止咳润肺的药,却没有去宣肺解表,表邪一直解不了,解不彻底,所以怕风脉浮,遇风则咽炎咳嗽加重。这时你只要稍微地疏理肺气,加上一些平和的解表之药,就像止嗽散,虽然药中只有七味,药量也极其轻微,但整个方子能通宣理肺,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致助热,解表不伤正。
然后爷爷翻开程钟龄的《医学心悟》第三卷,上面写着“治诸般咳嗽”,递给小指月,小指月就读了起来:
“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
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开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无虑乎?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
小指月一读完后,不用爷爷多解释,他都明白为何喜欢用这个止嗽散。原来这方子是表邪风邪还没有排尽,肺气失宣,导致咳嗽的特效方。这方子不单是为止咳嗽而设,更是符合肺的生理去通玄理肺气机。
爷爷突然说,考考你,肺咳是去理肺,还是去止咳呢?小指月摸摸脑袋说,当然是理肺了。
荆芥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炮制
中医传统治法
关注中医宝典微信: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