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治法:治痈疡法
治痈疡法,是使用清热解毒、透脓泄毒的药物,使痈疡消散 和易于收口的方法。但痈疡种类多,治疗方法也很多,这里只讨论一部分。治痈疡法,一般可分内治与外治两种。这里所述,仅是内治方面的一部分常用方药。
1、外疡治法
外疡包括痈、疽、疔疮、丹毒等。外疡的成因,不外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或外来伤害等。这些病因,都能使营卫不和,气血凝涩,经络阻滞,致生各种痈疡病变,以湿热、火毒为患尤多。
内治方怯,大体可按病变的过程,分为消法、托法、补法三法。消法,适用于未成脓的肿疡,能使毒散肿消;托法,常用于肿疡脓成不易透溃,正气又未虚者,用此以托毒外出;补法,用于溃疡的后期,目的在于补益正气,促使生肌收口。至于外治,系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的治疗方法,它包括敷 贴、围药、渗药以及刀针手术等。这两种治法,在临床上往往是结合运用的。
内治以常见痈疽为例,凡是实热阳证者,初起即宜清解消散,代表方如仙方活命饮、银花解毒汤。此外,由于疮疡的发病原因与发病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治疗上也有常规可循。例如上部(头、面、颈、项)疮疡,风温、风热为患者多,治宜疏散风热,代表方如牛蒡解肌汤;中部(胸、腹、背部)疮疡,气郁火毒为患者多,治宜宣郁解毒,代表方如丹栀逍遥散、黄连解毒汤;下部(前后阴、下肢)疮疡,湿热下注为患者多,治宜解毒利湿,代表方如五神汤、龙胆泻肝汤。
特殊情况,如果病属阳证,痈脓已有,不易透溃,气血不虚,欲使加速外溃者,可用托毒法,代表方如透脓散;若痈疡溃后,脓出反痛,出现各种虚象者,即当运用补法。但须分别虚的性质,予以适当补益,所需方药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在补益剂中选择。
2、内痈治法
痈疡发于脏腑,称为内痈。内痈病变亦很多,如肺、肝、胃、肠都可发生,在临床辨证上,亦不外乎分清病情的寒热虚实,已成脓或未成脓。至于治疗大法,主要为逐瘀排脓,散结消肿和排脓消肿,但具体论治,则各个疾病又有所不同。兹举肺痈、肠痈为例,说明如下,如苇茎汤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主治肺痈,将成已成,均可服用。大黄牡丹皮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未成脓者泻而下之,已成脓者则宜慎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主治慢性肠痈已成脓者。其他内痈的一般治法大体相同,但对待具体的病人应作具体的分析。
中医传统治法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10、《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芷
1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细辛
12、《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藁本
15、《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葱白
18、《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薄荷
20、《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蝉蜕
2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叶
22、《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菊花
24、《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柴胡
25、《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升麻
26、《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葛根
28、《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浮萍
29、《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木贼
30、《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膏
32、《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知母
3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黄芩
34、《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黄连
35、《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黄柏
37、《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秦皮
38、《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苦参
4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连翘
5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青果
59、《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熊胆
60、《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绿豆
6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生地
62、《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玄参
6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丹皮
64、《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赤芍
65、《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草
75、《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芦荟
8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商陆
85、《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巴豆
9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川乌
未完,待续...
请关注微信号: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