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寒水石

2017-08-04 中医宝典

更新啦!【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寒水石



皮肤热炽如火烧

 

痰生百病食生灾,再加外感病易来。

 

小指月说,爷爷怎么饮食吃饭也会生灾病啊?老爷爷笑笑说,《千金方》上说,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

 

小指月又说,饮食怎么生万病呢?老爷爷说,饮食不节得病多,吃得过饱,过快,过杂,过硬,过凉冷,过热腾,过酸辣,过辛咸,过油腻等,一切过度之饮食皆是百病之源,故曰过犹不及。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小指月从小就在爷爷良好饮食观的教导下成长,所以这些偏颇饮食带来的身心不调,他就少经历过。所以爷爷说的这些经验教训,指月也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很难真正有身心的体证。

 

有个建筑工,天气热时,照样在酷暑中干活,而且从不吃喝稀粥,只吃干饭,人家问他为什么不喝稀粥呢?他说,稀粥喝了没劲,干活没力。所以天气虽然酷热,他依旧吃各种炒粉炒面,而且还搞点酒来喝。

 

这样没过几天就心烦口渴,身上蒸蒸发热,皮肤就像火烧一样,怎么喝水也不解渴。他不得已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小指月一把脉,这正是一个夏季洪数之脉象,外面酷暑,里面更是暑热难耐。

 

老先生说,你这几天都吃什么呢?这建筑工很疑惑,怎么老中医都是这样,不问我怎么不舒服,问我吃什么呢?在西医院里检查治病,从来都不问我这些东西的。于是他便说,炒粉炒面,还有蛋炒饭,我最喜欢了,而且还搞点花生米来下酒。

 

老先生按按他肚子说,这几天大便如何?他说,上厕所,蹲很久才排出一点,比较干硬。这建筑工说完后,又问,大夫,你这里有没有水啊,我好想喝啊,刚从工地里过来,我喝了一大碗,现在又渴了。

 

小指月说,这里有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凉水,你喜欢喝哪一杯呢?这建筑工二话不说,便端起那杯凉水来一饮而尽,当然凉的解渴,哪有喝热水的。

 

爷孙俩相视而笑,因为他们经常做这个试验,来测病人身体的寒温。如果病人体寒,他就喜温饮,而且说话声音比较低微;如果病人体热,他就喜欢喝冷饮,而且说话声音亢盛,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这样试验结果一出来,治法就随之而出来了,中医称之为各随其所欲而治之。

 

既然你体热,如同酷暑干旱,身体需要来一场甘霖露雨,我就给你用药制造一个天气下而为雨的肃降之象,让身体百脉得到水津滋布则不渴,皮肤得到津液灌溉则不再火烧火燎。

 

老先生接着又说,你这病可以治,但以后天气热,就要喝些稀粥容易消化的,不要外面一团火,你里面也吃这些炒面炒粉炒饭炒花生米,这样里外热火一勾结,脏腑里面积热配上这上天酷暑,你身体就像鼎炉一样,能不大渴烦热吗?

 

这建筑工听了点点头说,以前家里人也跟我这样说,看来我是要好好改改这习惯了。好,接下来我喝几天稀粥。

 

然后那边小指月已经开好了三石散,原来这三石散,就是由寒水石、石膏、滑石三味药,配上点甘草打成粉,制成散剂。专门治疗身体热盛如酷暑,靠这石类药,质重,善于清热泻火,令天气降而为雨,把整个肺部气机肃降下来,这样肺气肃降,则诸经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肺为水是上源,肺气肃降,下面五脏六腑,莫不得到水津灌溉。

 

这建筑工拿回去吃一次,身体就清凉,晚上就睡个好觉。第二天再吃,口中也不会燥渴了,身上皮肤也没有了那种火烧火燎的感觉,甚至老喝水不解渴的症状也消了。

 

真是自己体内气机能升降对流,自然不需要狂饮凉水。如果不升降对流,都纷纷随着上亢的脉势,蒸发出去,皮肤也热烫得像酷暑的地面一样,这样脉势不降,气不下收,你即使抱着水壶来饮食,也不解渴啊!

 

所以中医不是见渴止渴,而是调气机,气机肃降,五脏皆得到津液以灌溉,气机发越,六腑水津都往外耗散蒸发。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 《神农本草经》曰:寒水石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 《方脉正宗》:寒水石治五脏六腑积熟,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寒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

 

赌博引起的发狂

 

小指月跟着爷爷又要出诊了,出诊有很多种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病人确实病重来不了。而这次居然不是病重来不了,也不是病人家中富贵,把所有医生请到家中去。而是这病人本身就穷,又去赌钱,把唯一的田地都输了。然后这病人就急火攻心发狂,整天唱歌,拖着衣服在街上走,甚至爬到屋顶上去。

 

家里人见了后都很担心,怎么说也说不服,他也听不进去。家里人怕他跑到路上被车撞了,或者掉到水里爬不上来,于是采取措施把他关到房子里,可关到房子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他照样在房子里面天天破口大骂,甚至以头撞墙要冲出来。

 

老先生看了后,摇摇头说,这赌博真是瘤毒,祸人非浅啊!旁边有邻居说,大赌伤身,小赌怡神,原来这邻居还经常买六合彩。

 

老先生听了后,摇摇头说,久赌鬼神输,你赢的即使是钱,输的却是最宝贵的精神,这社会的赌风养了不少游手好闲,不肯干活的人。甚至搞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小赌你赌久了也会变大赌。不要以为事情小,就以为无关紧要,马路上的一根铁钉,可能让一辆货车爆胎翻车;人染了一个小小的赌习,可能让自己摔下去,再也难以爬起。

 

这家人一筹莫展,问老先生,这该咋办?老先生说,指月啊,你看这是什么症状?小指月说,我看像个佯狂。老先生说,为什么呢?小指月说,不用把他的脉,都可以看出来,这人脸色红赤,怒发冲冠,而且要往高处爬,对于这种往上走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气机是往上越的。

 

老先生听后,点点头,中医需要四诊合参,但一些特殊情况,也可以用望诊来代切脉,甚至以问诊来推测出病人的脉势而用药。

 

经过这家里人的反映,原来这狂躁的病人,喜欢把衣脱掉,喜欢跳上屋顶去高歌,如果不是气机上越,气血并走于脑部,是不可能做出这种举动的。

 

小指月说,爷爷,这该怎么办?因为小指月第一次看到狂人,连靠近都不敢靠近。老先生说,大凡治病,先调其气,再疗诸疾,你不要被他表面的狂证吓到,你要看他身体里的气机状态。

 

小指月说,我看到他身体一派大热,眼睛红赤,如同火烧。老先生点点头说,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黄帝内经》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你看有哪味药是咸寒降火,又能够治疗阳明热盛狂躁的,而且最好是属于矿石类药,因为重镇之物,能够安其神,降其气。

 

小指月一想,马上有答案了说,我知道了,爷爷,是寒水石。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寒水石是咸寒的,寒主降,治热以寒药,而咸又能够往下走。古人说,咸能降火,寒能清热,火热上扰,导致神志狂躁,以这咸寒的寒水石,正中病机。

 

于是小指月便写上寒水石,老先生还加上黄连,两味药等分打粉,用甘草汤每次送服两钱药粉。老先生还交代说,记住要等药汤凉冷了再来服用。

 

小指月说,爷爷这是为什么呢?很多药都要趁热喝啊?老先生说,本身这病人就心头狂热,这药汤如果再趁热的话,他未必想喝,只有等凉冷了,他才能够一饮而尽。而且放凉冷了,清热降火之功更速,而不会助长他心头烦热。

 

小指月又问,爷爷,为什么还要配点黄连呢?老先生说,黄连清心经之热火。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神志方面的疾患,总离不开治心。这人神志亢盛,就要用点降心火的药辅佐之,而黄连乃清降心火之正药也。

 

这样药一喝下去,晚上就睡了点觉,好像没那么闹了,第二天再喝,居然开始能够跟家里人讲话,家里人大喜,这病人还迷糊地说,为什么你们把我关在这里面呢?快点放我出去,田地里还有那么多活要干。这家里人听过再次大喜,原来这气火降下来,神志居然恢复正常了。后来也就没什么了。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你就用那么简单的两味药治好了他的病呢?老爷爷说,他这病是暂时性的气血逆乱,气血上走,疾病还不算是最顽固的,所以稍微用点凉降之品,气火降下来,神志就轻了,如果是顽固的狂证就不是那么简单咯。

 

小指月听后点点头,马上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事方》鹊石散: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

 

寒水石治丹毒

 

有个三岁的小娃子,家里一直给他供应奶粉,而且奶粉一定要搞到很浓稠很香。如果清稀了,味道不够他就不喝。结果这娃子经常皮肤发疮,这次小腿上长了一大片鲜红的疮毒,他家人抱着娃子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点点头说,这是丹毒,好发于颜面小腿,丹者红也,红为火之色,是火毒炽盛外发的表现,指月你摸摸他的皮肤看看,什么感觉?

 

指月一摸,手就缩回来说,爷爷,这皮肤怎么这么热腾,好像火烧火燎一样。老先生笑笑说,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他这身体随时都会发高烧。

 

这家人点头说,已经发烧了好几次,用退烧针退下来了,但这脚上的热毒却退不了。

 

老先生 44 34077 44 15288 0 0 2633 0 0:00:12 0:00:05 0:00:07 3063点头说,小孩子的病与饮食关系很大。《黄帝内经》说,膏粱厚味,足生大疔。你不要说是小娃子,就算是大人,你经常大鱼大肉,吃得很浓稠肥厚,不清淡,那身体很快就吃出问题来。你看那些身上好发疮肿的,有哪个饮食清淡过,都是浓稠肥厚的食物,消化不了往外透发啊!

 

这家人说,那该怎么办呢?老先生说,你给他吃得清淡点,以后都不发丹毒了。这家人为难地说,我这娃子就清淡不得,给他搞淡一点,不搞得很香甜,他都不往咽喉下咽。

 

老先生笑笑说,那是因为他还没有饿,等他真正饿了,你给他白米稀饭,他都抢着吃。这家人听了后,点点头,确实这个娃子都是最宠着,从来没有缺过吃的,结果不是因为缺衣少食而搞病了,而是因为衣食富足,而搞得经常发烧,身上长脓疱。

 

老先生说,你回去搞点绿豆汤,还不要放糖,给他喝,饿了就给他吃,不饿就不给他吃。平时就搞点白米稀饭,或者熬点山药粥都行。

 

然后老先生又跟小指月说,皮肤如火烧,应当用何药?小指月信口把《神农本草经》背出来,寒水石,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老先生听后点点头,就用寒水石调猪胆汁外擦丹毒患处。

 

这样第一天擦下去就缩了,第二天再擦热也退了,娃子也不烦了,而且娃子开始饿了想吃东西。这时家里人没有再搞浓稠的奶粉,因为老先生说,奶粉调得越浓稠,看似营养高,也容易让血液变的粘稠凝滞,发为痈疮。所以这两天就煮点山药白粥,或者绿豆粥,奇怪这娃子见了这粥就喝,而且还喝得很开心。

 

原来这家人听从老先生的一个妙计,就是家中不放任何零食,娃子不饿就不给他吃。而且每次给娃子吃只吃到七分饱,留个意犹未尽,绝不让他吃到打嗝饱胀灌不下,这样养出来的娃子,容易饿,胃口好,身体棒。

 

尽吃这些粗粗糙糙的五谷杂粮,反而把身体养得健健康康,从此不单这些疮毒少发了,连感冒发烧都少了。

 

这父母知道这绿豆汤内服,跟寒水石外用退丹毒厉害,他们从中更加领会了这清淡饮食七分饱防治小孩各类杂病更有效。

 

一个最好的汤方,它充其量可能就帮你度过一次疾病的难关而已,但一个真正健康的饮食观,却可以为娃子一辈子的健康平安保驾护航。

 

这汤方只能治一人一时之病,而健康的饮食观保的是众人一辈子的身体啊!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 《本草汇言》曰: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寒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

  • 《医学入门》曰,治小儿丹毒,寒水石烧为末,醋调敷之。

寒水石

【别名】凝水石、白水石(《本经》),凌水石(《别录》),盐精(《丹房鉴源》),水石、冰石(《石药尔雅》),鹊石(《本事方》),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纲目》)。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

【性味归经】辛咸,寒。入心、胃、肾经。

【功效主治】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